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3年01月04日
黃大仙的士失控撞貨櫃車 47歲男乘客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黃大仙凌晨有的士失控,撞向路邊貨櫃車,一死一傷。 47歲男乘客頭部重傷,送院時已昏迷,救護員不停為他心外壓急救,延至早上不治。而的士車頭嚴重損毀,車頂亦割開。凌晨十二時許,的士在竹園道翠竹商場對開撞向停泊在路邊的貨櫃車,消防接報到場救出被困乘客,77歲司機亦報稱不適一同送院。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有休班警涉非禮、傷人等七罪被捕 警方:重視人員操守
【有線新聞】一名休班警涉嫌非禮、危險駕駛及傷人等被捕。 據了解被捕的是時任沙頭角分區指揮官陸振中,現已被停職。警方說疑犯去年6月在粉嶺非禮一名女子,7月再在同區危險駕駛,以及襲擊3名人士。警方調查半年後,落案控告他猥褻侵犯、危險駕駛、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等7項控罪,明日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強調重視人員操守,任何犯法行為都會嚴正處理。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搶藥潮|上水有藥房散賣水貨撲熱息痛 揭在港無註冊 藥劑師:不建議購買
【有線新聞】搶藥潮持續,很多藥房已沒有必理痛售賣,有藥房將含有撲熱息痛的藥物分拆成一排排出售。本台發現有藥物背面只印有簡體字,未有本港註冊編號,藥劑師相信藥物成分相同,但不建議市民購買水貨藥。 上水一帶的藥房繼續有市民大手入貨,各種成藥都買,不是每間藥房都有必理痛,取而代之是這些一排排散裝藥,標籤「藥房版必理痛」。 這款十元有十粒,背面用簡體字寫上撲熱息痛的中文學名和一個內地註冊編號,叫人一次服用一粒。另一款二十元十粒,背面用繁體字印上香港藥廠名及撲熱息痛的英文學名。 我們分別向兩名店員查詢,得到的解說並不一致。店員:「(這款是內地的?)是。(另一款呢?)這是香港診所用的必理痛。(香港這款會比較好嗎?)正常當然香港的較好,這個一日三次,每次一粒。(另一款呢?)也一樣。(一日三次每次一粒?)是。」 相隔廿分鐘,我們再到藥房查詢。店員:「一款是診所的,香港政府配那一種。(另一款呢?)大陸包裝。(同一個?)成分。(一日吃幾次?)一日四次,每次一粒,無發燒不用吃。」 有市民指如果染疫後不適,會服用這些藥物紓緩病徵。吳先生:「買不到必理痛都沒辦法,假的真的都買來博一博看看。」 售賣藥房版必理痛的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旅行檢測|港府去信多國駐港領事冀撤銷限制 陳國基:無需要設限
【有線新聞】多國相繼要求香港旅客登機前提供新冠檢測陰性結果,政府去信相關國家駐港領事希望撤銷限制。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媒體說包括澳洲、加拿大、美國和南韓等國家要求香港旅客登機前提供檢測陰性證明。港府認為無需要亦不合適,昨日去信這些國家的駐港總領事表達關注,並闡述本港最新防疫安排。他說會繼續與這些國家聯繫,致力推進交流合作。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七一刺警|網上發表「斬黑警」言論 入境處高級助理囚半年
【有線新聞】前年七一刺警案發生後,三人涉嫌在網上煽惑傷害警員被捕,其中一名被告認罪,判監半年。 前年7月1日晚,一名警員在銅鑼灣被人用刀刺傷,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當時是入境處高級助理的35歲被告翌日在網上討論區發表「斬黑警」帖文和留言。 法官李慶年判刑時說被告開啟帖文後留言六次推廣,提升激進程度,而回應訊息的人不足50個。而且被告沒有具體計劃,最終亦無人因而襲警,案件嚴重程度較輕,考慮到被告認罪及失去工作,判他監禁半年。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官校「程序錯誤」失教職 女教師勝訴獲賠69.5萬
【有線新聞】一個女教師因官校「程序錯誤」而不獲聘,入稟要求教育局賠償勝訴,教育局須賠69.5萬元。 入稟的女教師前年獲福榮街官立小學聘用,教育局其後指官立學校只可從教育局取得應徵者履歷,校方沒有跟從內部政策,女教師最終因學校程序錯誤不獲聘請。 女教師入稟向教育局申索賠償1,604萬元,包括不獲聘損失兩年收入195萬,及未來收入近1,100萬元,律政司指她誇大其詞。法庭經計算後,判教育局賠償69.5萬元。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東九龍線|彩虹東來往寶達共五站 政府或全資興建
【有線新聞】工聯會與運輸及物流局等部門會面,引述對方指東九龍過山線會以高架無軌捷運系統興建,由彩虹東來往寶達,可能由政府全資興建。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整個鐵路線大概不足5公里,頭站是彩虹東站、彩雲站、順利站、順安站,最後去到寶達站。彩虹東站是名字,選址在丟空了很久的聖約瑟安老院附近的交匯處用地。」 鄧家彪引述指行車時間全程十多分鐘,又指政府考慮採用ART或BRT系統,前者與輕鐵相近,後者為公車捷運系統,但車身較一般巴士長、單層。局方期望每一列列車可運載250至300人,年中公布可行性研究報告。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通關|潘烈文指本地已廣泛流行 只要無新變異病毒株風險不大
【有線新聞】內地與本港通關在即,有學者說內地近日流行的新冠變種病毒,本港曾經有個案。只要無發現新變異病毒株,通關對香港不會造成很大風險。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表示:「當然會更多人感染。入到來香港,始終開關後人數流動多了,但著眼點應是本地每日已有約兩萬人感染,所以本地已廣泛流行。所以我認為整體風險,只要病毒株與外面外國或本地流行差不多的話,風險都不大 。」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一日兩航班機艙氣壓異常 HK Express:會調查
【有線新聞】香港快運一日兩班客機機艙氣壓異常,合共近200名乘客受影響,無人受傷。 香港快運早上一班編號UO600、由香港出發往福岡航班,途中因機艙氣壓異常要折返香港國際機場,全部乘客安全,改乘另一班機。到下午四時,快運一班由高雄來港、編號UO133航班,因為機艙氣壓異常要提前降落,全部乘客及機組人員安全。 香港快運表示會調查事件,稍後交報告。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通關|消息:首階段初步傾向先開放落馬洲口岸 高鐵不包括在內
【有線新聞】消息指,政府最快明日交代通關安排。據了解,首階段只會開放部分口岸,其中高鐵不包括在內,初步傾向先開放落馬洲口岸,而羅湖的重建工程未完成,未必趕及開通首日運作。 在高鐵西九龍站有工程人員駕駛吊車,票務大堂有工作人員,螢幕顯示測試資訊,站內餐廳亦準備重開。 港鐵未公布開售車票,已有市民急不及待來了解。趙女士表示:「如果今日有車票售賣,想買票跟小孩回鄉過年,去廣州南。始終幾年沒有回鄉,過來看看,碰碰運氣。」 顏先生表示:「我們不清楚,過來看看資料。日後回內地,想去天津走走。沒有售票,白走一場,我們特意由屯門來的。」 他們可能要失望,消息指首階段通關不包括高鐵,考慮到內地本周六踏入春運期,若開放高鐵,涉及內地多個省巿車站,售票安排較為複雜,所以傾向稍後才逐步有序開通。 除了高鐵,北上鐵路還可以經落馬洲及羅湖。消息指,初步傾向先開放落馬洲口岸。各紀律部隊將於本周內舉行聯合演練,羅湖的重建工程未完成,未必趕及通關首日開放。 接駁落馬洲至皇崗的皇巴士繼續封塵,行車證、禁區紙過期仍未更新。據了解,政府跟穿梭巴士公司討論的通關安排暫不包括皇巴士。新界西南(民建聯)陳恒鑌:「皇崗口岸一方目前有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警方去年首10月錄1,300宗網上情緣騙案 涉款5.8億元
【有線新聞】警方去年頭十個月接獲的網上情緣騙案約1,300宗,涉及5.8億元,金額較去年同期高兩成,女性受騙比例由9成半跌至8成。 主要手法仍然是假扮專業人士透過社交平台尋找「獵物」,誘使投資虛擬資產去騙財。 李先生表示:「平台的貨幣突然暴跌九成,我在平台裏斬倉,沽清了它,由3萬美元變為只有2,000美元。」 李先生去年九月初在社交平台結識一個朋友,再轉到通訊軟件聊天。對方游說他購買加密貨幣,他分四次匯款,最終損失18萬元。這一類的網上情緣騙案警方去年1至10月共接獲1,309宗,涉及金額較同期高兩成,達5.8億元。當中近一半是被誘使投資,女性受騙的比例由95%跌至80%,男性受害人佔比急升。騙徒會假扮工程師、虛擬資產投資專家等專業人士,與受害人建立情侶關係,再誘使對方投資一些假的虛擬資產。 網罪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葉卓譽表示:「虛擬資產價格升幅很大,令到很多人趨之若鶩。很多時候投資者,尤其不是機構的投資者,普通投資者對虛擬資產認知一知半解,很容易被騙徒利用。」 警方展開20次行動,偵破811宗騙案,涉及4億元,共拘捕589人。部分詐騙集團在境外運作,能短時間內把犯罪得益轉到其他地方,調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南韓周六起要求港澳旅客登機須持陰性證明
【有線新聞】南韓進一步收緊對中國防疫措施,最新要求港澳旅客周六起登機前提供檢測陰性證明,抵埗後毋須再檢測。中方批評部分國家的入境限制缺乏科學依據,表明會採取相應措施。 南韓原先只要求中國內地旅客,周四起須於登機前提供陰性檢測證明,其後決定擴大措拖。 港澳地區入境旅客周六起,亦須在登機往南韓前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或24小時內非家用快測陰性證明,並在網上填寫健康申報表;抵埗後毋須再檢測,但若有疑似感染症狀,入境後須再做核酸檢測,確診者隔離7日,期間自費檢測及住宿。 至於內地旅客落地後接受檢測的規定,周一實施首日,逾千人從中國飛抵仁川機場,根據南韓疾病管理廳,其中309個短期停留人士下機後立即接受檢測,61人結果呈陽性,感染率接近兩成,輿論憂慮政府為中國確診患者,準備的隔離設施即將爆滿。 英國政府早前公布,周日起會在機場抽樣檢測抵埗的內地入境旅客,英國《獨立報》引述相關部門發言人指,倫敦希思羅機場的檢測屬自願性質,確診者毋須隔離。 報道更指飛抵曼徹斯特的入境者毋須檢測,目前只有這兩個機場有來自中國直航航班。 比利時則宣布,將對來自中國的航班進行污水檢測,了解有沒有新變種病毒,即使理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