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教育局推嘉許計劃「谷針」 有校長指屬施壓 何栢良批太遲、拖延恢復全日面授
【有線新聞】教育局在新學年推行學校疫苗接種嘉許計劃,學生完成三針的接種比率達七成或以上可獲獎,得獎名單會上載官網,有學校認為當局向學校和家長施壓。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學校推動接種疫苗與否與獲獎關係不大,是否推動是建基於健康理由和社會責任,不在於是否獲獎,因此未必有直接關係。上載得獎名單估計教育局透過這個名單迫使家長和學校互相透過競爭與比較,推動盡快達標,或會為學校帶來壓力。」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胡豔芬:「絕對不會為學校造成壓力,接種疫苗措施由第五波開始,許多校長已積極鼓勵,決定權始終在家長,學校只是做一個積極鼓勵的角色,講述多些(接種)的好處。」 港大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教育局太遲為小學生「谷針」,「小學維持半日上課,如需要有『谷針』的措施,更加重要是提早於小學部署,讓他們可以盡快恢復全日面授課程。小學生如果太長時間只是半日授課,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很大,如果太遲去部署推動疫苗接種的措施會付出一個沉重的時間成本。」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戈爾巴喬夫逝世|力主改革開放「撕破」鐵幕 任內蘇聯解體、被批民族罪人
【有線新聞】末代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終年91歲。80年代上台的戈爾巴喬夫力主改革開放,促使東歐變天,共產政權和平民主過渡,推動結束二戰後近半世紀的冷戰格局。這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外交成績亮麗,但無力挽救國家衰落,促使蘇聯解體。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作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之首,戈爾巴喬夫無下令軍隊武力鎮壓這場東德民主運動,他曾說今生無悔這個決定。 這個經歷過大飢荒的農村小子由地方農業幹部做起,蘇聯共黨領導層核心嚴重老化,造就這名「少壯派」登上權力頂峰,54歲那年,接任蘇共總書記。 當時的蘇聯在持續多年與美國軍備競賽後變得外強中乾,掌權一年,蘇聯發生史上最嚴重核事故。這名最年輕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決定徹底改革,政治、經濟、思想大解放,不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列作指導思想,容許新聞、言論自由;減少干預東歐衛星國,又從阿富汗撤軍。 這股「新思維」掀起民主浪潮,席捲多個蘇聯衛星國,波蘭最先變天,骨牌效應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先後民主過渡。羅馬尼亞則在血腥革命中處決了當時的獨裁領袖,結束鐵幕統治。直到東西方冷戰象徵——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邁向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中共二十大將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有線新聞】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建議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新華社報道,中央政治局周二召開會議,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決定十九屆七中全會將於10月9日舉行,中央政治局將向七中全會建議,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全面總結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制定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繼續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大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增8848宗確診、13人離世 140校呈報319個案 當局:疫情仍未見頂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8,848宗確診,本地個案佔8,611宗,多13人離世。 其中一人月初確診,一直沒有看醫生食藥,醫管局呼籲市民尤其是長者,檢測陽性要盡快求醫。離世的13人介乎54至97歲,有10人未打齊3針,當中有一半一針未接種。 其中一個沒打針的83歲伯伯有食道癌、大腸癌紀錄,亦患有慢性腎病,今個月7日快速測試呈陽性,沒有看醫生或吃藥。隔了19日,到上星期五同住家人發現他呼吸困難、神志不清,到急症室核酸檢測呈陽性、病毒量低,送到內科病房三日後離世。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死者)應該是不接受看醫生或吃藥,(超過60歲人士)如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會致電他們,主要看看他們情況,有需要就為他們預約指定診所或者遠程醫療服務,但有部分病人我們打電話聯繫不到,他沒有聽電話,我們留言了也得不到回覆。」他說如果及時服用新冠口服藥,減低重症風險最多八成,還要記得每日服用兩次,及一定要完成五日的療程。 多8間院舍有院友確診,140間學校呈報319宗個案,有7間學校有班級要停課一周,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我預計不到未來的疫情走勢,只可以說這數天的確診數字仍上升,也仍然未見頂。」近期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凱樂苑凱碧閣168人違強檢公告 24人罰款一萬 當局:正跟進其餘個案、有證據會執法
【有線新聞】長沙灣凱樂苑凱碧閣,有168人違反強制檢測公告,當中24人罰款1萬元。衞生防護中心說正跟進其餘個案,有證據會執法。 凱碧閣的居民早上被突擊檢查,要求出示強制檢測結果短訊或證明,約750名居民,超過兩成即168人沒做檢測,周先生:「看新聞好像沒提及,很多人都不知道,搞到很大件事,很多人都沒檢測、罰錢。」 蔡太:「(管理處)有通知,貼了兩天。可能有人看不到,因為貼在升降機內,下次會否提醒一下,長者或許沒留意。」 余女士:「管理處應該有責任要通知大廈居民強制檢測,全部都要去檢測。」 管理處事後貼出告示,說突擊檢查是深水埗民政處的機密安排,不可以事先通知住戶,深感抱歉。沒做檢測的168人會收到強制檢測令,但不是人人罰款一萬元,暫時只有24人收到告票。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另100多人會繼續跟進,有證據會執法,有些可能要搜集更多證據才跟進。執法情況應該能即時發告票給該24人,另外100多人會繼續跟進,因為要取得一些資料,再決定有甚麼跟進行動。」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中學全日面授條件收緊 教局11月起要求九成學生打三針 有校長批太倉卒、難達標
【有線新聞】後天就開學,隨著疫情回升,教育局收緊中學全日面授課門檻,要求全校或按級別至少九成學生打齊三針,有校長認為推行倉卒,擔心難以達標。 星期四開學,中小學和幼稚園繼續維持半日面授。中學可以安排全日面授,不過由11月1日起申請條件收緊,學生需要由打兩針改為打齊三針,接種率要達到全校或個別班級的九成或以上。 至於課外活動安排,10月1日起中小學生亦要打齊三針才可以放學後或上學的另一個半日,參與非學術性的課外活動,例如音樂、體育活動或校隊訓練;亦可以在校內參與不佩戴口罩的活動,例如吹樂器、踢足球、打籃球。部分人士可獲豁免,包括5至11歲接種兩針復必泰,或者曾經確診的學生。 有本身申請全校面授的中學校長話,雖然校內學生兩針接種率達98%,但兩個月之內要催谷接種三針有難度,質疑將第三針和全日面授掛勾的必要性。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很多學生未必回家午膳,很多時候出街吃飯,約三五知己在餐廳吃飯,可能危險性遠高於在學校上全日(面授)餐廳環境不會比學校好,學校做足隔板和地方較大。」他建議將接種三針的要求延遲到年底,令學生有足夠時間打針,否則會令原本全日面授的學校,無辦法繼續成功申請。 另外,教育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警獲手令查手機新聞資料 黎智英覆核遭駁回 官:國安法賦警額外調查權力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提出司法覆核,質疑裁判法院無權批出手令,准許警方檢查他手機內的新聞材料,被高等法院駁回;判詞說新聞自由並非絕對,國安法賦予警方額外權力檢取證據,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黎智英當庭提出上訴,法官下令暫緩手令七日。 黎智英前年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國安處人員檢取他兩部手機,他要求高等法院裁定警方無權查閱手機內的新聞材料,資料暫時封存。直至上月警方根據國安法實施細則申請搜查令,獲指定法官、裁判官羅德泉授權檢取手機內的「指明證據」。 指定法官陳嘉信在判詞說,基本法保障的新聞自由並非絕對、不等如禁止披露新聞材料,而新聞材料不是至高無上,某些情況下披露出來是為了公眾利益,國安法第43條賦予警方額外權力調查,實施細則中的「指明證據」是指包含危害國家安全證據的「任何物件」,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 對於黎智英一方說,根據《釋表及通則條例》,新聞材料受到保障,警方要向區域法院或高院原訟庭申請,質疑裁判官無權批出手令。判詞反駁這個說法是轉移視線、本末倒置,國安法不受此條例所限,而條例本身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是否批出手令,視乎法庭如何平衡公眾利益,裁判官有酌情權處理。 黎智英的司法覆核被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疫情新常態 鈴木車廠推「WFC」設計 汽車後座變獨立工作間 兼玩車中泊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增8488宗確診、多4死 17月大童轉危殆須用呼吸機 快測呈報改抽樣核實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8,488宗確診,8,252宗屬本地個案,多4人離世,較早前確診的17個月大男童,情況轉為危殆。衞生防護中心說確診數字增多,快速測試呈報個案,即日起不會全部以核酸檢測核實。 留醫瑪嘉烈兒童深切治療部的17個月大確診男童,星期日起昏睡多了,要插喉及用呼吸機保護氣道,情況轉為危殆,維生指數穩定,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他曾經抽筋,抽筋時試過呼吸不順,甚至懷疑他曾停止呼吸,究竟會否有影響呢,這些也有很多原因。這個時刻最重要先保護小童,待他呼吸暢順。」 單日確診數字回落千多宗,有8,488宗,懷疑感染BA.5變種病毒比例再上升,去到46%,取代BA2.2成為主流病毒株。 衞生防護中心說確診數字增加,即日起快速測試呈報個案,不會全部多做一次核酸檢測核實,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快速檢測之後,核酸檢測假陽性比例現在很低,少過百分之一,現在配合化驗所檢測數量,暫時恢復以前一般抽樣核實,會監察假陽性比例,如果再增加,我們可能會增加(核酸)檢測數字。」 多七間學校有班級要停課一星期,上星期四已有班級停課的蔚思幼稚園,累計19名師生感染,要全校停課。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西灣河開槍案|熊仔餅周柏均、胡子鍵企圖搶槍等罪成 官:警拔槍合理
【有線新聞】2019年西灣河開槍案,中槍男學生周柏均與另一男子企圖搶槍及阻差辦公等罪罪成,還柙至10月10日判刑;法官指當時警員拔槍合理,被告撥槍是嘗試搶槍。 被告周柏均與胡子鍵到區域法院應訊,榮休主教陳日君亦有旁聽。2019年11月11日有人發起罷工、罷課,西灣河有示威者堵路,有警員到場,周柏均與胡子鍵被控故意阻撓警員,及企圖搶警槍,周柏均另被控企圖在羈押下逃脫。 法官裁決指,案發現場的人仇視警方,叫「有狗」、「不要放警員走」,警員應接不暇、人身安全受威脅,周柏均走向警員令他退無可退,拔槍合理。 辯方稱被告只是想搶走被箍頸的人,法官對此說法感到驚訝,事發時警員正當執法,認為周柏均用手撥槍,不單止不想槍指向他,而是嘗試搶槍,兩名被告根本不是想搶人;辯方又指周柏均中槍後,手部動作可能是要保護手肘,法官認為說法強詞奪理,周柏均繼續走向警員,如成功上前,警員或會失去佩槍、無法保護自己。 周柏均被制服後有接受記者提問,但對警方不瞅不睬,不認為他是神志不清、不知被羈押,法官指警員證供可信、毋可置疑,辯方要求證人逐一介紹案發每個動作,是吹毛求疵、不切實際,裁定兩人全部罪名成立。兩名被告不准保釋,還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劉宇隆籲防疫別走回頭路 勿輕易收緊3+4、停面授課 朱國強:網課成效低
【有線新聞】疫情急速升溫,不過政府專家顧問及有教育界人士均認為,政府不應走回頭路收緊防疫措施,特別是面授課堂。 Omicron變種病毒BA.4或BA.5佔本地個案一半,劉宇隆預料比例達八至九成會到頂,確診宗數會回落。他說本地感染衝破9,000宗,但輸入個案比例沒大幅增加,不應輕易收緊「3+4」入境檢疫措施及暫停面授課。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不需要特別收緊、走回頭路,這個真是重中之中,我們說要保護生命和健康,健康是甚麼?在學生來說當然是學習,如果沒學習如何可以有整體健康?」 繼續上學都是學界的訴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指因為網課成效低,朱國強:「幼稚園及小學已適應半日上課,我認為繼續半日上課沒問題。中學很多學校以九成接種率作目標,達到了才說不可以、要收緊,是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可以減少要脫口罩的運動,如籃球和游泳等、那些先收緊,但有些活動風險不大,如戴口罩合唱、沒問題。」朱國強說若然中學要實施半日制,希望豁免中六學生,讓他們準備文憑試。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鄭海泉離世|滙豐首位華人大班 回歸前任兩局議員、盼中英勿把港人當棋子
【有線新聞】滙豐銀行前亞太區主席鄭海泉離世,終年74歲。鄭海泉有「鄭大班」之稱,在金融界舉足輕重,他亦在政界活躍,回歸前曾加入行政、立法兩局,亦做過港事顧問。 鄭海泉早在1978年入職滙豐,做過財務及經濟研究,最為人熟悉是在1987年一份報告,指股市有泡沫建議「沽貨」,令滙豐避過股災,時任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海泉:「科技股、藍籌股也好,最重要看公司經營如何,如果只靠前景,我覺得只可吸引一段時間。」 經此一役,事業從此平步青雲,先在1995年,47歲就出任滙豐銀行總經理,並晉身集團董事會;2005年更升任亞太區主席,是滙豐首位華人大班,時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主席鄭海泉:「金融和其他經濟活動方面,我已有多年(經驗),也結交了很多朋友。」 鄭海泉兒時患「小兒麻痹症」,不良於行,但無阻他對運動的熱愛,在任恒生期間,多次資助乒乓球運動,更加曾經與港隊成員對戰。 在金融界舉足輕重,在政界亦活躍,他早在1991年入立法局,直至回歸前兩年更成為行政局議員,其間曾出任港事顧問,協助香港平穩過渡,時任立法局議員鄭海泉:「即使中英不能在政制方面達成協議,在經濟合作方面,千萬不要把香港人當作棋子。」 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