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確診 已在家隔離3天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確診新型肺炎,正在家隔離。 劉宇隆回覆查詢時證實確診,已隔離3天,正在家處理公務,他今早曾接受電台及本台訪問。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理大衝突|44歲救護員脫罪 7人暴動罪成 包括24歲女急救員 官:衣著相近、示威者徽號
【有線新聞】2019年理大圍城案,8人被控在佐敦一帶暴動,7人罪成、1個義務救護員脫罪。法官裁決時指,他到場是做個「好心的撒馬利亞人」,而非有心參與暴動。 案發2019年11月18日,有示威者在彌敦道加士居道附近參與暴動,7男1女被控暴動罪。區域法院法官練錦鴻裁決指,當日不同地點都有人集合對峙,以汽油彈和磚塊攻擊警員,現場發生暴動無爭論餘地。 法官指44歲清潔工朱偉雄,案發時穿上急救人員黃背心,只攜帶急救物資,可以被解讀為到場,做一個好心的撒馬利亞人,而非有心參與暴動,故裁定他罪名不成立。 至於24歲自稱急救員的女被告,當日都帶有急救物資但沒有穿黃背心,衣著與示威者相近,法官說如果要提供人道救援,沒有必要如此裝扮,故判她罪成。法官指義務急救員服務傷者,可視為人道表現,但亦可視為協助示威者,在現場與警方抗爭。 大部分被告被捕時離暴力中心不遠,裝扮與絕大部分示威者極為相近,有護目鏡、口罩等裝備,顯示他們有備而來。 法官認為被告除了掩飾身份,更是一個徽號,作為示威者的一員互相鼓勵,裁定7人暴動罪成,案件下月28日判刑。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增5687宗確診、多9人死 李寶椿書院15學生染疫全校停課 2歲男童併發腦炎仍危殆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687宗新型肺炎確診,本地個案佔5,541宗,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有15名學生確診,全校停課一星期。 本地確診新增5,541宗,526間學校共呈報760宗個案,涉及600多名學生及逾百名教職員。馬鞍山的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累計15名學生確診,他們分布在兩個班級,全校240名學生要停課一星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該學校全部學生都住宿舍,宿舍每一座都有數宗個案,學生會一起混合上課,我們估計他們有些課外學習活動、有些會外出,可能在那些情況有機會感染也說不定。」 前一日呈報併發腦炎的2歲男童情況仍然危殆,要插喉及用呼吸機,醫管局強調他的病情與打了一針科興疫苗無關。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看到有些嚴重或危殆個案,可能他打第一針與第二針期間,或未有時間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完成接種疫苗對小朋友的保護最好,因為接種第一針也要6星期後才可發揮全面效用。」 死亡個案再多9宗,涉及7男2女、66歲至92歲,大部分有長期病患,7人未完成接種3針。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荃灣過渡性房屋仁濟軒動土 撤「水管屋」設計 料明年第三季入伙:官地審批較久
【有線新聞】荃灣過渡性房屋仁濟軒舉行動土禮,預計明年第三季入伙給550人住,項目原定前年第四季入伙,仁濟醫院解釋是官地審批程序較長。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聯同仁濟醫院代表主持動土禮,位於荃灣海興路的仁濟軒,由仁濟醫院興建及營運,合共212伙供550人入住,全部有獨立廚廁。營運期五年,給輪候公屋三年以上或住在不適切居所的人住,荃灣居民優先。這個項目原訂前年第四季入伙,但就一再延誤,最新要等到出年第三季,遲了近三年。 仁濟醫院行政總裁梁偉光:「其他項目很多時有人捐地,我們這幅是政府土地,申請政府土地走的程序長一點。現時許可已批出,一切都會很順利。」 除了延誤,項目的設計都由原先的圓形「水管屋」,改回傳統的方形,仁濟稱是考慮到實用性,只會留5至6條水管屋做辦公室及公共設施。梁偉光:「在荃灣區議會有很多意見給我們,他們覺得圓形只是好看,但住進去時帶來很多不便,例如居民買傢具很難擺放。2019年的6月已改了絕大部分是方形建築物。」 設計還原基本步,但獲得的資助就由約6,500萬元,增加到1億1,660萬元,仁濟解釋是以一個單位的資助上限55萬元計算獲批款項。至於租金如何訂,仁濟說要待入伙前再敲定,原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政府接獲幼童版復必泰申請 劉宇隆料10月可接種 冀幼童接種率年底達五成
【有線新聞】政府接獲幼童版復必泰疫苗認可申請,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說,預計下個月可以開始為兒童接種,希望年底前將3歲以下接種率推高至5成以上。 現時6個月大至5歲兒童打針只可選擇科興,未來可能有多一個選擇,政府說收到復必泰藥廠就幼童版配方的疫苗認可申請,會交由顧問專家委員會審核。 本身是兒科醫生的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說,相信審批時間不會太久,劉宇隆:「現時瓶頸不在於政府審批,而是藥廠何時可以將疫苗付運來港,我看到新聞稿好像是10月,希望年底前接種兩針的比例,在這個年齡層3歲以下能達到5至6成。 劉宇隆指幼童版復必泰劑量是成人版本的十分一,接種第一與第二針須隔八星期,再隔三個月便要接種第三針。」 現在已接種一針科興的小朋友,之後可否轉打復必泰?劉宇隆說現時沒限制家長「溝針」,不過他認為沒這個必要,劉宇隆:「 我們盡量不溝針,世衛已經說了其實打三針,無論哪種疫苗都一樣好,科興採用滅活平台,很多數據顯示很少人發燒、不多於1%。」 他又說有反疫苗人士在網上散布不實消息誤導家長,呼籲他們不要誤信。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喵坊Mil Mill不獲續約 廠方:18年談好至少可營運6年 科技園:租約列明3年
【有線新聞】本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不獲科技園續約,指2018年承租時談好至少能營運6年,科技園說租約列明3年租用期,沒有任何續約條款。 喵坊日前說4年前承租時,一直認知租址是能夠維持營運6年以上;科技園再發聲明重申雙方2018年簽訂租約時,列明租用期是三年,由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當中沒有任何續約條款。
- i-Cable
- 2022年09月21日
油麻地診所涉濫發「免針紙」 警「放蛇」拘76歲醫生及三助手 檢獲近二百萬元現金
【有線新聞】油麻地一間診所涉嫌濫發疫苗接種豁免證明書,四人被捕包括一名醫生,警方在他的住所和診所檢獲近二百萬元現金。 被捕的醫生76歲,他與三名女助手黑布蒙頭被帶上私家車,涉嫌串謀偽造文書被捕。星期二晚,警方到這間位於油麻地彌敦道的診所「放蛇」,發現男西醫在未經診症下,簽發俗稱「免針紙」的疫苗接種豁免證明書,每張索價四千至五千元。 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警司鍾雅倫:「我們相信大部分是朋友介紹,至於發出了多少張免針紙,單是今天(周二)暫時找到193張,我們如今找到76萬現金,相信是今天(周二)部分收益,有部分客人使用信用卡。」警方說,會追查這間診所發出的「免針紙」,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本月初元朗一名西醫亦涉嫌濫發「免針紙」被捕,目前正在保釋候查。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近期已有兩位西醫涉嫌濫發「免針紙」被捕,形容他們無良、唯利是圖、置社會利益於不顧,已要求保安局從嚴跟進使用這些「免針紙」的人,追究刑事責任。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19年記者被從後射海綿彈 監警會同意警列投訴無法證實 稱曾多次觀看影片
【有線新聞】2019年商台記者被警員從後發射海綿彈,警方將投訴列為無法證實。監警會說多次觀看事發影片,同意投訴警察課調查結果。 商台記者3年前在旺角採訪期間被警員發射海綿彈,投訴警察課調查後列作無法證實,監警會同意結果,說有看過警方的武力指引及案件紀錄。監警會秘書長梅達明:「一切以證據為依歸 ,所有事情不是說任何主觀意願,覺得結果該怎樣就怎樣。主席和委員特別是監警會主席多次看過涉事影片,委員是從不同角度多番爭辯。」 至於時任「一哥」鄧炳強曾訓斥涉案警員,梅達明:「我們是有要求索取訓斥的資料,但我可以跟大家說,訓斥與案件的指控並無任何關係。」 除了這宗案件,警方在反修例期間收到138宗傳媒投訴,12宗已獲證明屬實,包括行為不當、疏忽及不禮貌;22宗無法證實,調查後並無過錯、無法追查;或撤回投訴的有百多宗。32名警員及三隊警員被口頭訓喻,另有兩名警員被口頭警告。 有一宗投訴涉及一名記者在始創中心拍攝示威者被捕情況,有警員叫他後退,有前線警員沒展示警員編號,整隊人被口頭訓喻,列作疏忽職守。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增5594宗確診、多7死 確診兩歲童危殆、疑患急性腦病 已打一針科興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594宗確診,本地個案佔5,459宗,多7名患者離世,一名兩歲男童確診後情況危殆,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懷疑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 危殆的兩歲男童上月30日打了一針科興,星期日開始發燒,翌日快測陽性,到指定診所求診,臨床情況不穩定,獲轉介至聯合醫院急症室。入院核酸檢測CT值18.1、病毒量高,現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要用儀器及藥物維持維生指數。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抵達醫院時,他的精神狀態不太理想,臨床見到他有抽筋的情況,需要用藥停止抽筋,呼吸也不太暢順,最初步的電腦掃描都看到腦水腫的情況,我們懷疑他可能是急性壞死性腦病。」 確診數字繼續跌、多5,594宗,859間學校呈報1,007宗個案,29間學校共32班要停課一星期,有4間早前已有班級停課的學校再多一班要停課。 多7名患者死亡、介乎43至92歲,最年輕的患者住院舍、無打針,本身有遺傳病、需要照顧。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與三名港大學者日前撰文,建議醫院不需要將所有確診者收入負壓病房,只須簡單分隔及將打齊針與未打針的病人分流。醫管局指任何意見都會聽,但修改運作流程要很多部門配合,會視乎內部運作再決定。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李家超稱正積極研究調整入境檢疫 將盡快決定 確保不走回頭路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疫情回落,正積極研究調整入境檢疫政策,會盡快決定,方向是讓香港聯通世界,但要確保順利有序,不會走「回頭路」。 商界、政界、專家近日紛紛表態,要求放寬入境檢疫「3+4」至「0+7」。特首李家超說確診數字近日回落,對於疫情走勢感到正面,但未有提到是否「0+7」::「有甚麼空間,我們作出甚麼調整,我們每個部門都積極研究中,我們會盡快作出決定。」 他說聽到社會聲音建議更改抵港檢疫安排,以及取消登機前的核酸測試,政府會積極考慮不同意見,李家超:「目標是我們能管控疫情走勢的情況下,我們給予最大空間,讓我們香港聯通世界,減少抵達香港之後,因為檢疫要求,減少旅客的不方便,這方面我們是有序向著同一方向推進,我們希望保持一致方向,不走回頭路。」 被問到近日多個大型賽事和人才流失,香港的聲譽似乎不及新加坡,李家超認為香港制度、勞動力都優越,具有競爭力,相信可以克服困難再發展。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渣馬擬2月復辦 參賽名額25000 楊德強稱政府田總近日收大量意見推動決定
【有線新聞】田徑總會宣布,積極計劃明年2月復辦香港馬拉松,體育專員楊德強說,暫時預計可有25,000萬人參賽,又說政府和田總近日聽了很多意見,所以很快決定復辦日期。 田徑總會上周五說,因為準備時間不足,取消今年11月舉辦的香港馬拉松,事隔4天峰迴路轉,田總宣布得到政府全力支持,積極計劃明年2月12日復辦,又說會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及措施,繼續就疫情最新發展作出相應準備,詳情盡快公布。 為何隔了數天有這麼大變化?體育專員楊德強說,田總本來都在考慮明年的檔期,楊德強:「不過星期五可能因時間緊迫,他們宣布取消11月檔期後,沒進一步講解下一次賽期安排。我們這幾天都聽到很多市民,特別是想報名跑馬拉松的跑手意見,田徑總會亦收到很多這方面意見,大家考慮過後很快作出決定。」 楊德強說,暫時預計參賽人數維持在較早前談好的25,000人,至於參賽者是否要更分散地起步或者賽前是否轉為「黃碼」,他說細節仍在商討:「之前有與田徑總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商討過,例如在跑手檢測後如何可以令到他們、勸諭他們不要參加除口罩的活動,是有討論過這方面,但沒有具體措施要求田總採取。」 楊德強又說,雖然有些國際賽事短期內無法在香港舉行
- i-Cable
- 2022年09月19日
英女王逝世|靈柩移送溫莎 數萬民眾沿途送別 移英港人:如像送別家人
【有線新聞】西敏寺的國葬儀式結束,女王靈柩移送溫莎,除了移靈隊伍規模龐大,估計沿途有數以萬計人最後送別,女王最後於溫莎的教堂與王夫菲臘親王合葬。 移靈隊伍再次用炮架車運送女王靈柩,隊伍有約3,000個軍人,包括英聯邦國家軍隊、英國皇家海陸空三軍、海軍成員等負責拖曳炮架車。女王十名子孫和親屬尾隨步行,包括查理斯三世、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王儲威廉、其弟哈里王子。其他王室成員,包括王后卡米拉、王妃凱特等人則乘坐專車。 隊伍途經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及白金漢宮,民眾沿路送別。國葬開始前兩小時,在白金漢宮附近移靈隊伍會經過的路段,已經迫到插針也插不入。 移民英國港人陳先生:「我們自小開始便紀念她,有英女王生辰都會紀念她,亦很像我們的家人一樣,今天來這裡就像送別家人。」 英國民眾Faye:「如祖父母今天在這裡、今天仍在世,他們便肯定會和我一起在這兒,我來這兒為了祖父母,也為了自己,還為了王室一家。他們是一切,所以我只想……我不能夠……女王離世對我打擊很大,我不能凝視她的照片,不能夠想起時又忍著不哭。」 靈柩抵達海德公園威靈頓拱門,轉由靈車移送溫莎,隊伍大部分人及民眾在這裡與女王最後道別。靈柩送抵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