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西九文化區擬建7幢住宅 提供近2,000單位 測量師:位置優質、仍具吸引力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計劃興建7幢住宅樓宇,今年第一季向城規會申請,測量師說地皮位置優質,在現時市況下仍具吸引力。 建議興建七幢住宅的地盤,位於柯士甸道西以南,佔地近2萬平方米,對面是九龍站上蓋豪宅。地皮總樓面面積上限13萬4500平方米,當中八成是住宅樓面,將提供不多於1,995個單位。為照顧景觀,大樓會採用階梯式設計,樓高84米至100米。設有三層平台,提供零售、餐飲設施,地下三層就會興建綜合地庫和停車場。 西九管理局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的文件指,今年第一季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有測量師說,項目比現時九龍站一帶住宅更加靠海,估計發展商會傾向興建大單位。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當然要看細節,尤其是車位配置與周邊樓宇,究竟現時有多少先天限制,但如果從位置、景觀基本上非常優質,我相信很多發展商都會很有興趣。如果將規模可能分開兩至三個階段做,可能更加吸引,住宅地價收益我相信非常可觀。」 西九管理局去年7月獲行政會議批准,放寬原先的「加強財務安排」,又解除「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發展」的限制,出售區內17萬平方米,住宅發展項目的收益全部由管理局保留,亦毋須再補地價,管理局相信新財務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文體旅局研禁炒賣演唱會黃牛票 羅淑佩:實名制與否交主辦方決定
【有線新聞】本港炒賣演唱會門票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文體旅局說會研究立法禁止,但是否推行實名制購票應留待主辦方決定。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我們需要研究是否可以立法或者刑事化方式,處理康文署表演場地門票炒賣,亦要與持分者溝通。因為業界主辦方有各種不同票務考慮時,我們可能覺得最有效杜絕『黃牛』的實名制,往往並非他們的第一選擇,所以我們要尊重商業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濫用公屋|成功舉報最高可獲3,000元現金 下周三實施
【有線新聞】舉報濫用公屋獎下周三實施,舉報人最高可獲3,000元現金獎勵。 舉報人需年滿16歲,要實名舉報及參與計劃,專責人員會初步評審並與舉報人面見,若資料屬實令房屋署成功向濫用公屋人士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委會會發出感謝狀及最高3000元現金獎勵。每宗可獲奬勵的舉報都會經過「評審委員會」審核,房委會指一些較隱蔽的個案,需透過市民舉報提供線索,計劃鼓勵市民舉報從而善用公屋資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KK園區|一批家屬稱15港人被困 赴泰國領事館求助
【有線新聞】一批港人家屬到泰國駐港總領事館求助,指有15名港人被禁錮在緬甸「KK園區」 ,希望泰國政府協助營救。 受害人家屬Kelvin:「就內地演員事件來說,泰國政府和中國領事館的態度我看到是很積極,由見報到獲救,只用了幾天就獲救,我不知道是否他是知名度高和他引起很多人關注就很快救到。我的家人是普通市民,沒有人關注他們就一直被困,救不到他們,希望泰國政府盡快幫助家人,救他們出來。」 家屬向領事館提交家人證件資料,協助他們的油尖旺區議會前副主席余德寶指,去年收到6宗求助,至少15名港人經泰國入境後被綁架到園區,至今約六個月,家屬曾經去信特首辦,亦向入境處和警方報案,至今未有消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有議員倡限制海外港人回流醫病 盧寵茂:難定義「外人」準則、暫不考慮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指有移居海外人士,持香港身份證「回流醫病」,認為當局應作出限制,醫務衞生局說議題複雜,須有廣泛討論以達致共識,暫時不會考慮設限。 港島東(民建聯)梁熙:「社會討論財赤,有聲音說是否要削減長者2元乘車優惠,對於自己人非常嚴苛,對於外人就非常慷慨,津貼他們回流香港醫病,食窮特區政府,當局可否刀口向外。」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對於外人的定義會有疑問,因為梁議員提及的人仍是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如何定義一個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是外人呢?用刀口向外的說法似乎是重了些,我們希望照顧好曾經在香港的市民。」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消費券提取強積金人士無法取得,醫管局的收費是否應更有彈性,能否半私家(收費)?」盧寵茂:「除非我們作年度審批,全港750萬人都要通過審批機制才可以享用公營醫療服務,否則我們每次問病人在港時間,在執行上對醫護或對市民都是完全不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西藏6.8級地震|逾3萬人已獲轉移安置 救援隊伍連夜搜救
【有線新聞】西藏6.8級地震過後,截至周三早上10時,共記錄660多次餘震,最大一次為4.4級。當地逾3萬人已獲轉移安置,救援隊伍連夜在震央日喀則市全力搜救。 地震後第一晚,當局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設置安置點,武警搭建臨時帳篷安置災民。武警西藏總隊日喀則支隊隊員劉偉:「我們官兵連夜奮戰,不斷搭建帳篷,現在氣溫已經降到零下15攝氏度,無論條件多麼惡劣,都要保障我們的群眾能夠住進去。」 供電設施陸續恢復,因地震損壞路段已全部搶通,但當地位處海拔超過4千米,氣溫寒冷,保暖物資不足。當局說會盡快完善安置點設施,提供24小時電力、熱水供應。 而在受災最嚴重的古榮村,近40戶的房屋全部受損,部分完全倒塌,消防和搜救犬展開地毯式搜救。地震過後,西藏自治區住建廳集中調度活動板房儲備和供應情況,首批34套活動板房深夜率先送到災區,周三下午有多1200套活動板房到達。 專家說今次地震震央位於青藏高原南部、拉薩地塊內部,因印度洋板塊向北擠壓和地殼運動而形成,自1950年以來同一地域發生過21次6級以上地震,預計未來幾日持續有餘震。 西藏應急救援、消防、公安等共派出過萬人參與救援,上海、四川等地都有醫療隊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中大校長盧煜明履新 指會與管理團隊、師生會面 協助重組學生會
【有線新聞】中大第九任校長盧煜明履新,他表示會與管理團隊和師生會面,並協助學生根據法例完成學生會重組。 盧煜明早上返到中大校園換上新崗位,他說會與大學上下做好溝通,盧煜明:「中大是我服務了27年的地方,可說是我第二個家,今次得到校董會、師生、校友支持,成為第九任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我是非常榮幸。今天履新之後的工作非常繁忙,我今個星期會與管理團隊見面,亦陸續安排與師生見面。」 他說近日已經與崇基學院及交流生會面,又指會協助學生根據法例重組學生會。 中大學生媒體近日報道關愛隊工作,盧煜明指社會對報道有不同意見,學生面對這些意見是學習的經驗。盧煜明:「學生報是讓我們的學生有一個實習的機會,我也知道社會各界對這個報道有不同的意見,其實作為寫這些報道的學生,他見到社會有不同的意見也是一個學習的經驗。」 中大同日發表盧煜明履新公開信和短片,他感謝中大人的信任和期望,並承諾與大學成員保持開放溝通,建構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社會。 盧煜明去年9月,由中大校董會以29票一致通過任命接替段崇智,任期五年。他之前擔任中大醫學院副院長和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開創無創產前檢測診斷,以孕婦血液的DNA測試診斷胎兒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特朗普:不排除以軍事行動控制巴拿馬運河、格陵蘭 丹麥首相重申後者屬非賣品
【有線新聞】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指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行動,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丹麥指美國是親密盟友,不相信對方會以武力奪取格陵蘭。 獲確認當選下任美國總統將會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召開馬拉松記者會,就多項議題闡述政策主張。被問到能否保證不會以軍事或經濟脅迫試圖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特朗普拒絕承諾。特朗普:「我不能向你保證,你說的是巴拿馬和格陵蘭,我不能保證兩者中的其中一個,巴拿馬運河對美國很重要,現在是由中國營運,我們把巴拿馬運河交予巴拿馬而非中國,她們濫用這份禮物。」 特朗普再次批評已故前總統卡特將運河控制權交予巴拿馬,又指格陵蘭對美國國家安全很重要,若丹麥拒絕讓他購買格陵蘭將對丹麥徵收關稅。 他的兒子小特朗普乘坐私人飛機短暫訪問格陵蘭,形容這個地方非常壯麗,又代父親問候當地人,指今次只是以遊客身份到訪,不會與官方人員會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重申,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領土,亦是非賣品,應給予尊重並由格陵蘭自決未來。她強調美國是丹麥的重要盟友,不相信特朗普上任後會採取軍事或經濟手段,脅迫取得格陵蘭的控制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樓市前瞻|港樓供過於求 嘉華:宣傳轉攻內地客
【有線新聞】疫後復蘇不如預期,香港樓市有供過於求趨勢,過去一年主力清售貨尾的嘉華國際直言,本地客審慎入市,反之內地客比例上升,推盤宣傳重心已逐步轉向內地。 原本計劃去年推售獨資項目天后英皇道及西半山醫院道項目的嘉華國際,最終將推盤計劃延至今年,去年轉為力清貨尾。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我們都很想盡快推出樓盤,但看到現時市場,雖然也在復蘇階段,但變化也頗大,用家想盡快買樓即刻入住,投資者都希望盡快放盤到市場出租,即是有合理回報。變相現時時勢不同,基本上我估計要臨近所謂現樓階段才推出。」 樓市撤辣後,內地人香港置業稅款大減,大大提升香港置業意欲。根據地產代理統計數字顯示,去年一手市場買家姓名為普通話拼音的買賣合共有逾5,500宗,佔整體一手成交近1.6萬宗,佔比約35%,單計去年第四季佔比近三成八。 嘉華國際亦聚焦內地宣傳,透過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抖音,向內地潛在客户推廣新盤。溫偉明:「除吸納本土、香港客戶,周邊地方,尤其是內地客戶,如何吸納多些資金來港,以往可能會在西方媒體平台作宣傳,但未來我們的走勢也可能用內地人較多觀看的如小紅書、抖音。」 集團對今年樓市看法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7日
首個母乳庫啟用 冀每年募集1,000公升 將供應予早產或患病嬰兒 捐贈者:冀成同路人後盾
【有線新聞】本港首個母乳庫啟用,希望招募200名媽媽定期捐贈母乳,挽救早產及患病嬰兒的生命,有捐贈者呼籲將母愛分享出去。 這些母乳都是來自新生嬰兒的媽媽,捐贈予設於啟德兒童醫院的母乳庫,通過消毒及微生物檢測後,預料到3月份就可以儲夠至少50公升,穩定地供應予公立醫院的高危初生嬰兒,包括出世不久就要做手術,或者出世時不超過32周。 香港母乳庫總監黃明沁:「這些嬰兒特別容易受感染,母乳含有的抗體及活細胞可以幫嬰兒抵抗感染。最重要是有實證醫學顯示,食用母乳可以降低嚴重併發症,譬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有時候這些嬰兒需要做手術切除大部分腸道,如果餵哺母乳,併發症會顯著減少。」本身是兒科醫生的黃明沁指,早產嬰兒的媽媽一般都不容易「上奶」,母乳庫希望每年收集到1,000公升母乳,幫助450至600名新生嬰兒。 捐贈者的母乳都會經過這部儀器分析營養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含量等,再分配予不同需要的嬰兒。母乳庫目前正招募捐贈者,有意捐贈的媽媽須定期接受健康評估及驗血,至今接獲過百人查詢。母乳捐贈者劉彥馥:「我們母乳較多就成為她們的後盾,媽媽可以養好身體。」母乳捐贈者陳可瑤:「每一個做媽媽的人都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7日
濟州航空空難|當局在引擎殘骸找到鳥毛 料曾與雀鳥撞擊
【有線新聞】南韓濟州航空空難,國土交通部首次確認曾發生雀鳥撞擊。 國土交通部表示,在客機其中一個引擎殘骸內找到鳥毛,要調查是否兩台引擎同時發生撞擊、受損程度及雀鳥種類、如何進入引擎等。涉事客機在務安機場降落時衝出跑道、撞向混凝土導航平台被指是空難主因,當局稱建造過程符合國際法規,但會審視安全程度、制定改善措施。國土交通部部長朴庠禹稱需對事故負上重大責任,會在善後工作結束後選擇合適時機辭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7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提倡中美經濟脫勾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承認提倡中美繼續經濟脫鈎,認同特朗普強硬應對中國,及後拜登當選,黎智英支持台灣加入美日澳印聯盟,他解釋是保護台灣,不是提倡跟中國對抗。 黎智英第23日作供,辯方問到2020年10月22日,黎智英在網上直播節目稱,特朗普應對中國的方法正確。他在庭上解釋,其他美國政治家都是理想主義,特朗普是商人,會面對現實和正面對抗,例如停止出口晶片到中國,他承認是提倡美國繼續與中國經濟脫鈎。希望特朗普連任,因為他承諾過會嚴肅解決香港問題,即使香港國安法已實施,都有可能帶來轉機。 對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蘋果日報委託撰寫拜登兒子亨特在中國做生意的文件,黎智英強調事前不知情,後來得知助手Mark Simon在他的私人公司提取一萬美元給研究人員調查亨特。黎智英稱事件與蘋果日報無關,所以在Twitter澄清,法官李素蘭質疑如果Mark Simon以個人名義去做,毋須特地澄清,黎智英稱報道內容牽連蘋果日報和他本人。 在拜登當選後,黎智英說當時有新聞報道澳洲、日本、印度等結盟,他支持這樣做以保護台灣,但不是提倡對抗中國。法官杜麗冰問,台灣如何和其他獨立國家結盟,情況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