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北河街重建玉石廣場僅得四石 有市民諷「石頭一塊」 市建局稱與目標完全脗合
【有線新聞】深水埗北河街一帶近年經歷重建,市建局當年收購時,提出於原址興建玉石廣場項目,去年底完工,不過被批評貨不對辦。 北河街有個玉石主題廣場?說的莫非便是四塊石?市民占先生:「玉石元素?我真的看不到,我只是當是普通公園,行過隨便當是石頭一塊。」市民廖女士:「這樣放在這裏,好像你放四個毫子在這裡,不知道代表甚麼。」 玉石主題廣場是市建局的重建項目,2006年構思時,說要以鑑賞玉石和教育為設計主調,建造小型廣場,又說會仿照唐樓建築設計,最終建成時只剩下四塊石頭。 市建局在2006年構思的時候,曾經說過當中會建一條卵石徑,伸延至升高的觀賞平台,讓市民觀賞園內景色,但現在完全沒有蹤影。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張嘉敏:「我會覺得有點滑稽,原來一開始說的構思與實際完成的可以這麼大分別。如果市建局往往只是在宣布重建的時候,將保留社區特色做推銷手段,用構思作為『戴頭盔』方式,未來難以做監察,(發展商)有沒有按照原定設計,這些社區特色便會漸漸消失。」 市建局說項目由設計至落成歷時15年,強調「玉石廣場」只是最初的概念,2014年底已經修訂為現時這個樣子,亦諮詢過區議會及城規會。又指最終建成的公園配合當區歷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部分傳統少數族裔女性較少運動 有組織專設課程 冀藉跑步助融入社區
【有線新聞】少數族裔女性可能因為宗教因素或傳統文化影響,較少接觸社會。有組織專為她們舉辦跑步課程,突破傳統框架,融入社會。 Zhara自小喜歡踢足球和跑步,作為穆斯林,家人支持她做運動,但有條件。Zhara:「要求我穿著長袖的衣服,不想穿短褲,(要遮蓋)手、腳的位置。」 不論跑步有多熱,裝束一樣不變。Zhara希望改變的,是其他人的心態,「有些同學不理解,因為我這樣(穿長袖),他們問、我就向他們解釋,可以拉近我們的距離,令我們的聯繫更強。」 改變並非一朝一夕,Amrita一年前開始跑步,最初跑五分鐘就氣喘,現在愈跑愈遠,她希望外界對她們的看法也不要停留在起步點。Amrita:「作為一個少數族裔,我想只有我在課堂開始時會脫去上衣跑步。我們經常被告知,你的身體是你重要的財產。你不會想向錯誤的人展示身體,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意圖,導致有一個非常保守的思維。」 Amrita參加的跑步團主要由少數族裔婦女組成,但發起人Nicole並非來自少數族裔。她指文化差異下,部分少數族裔家庭不允許女士出外運動,導致體能較差。Nicole:「例如仰臥起坐、原地跳,可能她們未必那麼容易領會到。」 如果「以結果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南中國海運油輪爆炸 船員一死六傷 陳恒鑌:香港距離最近、按例要派人救援
【有線新聞】一艘運油輪下午在香港以東300公里海面爆炸,至少一死六傷,傷者是印尼或者緬甸籍的男性。 第一批傷者晚上近9點,由飛行服務隊送到東區醫院,此時與意外發生相隔至少五小時。有清醒的船員膊頭、心口、手臂、膝頭都燒傷,後腦和後頸薰黑,另一個人同樣膊頭燒傷,面部亦有傷痕,都是清醒。還有一個傷者全身三成皮膚二級燒傷,用毛氈蓋著整個身體。 另一架直升機遲半小時,晚上9時半抵達灣仔直升機坪,載著三個傷勢較輕的船員,他們坐輪椅送上救護車前往瑪麗醫院。全部人都清醒,一人手腕包紮了,另外兩個就頭部受傷,所有傷者都是男性,除了一人是緬甸籍,其餘都是印尼籍。 飛行服務隊是在下午4時收到海事救援協調中心召喚,指有運油輪在香港以東約300公里南中國海的主要航道爆炸,飛行服務隊派出兩架直升機及一架定翼機救援。首架直升機晚上約7時到場,死者遺體沒有接回香港,與其他沒受傷的船員仍然留在運油輪上。 有立法會議員說,雖然運油輪在南中國海爆炸,但根據慣例,香港亦要派人救援,新界西南(民建聯)陳恒鑌:「300海里(公里)一旦發生意外,那個(地區)較近便去救援,在這個慣例下,香港派出飛行服務隊幫忙救援,垂直隔離至海陸豐一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增794宗確診、多41人亡 星研究兩針科興重症風險較復必泰高 當局稱三針分別不大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49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連續兩日跌至三位數,衞生署說暫時不重啟個案追蹤。另外再多41宗死亡個案,至少兩人是在院內感染。 確診數字繼續下跌,單日多749宗,比前一日少約200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我們暫時未做個案追蹤,因為個案數字仍是很多,我們沒有一個特定數字是會重啟個案追蹤。」 12宗輸入個案,四人乘搭荷蘭皇家航空,由阿姆斯特丹出發的KL819,三人則坐國泰由溫哥華出發的CX865,兩條航線觸發熔斷機制要停飛一星期。 單日多34人離世,連同七宗滯後呈報個案,當中至少兩人是院內感染。55歲、有肺癌的男死者上月中入院,到今個月初才發現感染;57歲男死者就曾經中風、有血小板缺乏症,二月底入院,過了近兩個月,剛過去星期日才驗出是陽性,他本身打了兩劑科興疫苗。 新加坡衛生部研究發現,接種兩劑科興的人,感染風險是接種兩劑復必泰人士的2.37倍,患重症風險更是打兩劑復必泰的4.59倍。張竹君:「科學委員會建議科興是要打三針,而復必泰要打兩針也是基本程序,所以不應該用兩針科興與兩針復必泰作比較,如果是接種第三針,接種哪一款其實沒有太大分別。」 衞生署和醫管局相信放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復活假遊客迫滿大澳 人流帶旺海味店生意倍增 有小朋友稱去南丫島「戒電子毒」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第二日,遊客迫滿大澳,有海味店因此多了幾倍生意,但亦有大澳居民有點微言。 讓他們先走、讓他們先走,趁沒人快點拍一張吧,機會真是稍瞬即逝,沒辦法,假期下大澳就是這麼多人。市民鄭先生:「以為長洲較多人,但原來大澳也不少人。」 在大澳的小巷,別說社交距離1.5米,人與人之間相距一個身位都沒有,想拿手機拍照隨時碰到別人。人多對小朋友來說似乎無甚影響,最重要是——小朋友Karson:「有很多東西吃,(你困在家中多久?)很久(有多久?)一分鐘…一星期。」 來到水鄉當然帶同這裏的味道回家,有店舖說市民用消費券,花錢都較豪爽。海味店員工黃女士:「如果無消費券,他們用錢較緊絀、消費千多元,現在會消費四、五千元。」 你們去玩得開心,居民就頭痛了。大澳居民郭先生:「當然不方便,排長龍、等了很久。」大澳居民樊女士:「因為疫情關係,人人也沒地方去,大家保持距離也無所謂,歡迎。」 玩完想離開也要考驗耐性,由巴士站頭走一分半鐘,還未見到龍尾,有司機說公司已經增加班次,但人太多他們要多駕駛一、兩班,才可以疏理人流。 (「快點吧,無船了。」)有人不坐巴士去坐船,他說到南丫島有特別任務,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修例規定主人交出染疫寵物 違者可判囚 團體憂加劇棄養 陳肇始稱將悉心照料
【有線新聞】假期不少人會帶狗仔出街,不過疫情下要小心,政府修例規定主人要交出染疫或可能染疫的寵物,違者最高判監半年。有團體擔心有主人寧願放生棄養,都不交給政府。 人要放鬆,狗也要,可以「放風」當然興奮,不過寵物一旦不幸染疫,或者可能曾經受感染,牠就要被銷毀或者要隔離檢疫。政府最近披露上月底修訂法例,主人不遵從指示交出寵物,最高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王小姐:「當然不贊成,作為主人我不會交狗隻出去,倉鼠事件後你更加不知會如何對待寵物。」她就說會繼續放狗,龐女士:「政府的事情沒眼看,狗與人有甚麼分別,狗都是有生命,你如何衡量狗與人。」 政府解釋修例時,重提年初有倉鼠驗出帶病毒,有人阻礙市民交倉鼠給政府人道處理。香港拯救貓狗協會會長謝曉梅:「坐監都比較強硬,我們不贊成這條法例。如果強硬地要求交出來,他們未必那麼願意,有反效果可能一次過棄養貓狗在街上,可能導致街上很多流浪貓狗,有機會被車死,可能造成更多悲劇。」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倉鼠或鼠類寵物相對風險較高,貓狗亦看不到有例子傳給人,暫時不用擔心。現在法例是以備不時之需,你很難作出豁免,因你不知道,不同病毒有不同宿主群,即使有變異,都可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疫下本地遊增、海岸處處垃圾 環保人士自發划艇登島淨灘 籲港人保育環境
【有線新聞】疫情下西貢人頭湧湧,垃圾亦都變多 ,有人自發划獨木舟出海,到附近小島清理垃圾,更吸引愈來愈多人加入。 熱愛海洋的Kitti,有時間就會與朋友去不同的島清理垃圾,這次目的地是橋咀島。「膠湯匙、飲管、還有啤酒(罐),正!這些(碎件)是最難執拾的垃圾,煙頭、煙頭真的很毒 。」五年來、超過360次行動,這種垃圾算是少見。「這段時間拜神、天后誕,這袋垃圾其實只是兜了一個圈 ,整袋超市垃圾,又是露營後的垃圾,埋了以為我看不到。」 近年愈來愈多人於本地郊遊,食環署上年在橋咀島已經清理了14公噸垃圾,是前年的一倍多。黃先生:「一個地方變成垃圾山大家就不去 ,然後又找下個地方禍害 ,越來越多地方禍害 ,損害的是自己,為何不自己執拾 ?」 最初孤獨「拾荒」,到現時浩浩蕩蕩,同路人驚嘆Kitti的堅持之餘,還在她身上學到不少知識。淨灘義工Sunny:「Kitti一直沿途講解什麼是無法分解,她之前告訴我有個外賣盒原來是無法分解,但它寫可以分解,我以前不知道 ,現在盡量少用外賣盒、不要餐具。」 Kitti他們每人每次大約可執兩大袋垃圾,因為獨木舟不能承載太重,水位線不能太高,否則會有危險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增946宗確診、跌穿四位數 衞生防護中心籲勿鬆懈:有機會反彈 多67名患者離世
【有線新聞】本港新型肺炎單日確診跌穿四位數,再多67人離世,衞生防護中心說疫情反彈風險仍然存在,呼籲市民不要鬆懈。 單日確診多946宗,是兩個多月來首次錄三位數,上一次已是2月10日。核酸檢測及快速測試的確診各佔約一半,雖然個案少了,但衞生防護中心繼續呼籲大家不要鬆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如果比較第一至四波,現時約1,000宗都是高水平,可能有估計200萬至300萬人沒感染,這群人可能已經接種疫苗,但打了針始終都未必能防止感染,所以大家要小心繼續戴好口罩,始終有機會反彈。」 輸入個案則有11宗,其中四人星期四乘卡塔爾航空QR818由多哈抵港,觸發熔斷機制,航線星期六起要停飛一星期。 至於特首林鄭月娥上月9日開始一星期六天舉行抗疫記者會,亦因為確診數字跌至三位數而暫時不再舉行。林鄭月娥:「但我也會繼續會見傳媒,就恢復行政會議每星期二前,我很願意會見傳媒,就着廣泛大家有興趣的問題回答大家,不過下星期二沒有行政會議,因為仍然是復活節假期。多謝大家,好的,今天記者會到此為止,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見。」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藥房無藥劑師在場違規賣藥 崔俊明稱部分藥或引起中風 監管藥房規例已過時
【有線新聞】疫情回落,搶藥潮消退,不過我們發現仍然有藥房違規在無藥劑師在場下,售賣必須由藥劑師監督的藥物,部分藥如果服用的人有嚴重心臟病,有機會導致中風。 我們上月中去大埔一間標明有藥劑師駐店的藥房,問感染新型肺炎可以服用甚麼藥。藥房職員:「一款消炎、一款退燒、一款鼻水、一款痰咳,四種藥。病狀像感冒、有不適便吃這些藥物。如果你買一星期藥150元,(最少買多少?)最少買三天藥都可以,70元。(三日吧。)好。」 職員說完隨即入配藥室取藥,玻璃貼著藥劑師註冊證明書,不過跟職員不同樣貌。買藥當日是星期日,藥房亦列明公眾假期藥劑師休息。逾三分鐘後,職員將藥丸倒入藥袋,完成配藥出來。藥房職員:「你看症狀吃,這個消炎。(DM即是甚麼?)DM即是藥名。(要不要問過醫生才可以服用?)這些是普通藥物,我當你普通感冒。(即是不用藥劑師看甚麼情況?)你可以問藥劑師都可以,我這裏沒有抗生素、類固醇。(所以不用問?)你去問也可以,不問也可以。」 一個月後疫情回落,我們在公眾假期再去同一間藥房。記者:「這些藥還可以配嗎?」藥房職員:「三日(藥)70元,五日(藥)110元。」依然可以配。 配回來的藥,無標明哪裏配、到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政府擬規管藥房售藥 有委員會成員指始終需加強執法 陳肇始:會盡力打擊違規行為
【有線新聞】要解決藥房賣藥問題,有議員透露政府研究成立獨立法定機構「基層醫療管理局」,確保與地區康健中心合作的藥房藥劑師是符合要求,相信市民會去這些藥房買藥。 3月疫情高峰搶藥潮,藥房售賣聲稱「Omicron特效藥」來源不明、一樣有價有市,到不用搶藥,一樣違規賣藥。衞生署說,過去三年巡查試買超過兩萬次,不過違規定罪個案42宗。 有議員說單是修例要求藥房全日要有藥劑師,這樣規管並不足夠。醫療衞生界林哲玄:「我會將責任放在專業人員(藥劑師)上,不是藥房上。有少少消息流出來,很大機會有一個監管局出現,確保(藥劑師)是有認證。這個認證除了是領牌之外,就是機構覺得合作上達到例如將來基層醫療管理局的要求,相信用行政措施容易過修改法例。」 有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成員透露曾經研究成立管理局的構思,不過他認為要解決藥房賣藥問題,始終要靠加強執法。沈豪傑:「這並非藥劑師監管機構,所以我不認為可以單純透過基層醫療處理到這個問題。(管理局)主要目的是監管十八區康健中心運作成效,康健中心自行聯絡區內不同專業單位或者藥房。如果是基層醫療地區康健中心,(合作)名單上令大家較有信心的,我們都希望有個間接效果的。
- i-Cable
- 2022年04月14日
烏克蘭稱用反艦導彈擊毀俄軍巡洋艦莫斯科號 俄方否否認遇襲
【有線新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50天,烏克蘭聲稱以導彈擊中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報道指艦艇之後沉沒,俄羅斯否認。 網上流傳俄軍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中彈的片段,冒出大量濃煙。烏克蘭聲稱駐守黑海蛇島的邊防部隊發射兩枚導彈攻擊,俄方證實莫斯科號起火,導致彈藥爆炸、軍艦嚴重損毀,但否認遇襲,稱500多名水兵棄船。有消息指莫斯科號損毀後發出求救訊號,之後沉沒。 這艘12,500噸級戰艦服役近40年,是黑海艦隊旗艦,被視為俄羅斯黑海海軍力量的象徵,配備一系列反艦和防空導彈,包括射程達700公里的沃爾肯反艦導彈。 如果證實沉沒,除了打擊俄羅斯海軍戰鬥力,亦重挫士氣。 烏軍聲稱使用的武器是海王星反艦導彈,當局根據蘇聯的KH-35導彈自行改良研製,去年初服役,海陸空皆可發射、射程達280公里,原本設計用作攻擊5000噸以下的巡防艦或小型驅逐艦。 至於地面戰,俄軍似乎有推進,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市長說爆炸次數明顯增加。英國情報則點出兩個烏克蘭東部城鎮,包括上周遭火箭襲擊的克拉馬托爾斯克,將是俄羅斯的新目標。
- i-Cable
- 2022年04月14日
林鄭:現屆政府任期不足三個月 中央不任命政務司司長 陳茂波獲任資審委主席
【有線新聞】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辭職參選特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現屆政府餘下不足三個月任期,中央決定不任命任何人頂替政務司司長職位,而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將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任。 政務司司長懸空了一星期,特首林鄭月娥終於收到中央通知要如何處理。林鄭月娥:「由於現屆特區政府只剩下不足三個月的任期,中央人民政府在這段期間將不再任命政務司司長,不會援引基本法48條第5段的程序,因為一併考慮了署任問題,我徵詢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意見,亦不打算作出任何署任的安排,現時直至本年6月30日,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的職位會繼續出缺。」 林鄭月娥說不反對中央的決定,如果有需要可以引用《釋義及通則條例》第一章,將政務司司長的權力指派給其他公職人員。「政務司司長出缺無可否認是一個很少見的情況,今日的行政長官曾擔任四年半的政務司司長,看來都可以兼顧到。尤其是疫情,這兩年多大家看見的都是我,我剛才說在2020年1月已成立了高層次的抗疫督導委員會,都是一直由我擔任主持。當然如果政務司司長有人填補,可以分擔統籌部門做執行工作,政策的決定一直在我主持的督導委員會。」 至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