家國天下
- 資訊節目
- 2025年09月01日
家國天下|人才與香港:跑道轉換
【有線新聞】香港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至今年6月底,共收到50萬宗申請,當中逾33萬獲批,22萬名人才抵港。這批人才新力軍,要在一個陌生地方展開新生活,他們如何面對兩地職場文化差異的衝擊。
- 資訊節目
- 2025年08月25日
家國天下|抗戰勝利80年:矢志相傳
【有線新聞】抗日戰爭勝利悠悠80年,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歲月,化作軍事遺跡,歷史書籍,鏗鏘話語,在民間,在學術研究中。時間長河滾滾,本集訪問歷史愛好者、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哲學碩士生,以及中學中史科老師,了解他們如何詮釋二戰歷史。這段香港抗戰歷史透過教育、研究和保育,如何追得上更迭的世代?傳到年輕一輩手上,又發出甚麼樣的芽?
- 資訊節目
- 2025年08月18日
家國天下|抗戰勝利80年:日本遺孤
【有線新聞】19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政府企圖以移民侵華,最高峰時約30萬日本「開拓團」貧民落戶中國東北;1945年日本戰敗後,這批「開拓團」部分男性被徵兵不歸,其妻兒被遺留在中國,數以萬計在飢寒交逼等惡劣環境下死亡,有些孩童被寄養於中國家庭。婦孺大約2000多人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陸續於日本尋得血親,認祖歸宗回國。由於日本政府要求,遺孤必須得到近親或第三方擔保人承擔歸國費用及生活照顧等義務,條件嚴格,根據戰後協助日本遺孤的組織統計,約10年前仍有200多人因確認身份的證據不足,無法歸國。 日本遺孤是中日夾縫裏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部分留在中國生活逾半世紀,與養父母建立了親情,多年來亦周旋於中日之間,有學者認為是兩國的社會和家庭一直共同承受的一種集體創傷。遺孤及其後代對自己身份的思考掙扎、苦未尋得親人,如何活生生地反映二戰留下的歷史?80年過去,中國的養父母已離開人世,當年將敵國的孩子撫育成人,這份超越戰爭與民族隔閡的善意,養父母的後代又如何理解?
- 資訊節目
- 2025年08月11日
家國天下|抗戰勝利80年:抵抗遺忘
【有線新聞】二次大戰結束80年,不少戰爭遺下的問題仍沒完全得到解決,隨著親歷戰爭的老兵陸續離世,他們的後人亦擔心這段歷史或漸被淡忘,年輕一代甚或對這段歷史感到模糊。系列一連三集從中國的南到北,訴說烽煙散去後,一段段抗戰勝利背後的故事。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侵略中國東北三省,之後進攻沿海地區等城市,並在1941年12月8日入侵香港,駐港英軍及援軍在十八天的保衛戰後失守。在香港淪陷的3年8個月裡,本地居民組成的游擊隊港九獨立大隊繼續抗敵,由蔡國樑任大隊長,陳達明任政委,魯風任副大隊長,黃高陽任政治部主任,一群青年甚至孩童則擔當「小鬼隊」,傳遞情報。 抗日戰線從廣東到香港,參與抗戰如何成為老兵這80年來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的後人開展保育歷史、興建紀念館等工作,為何對抗遺忘?
- 資訊節目
- 2025年08月03日
家國天下|印刷香港字
【有線新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始於雕版印刷。可是製作雕版耗時數月,而且一旦出錯,整塊版可能報廢。當木活字印刷的出現,就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隨著西方文化傳入,西式鉛活字印刷術帶來更高的質量與效率。而在眾多鉛活字字體裏,「香港字」的字體就最具特色,可謂印刷史上的瑰寶。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26日
家國天下|三藩市唐人街:承傳
【有線新聞】不少在三藩市唐人街屹立多年的店舖,都面對承傳問題,因為無下一代接手而無奈結業,當地華人及市政府,如何幫忙他們,讓中華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20日
家國天下|三藩市唐人街:挑戰
【有線新聞】有約170年歷史的美國三藩市唐人街,是北美第一個唐人街,至今仍然是不少華人來美的第一站。 有線新聞採訪隊走訪三藩市唐人街,與當地的居民、商戶、商會及關注團體等對談,帶觀眾以了解當地華人街面對的挑戰。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13日
家國天下|中國古代四大美人
【有線新聞】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古代四大美人,擁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有曲折的人生。中國歷朝歷代對「美」的標準隨時代演化,從先秦時代的莊重典雅;漢代審美傾向清瘦端莊,至盛唐推崇以豐腴雍容為美,至宋明的清秀婉約 ,古人對女性美的詮釋,都反映當時社會獨特的文化精神,以及藝術審美的投射。四大美人如何成為各自時代的象徵?她們的人生命運反映了甚麼中國傳統價值觀?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06日
家國天下︱收藏家與畫家
【有線新聞】繪畫收藏家的收藏目的、收藏理念和審美準標,決定他購藏甚麼作品。典雅藝博和水墨藝博創辦人黑國強,十二三年前開始建立自己的繪畫收藏,購藏的先決條件是自己喜歡。在各類畫種中,較喜愛結合當下社會或生活元素的新水墨和新工筆作品。 黑國強認為,收藏家除了在經濟上支持畫家外,也能透過交流,讓畫家了解自己的強項,幫助他們於發展成長中不致於偏離市場潮流。 有畫家形容,收藏家對畫家來說,雖是顧客,但也像朋友。例如他們一直留意著畫家的創作,並向友人推介,這就一種朋友般的支持。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29日
家國天下|梁志鏘與國樂團
【有線新聞】國樂團是中國近代以民族樂器為基礎的大型樂團,融合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和現代管弦樂編制。 另外,現代國樂團的編制參考了西洋管弦樂團的分組模式,形成了「吹、彈、拉、打」四個聲部。這種編制不只拓闊了國樂的表現範圍,也促進了中西音樂文化的交流。 可是,國樂與許多傳統表演藝術一樣,都面臨年輕聽眾流失的問題,梁志鏘於是在1974年,在香港創立樂樂國樂團,希望透過演出、教育和社區活動,將國樂文化傳揚開去,轉眼間已經踏入第51個年頭。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22日
家國天下|版畫在中國
【有線新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鈔票、海報都是以版畫印刷技術製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雕版印刷術的國家,早在秦朝已產生版畫概念。而版畫也由原本弘揚佛教、印刷經典的用途,配合經濟、文化的發展,應用在鈔票、話本、年畫等印刷上,從實用邁向藝術。明代胡正言《十竹齋箋譜》更以「餖版」、「拱花」將木刻水印推向高峰,展現水墨渲染的東方美學。版畫歷經西風東漸的變革及抗戰、文革時期的宣傳使命,時至今日,在香港,藝術家融合傳統與數碼媒介,探索版畫技術和表達在跨時代中的新定位。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15日
家國天下|內地寵物經濟
【有線新聞】深圳有不少商場已實行「寵物友善」措施,以刺激消費。寵物可以落地,甚至進入部分商舖和餐廳,吸引了不少市民攜寵逛街。隨著港澳市民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有人提出希望帶寵物「灣區跨境遊」。不過,目前從内地進口貓狗的檢疫安排雖已由隔離120天縮減至30天,但仍令不少寵物主人打退堂鼓。有寵物旅行社就認為寵物旅遊增長空間大,未來成本或下降,吸引更多顧客。 寵物主人對待寵物如同家人一般,衣食住行樣樣俱全,擬人化、智能化、精細化養寵是當下趨勢。不少公司看準商機投入寵物市場,開拓不同需求與產品,拼出一片寵物經濟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