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貿易戰|特朗普:下月四日起向華額外加徵10%關稅 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下周二起對華進口貨品額外加徵10%關稅,並如期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徵收25%關稅。商務部長王文濤去信美方,對美方關稅措施表達堅決反對。 特朗普在社交網站發文談關稅措施,他批評毒品仍然由加拿大和墨西哥湧入美國,數量多到無法接受,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及供應的芬太尼,不能讓此禍害繼續傷害美國,決定在問題解決或受控之前,如期在下月四日向加墨徵收擬定的關稅,並中國貨品再額外加徵10%關稅,至於對等關稅措施會在4月2日生效。 美方本月初已向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有關措施同樣適用於香港貨品。中方已將事件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並向對方加徵關稅,港府亦向世貿提出申訴。商務部長王文濤致函美國新任貿易代表格里爾,表達中方關切,他指近期美方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方表示堅決反對並已採取相應反制措施,這是維護中方自身正當權益的必要之舉,重申中美在經貿領域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應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認削$2,500學生津貼沒諮詢學界 蔡若蓮:屬最終決定、諮詢時不容透露具體措施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強調諮詢過程不可以透露具體措施,但有問過業界甚麼項目最不能夠削減,強調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是最終決定。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預算案記者會時,指事前有就教育界如何節省開支、以及與政府「共度時艱」與業界充分溝通,但不可能具體透露計劃取消學生津貼。蔡若蓮:「我們不會就一些特別措施逐點諮詢,因為這是不容許。在削減教育開支時,優先次序最不可以減是甚麼?我們確實有問過,例如朱國強議員,他特別關心幼稚園教育,我們都聽到。」 她指這項津貼是2019年疫情下推出的措施,津貼不設審查,形容是「無差別」派發,不符合「精準扶貧」的理念。而當時政府財政上相對有能力,但未來幾年的環境極具挑戰,強調一刀切取消津貼是最終決定。蔡若蓮:「當然不同議員有不同意見,我們會就節省開支和精簡行政、如何善用資源的原則徵詢他們的意見,但就個別措施安排細節,我們會聽取他們的意見,但依然要考慮實際行政和財政紀律才可適當作出調整。」 另外政府研究將發放予資助學校及幼稚園的資助改以一筆過撥款,教育局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整合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元朗721|林卓廷等囚25至37月 判詞指事件分「上下集」 官:兩批人對峙對駡、互毆必然發生
【有線新聞】法官在判詞將元朗721事件分為「上、下集」,不認同當晚閘內的非白衣人都是受害者,認為兩批人對峙對駡,互毆是必然會發生。 今次是第二宗涉及非白衣人的721暴動案,法官陳廣池將事件形容為白衣人和非白衣人對峙。他在判詞說,2019年黃藍對壘,是東方之珠黯然失色的年度,政治狂熱令社會嚴重分化,對不同光譜的香港人而言都是莫名無奈的痛。 其他721案的法官分別認定非白衣人有一定刑責,但不能構成白衣人武裝集結的理由,也提及白衣人的預謀和暴力程度都較非白衣人嚴重,不過非白衣人以暴易暴都應付出代價。 陳廣池認定,當晚在元朗站的人除了居於元朗或到該區消遣,就是於港島參與遊行後再前往元朗站。他指當晚在大堂付費區內不止7名被告,在場過百名非白衣人即使沒有被捕,都有一定程度參與,是暴動的積極支持和聲援者、不是受害人,當晚兩批人對峙、對駡,缺乏真正調解,互毆是必然會發生。 對於林卓廷的角色,早前另一宗白衣人案法官葉佐文曾經判定林卓廷當日沒有搞事,在場僅安慰和勸止市民,直至白衣人開始打人後,非白衣人一方才擋路和投擲雜物。陳廣池就裁定林卓廷社交平台的帖文有「磁石效應」,直播更疊加效果、令人群聚焦,質疑他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啟德體育園|市民提早換領開幕禮門票 有北京旅客特意來港 有人指程序複雜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周六開幕演唱會,公開發售的8,500張門票開始換領,市民提早到體藝館換領,有北京旅客特意來港看表演,也有人認為換票程序複雜。 四個月來多次演練,啟德體育園的大日子即將來到,大批市民提早到體藝館排長龍換領開幕禮演唱會的門票,有北京旅客更特意來港看表演,「它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歷史事件,然後如果是可以,親自的去看一看的話,見證這樣的歷史時刻,我覺得很有意義。」梁先生:「心裏面興奮得不知怎麼說,因為是我兒子幫我們搶到門票。(跟太太看?)是。(期待想看誰表演?)每一個都想看。」 人龍一度排出門外,平均只須等半小時,但有人換票就不是那麼順利。林先生:「收到電郵裏面要顯示到二維碼,才可以派發門票給我們,手機不知道為何看不到二維碼,看電影網上購票,可以在門市以二維碼提取實體券,現在又要先拿二維碼,然後又要在這裏自己拿(票),比較麻煩些。」譚小姐:「其實我剛才我走錯路,可能加些路牌會好一些,因為這裏很不透明,不知道怎樣到這裏,我11時已經在這裏,繞了40分鐘才找到。」 開幕典禮將於周六晚上6時半舉行,屆時歌手容祖兒、張天賦、演員甄子丹等都會表演,有8,500張門票公開發售,每張收1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兩蚊兩折」最遲明年9月實施 孫玉菡指影響微:僅360人每月搭逾240程
【有線新聞】兩元乘車優惠將以兩折「封頂」並每月限搭240程,勞福局指達到這個上限的只有360人,又指六成公共交通路線都是10元以下,認為影響輕微。 兩元乘車優惠收緊,究竟多少人受影響?勞福局指計劃下合資格的市民大約250萬人,但只有八成八人使用優惠,60至64歲年齡群組有九成半人使用,平均每天搭1.4程,65歲或以上群組就有八成四使用,平均每天搭1程。收緊後$10元以上的車程不再付兩元,改以「兩折」封頂,勞福局認為受影響的人不多。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大約60%的不同行車路線都是在10元以下,如果看受惠人數就更厲害,差不多四分三左右受惠人士都是乘票價10元以下的車,這樣調整仍然可以基本上維持我們初衷。」 至於每月限用優惠240程,孫玉菡透露這類人只有大約360個,佔受惠市民大約萬分之一。又指平均每日8程上限是考慮了照顧孫子、買菜以及來回院舍等不同情境而得出,認為是非常寬鬆,實施後亦可以在八達通機看到使用次數。 優惠收緊的原因是財政上不可持續,但其實上個財政年度實際補貼開支是大約40億元,今個財政年度修訂後是43.9億元,升幅只係大約一成,但孫玉菡指長遠變數很多。「隨著人口老化,每年受惠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議員關注削$2,500學生津貼 陳茂波:已與立會教育界代表溝通
【有線新聞】預算案提出下學年起取消中小幼學生2,500元開學津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教育局已就取消津貼跟立法會教育界代表溝通,有教育界議員則發聲明指從未跟當局討論。 財政預算案提出2025/26學年起,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預計每年可節省約20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立法會簡報預算案時,有議員關注為何政策需要「一刀切」取消,或是否「仍有彎轉」。 陸頌雄:「開學津貼2,500元,一刀切的取消,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開學津貼不是一個派糖政策,我想在這裏說清楚,是一個涉及80萬名學生福祉,自2020年實施的恆常政策,實行了5年。為甚麼不像2元乘車計劃,有商有量,大家討論妥協方案,而這樣一刀切?」 張宇人:「去到23/24年的時間,你是能支付266億給小學,332億給中學,兩個相加起來六百億,但是在這10多年來,學生數量減少兩成。我覺得你是否要考慮,去減這些撥款和把班(人數)升多,就不要減你這個中學、小學,幼稚園提供的2,500元學生津貼。」 陳茂波強調,削減的2%開支,適用於政府各個政策局和部門,具體實行則交由局方和部門首長自行考慮。「在這個過程裏,據我所知,教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元朗721|林卓廷判囚37個月 官:錯判形勢、令事件升溫 其餘六人判25至31個月
【有線新聞】元朗721暴動案,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判囚37個月。法官陳廣池判刑時指林卓廷錯判形勢,行為令事件升温,若有要求軍裝警保護情況會不一樣。同案其餘六個被告判監25至31個月不等。 林卓廷母親到場旁聽,7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他們全部經審訊後暴動罪成,當中林卓廷判得最重,以42個月作量刑起點。陳廣池指林卓廷作為立法會議員和政治人物,具一定知名度,明顯有別於其他被告,考慮他同意大部分案情、案件延誤等因素酌情扣減,判監37個月,其中3個月與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同期執行。 法官陳廣池不接納辯方提出,案件是政治行為的延續,應同期執行,以免造成壓毀性影響。他認為會對單一犯案的其他被告不公,並一定程度鼓吹干犯更多罪行而獲輕判。又質疑林卓廷未了解事情就急於直播,反問是否只是想他人知道他履行公職那麼簡單。又問當日在中聯辦的暴動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何他又沒有直播。 法官說林卓廷將手持「保衛家園」紙牌的白衣人說是黑社會,令雙方都失去理性,不接納他是想將事件降溫,認為他是錯判形勢,令群眾聚集、不斷升温,導致事件螺旋式惡化。以林卓廷的身份,若有要求軍裝警保護情況會不一樣。 同案其餘被告以30至36個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黎智英案|控方關注黎智英在訪談中將新冠疫情歸咎中國 黎:資訊不流通所致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關注黎智英在訪談節目中將新冠疫情全部責任歸咎中國,黎智英認為是資訊不流通所致,又澄清自己不是中國內地人,但愛中國。 黎智英開庭前主動澄清前一日在庭上指自己不是中國人是指「不是中國內地人」,而是「香港中國人」,又表示自己愛中國,但不愛她作為一個政權。控方繼續就黎智英一個訪談節目盤問,在2020年11月29日的節目上黎智英談及新冠疫情在世界爆發是因為中國沒有言論自由,控方質疑他把疫情的所有問題怪罪中國。黎智英指,如果首次發現疫情的李文亮能透過社交媒體發放消息,大眾可以保護自己,政府亦可以控制疫情。 黎智英在節目上表示,他的說話對香港人很重要,如果他不退縮,香港人會感到鼓舞,他不能後退,香港人才會繼續前進。控方問他是否認為自己是香港的象徵,黎智英同意,並指自己是其中一位抵抗香港政府的標誌人物,控方質疑他節目言論上是希望香港人抵抗國安法,黎智英否認。 盤問期間,控方多次問到黎智英如何得知公開言論所提及的資訊是正確,黎智英指這些資訊都從報紙等媒體所得,相信新聞會核實報道真確性,並指這是新聞工作者的準則,如果所有人看報紙都要查核很浪費時間,相信沒有人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華府指示聯邦部門下月大規模「瘦身」 特朗普:環保署或裁員65%
【有線新聞】美國特朗普政府指示聯邦部門預備下月中大規模裁員,但未有提及具體人數。領導政府效率部、但沒有公職的富商馬斯克出席內閣會議,警告不大刀闊斧削減開支,美國會面臨破產。 在總統特朗普大力推動聯邦政府瘦身下,人事管理局和行政管理預算局向各部門發備忘,要求他們提交裁員計劃,未來每四人離職才可以招聘一人替補,部門在下月13日前要提交計劃,削減明顯數目的人手和停止不必要項目的數量。第二階段就要概述如何加強部門生產力和效率,最遲9月底實行,備忘未有指定部門要裁員的數目。特朗普團隊亦希望了解部門對辦公室遷出首都華盛頓的意見,以及特定項目和人手不得裁減的理由。 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各部門與政府效率部合作,檢討並終止所有非必要合約,交通費和政府開銷須有合理證明並盡量公開。他主持今個任期首次內閣會議時,又指環保署打算裁員65%。據報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和印第安事務局等需裁員一至四成。 不是內閣成員的馬斯克亦在會議講解政府效率部工作,笑言只提供技術支援,為美國解決巨額赤字。馬斯克:「我受到很多批評,收到很多死亡恐嚇,但我不會理會。如果不大幅削減開支,美國將會破產。」他重申發電郵要求聯邦僱員匯報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啟德體育園|周六開幕、今起可換領實體門票 市民期待興奮:嘉賓好吸引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周六開幕禮,公開發售的8,500張門票開始換領,不少巿民提早到啟德體藝館排隊。 在體藝館,人龍一度排出門外,平均需等候半小時,換票人士需要攜同電子換領券和身分證明文件,在開幕禮前換領實體入場門票。啟德體育園的開幕禮星期六傍晚6時半開始,三萬多張門票,當中8,500張公開發售,每張收10元,收入不扣除手續費全數捐贈作慈善用途。有市民稱期待開幕禮,亦有人指現場指示不清晰。 市民梁先生:「心裏面興奮得不知怎麼說,因為是我兒子幫我們搶到門票。(跟太太看?)是。(期待想看誰表演?)每一個都想看。」市民陳小姐:「我都覺很多嘉賓都很吸引,(最想看誰?)容祖兒,我喜歡她唱歌。」市民譚小姐:「其實我剛才我走錯路,可能加些路牌會好一些。因為這裏很不透明,不知道怎樣到這裏,我11時已經在這裏,繞了40分鐘才找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質疑公務員仍有增薪點 市民:你哋止蝕、我哋就蝕 陳茂波:須經工作評核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上出席電台節目解釋預算案,有巿民不滿削減福利,但公務員即使凍薪仍有機會透過增薪點加薪,陳茂波指他們仍要經過工作評核。 在聯播電台節目上,市民意見都離不開調整後的「兩蚊、兩折」優惠,有人建議10元以下車資應該一併以「兩折」計算。巿民王先生:「會否考慮將優惠擴展至乾脆全部都『兩折』?市民可以選擇10元以下車程變成1元幾角,變相車資能減。」陳茂波:「我們考慮的時候覺得10元以下車資維持2元是簡單易明,亦較方便,同時在政府補貼來說相對會容易計算。 有市民不滿政府削減福利之餘,公務員只是凍薪,但一些未達頂薪的公務員仍有機會透過增薪點制度加薪。巿民林先生:「為何我要付出多一點,但公務員不是共渡時艱?你們如何止蝕?為何止蝕我們就要被剝削?以及議員們,現在都由治及興,是否需要那麼多人呢?」陳茂波:「公務員凍薪……我們考慮過去這段時間連續兩年經濟增長,今年都是、未來幾年增長,私人市場都有加薪。在我們回復財政平衡時都有個加強版整合,綜合考慮後我們認為凍薪較合適。」 陳茂波又解釋公務員需要有增薪點,而且須經每年的工作評核。翻查資料,2020/21至22/23的三個財政年度,約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議員質疑「明日大嶼」胎死腹中 陳茂波:有空間重新考慮布局、會優先發展北都
【有線新聞】政府地價收入連跌三年,預算案提出本財政年度停止出售商業用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不再希望本港過份依賴地價收入。被問到「明日大嶼」是否胎死腹中,他說發展優次一定在北部都會區之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翌日到立法會簡介內容,本年度整體地價收入是21年度新低,只有135億元,是原先預期的四成,新一年停止推售商業用地,地價收入預算只有210億元,有議員認為估算太保守。周文港:「會不會可以指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特別發展局在相關土地收入以至印花稅份額爭取多一些回來?」 陳茂波:「過去地價收入作為政府最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用來支持其他發展,亦導致當年這樣做,土地供應不夠、樓價飛升、市民生活壓力大。在我們來說,我們不再希望特區過份依賴地價收入。地價方面最重要有足夠土地供應、足夠公私樓宇供應,是大家負擔得到、住得到、住得好。」陳茂波又說會研究將土地拆細一些出售,但個別地方考慮到規模效益未必適合這樣做,分期付款亦有考慮空間。 有議員關注在財赤下是否繼續推進「明日大嶼」發展。李梓敬:「在預算案28,000多字中節省4隻字『明日大嶼』,其實是否代表『明日大嶼』已經胎死腹中?」陳茂波:「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