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10月25日 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會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主持,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當局將通過多種形式舉行活動,紀念1945年10月25日台灣、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另外,會議審議了海商法修訂草案、村委會組織法修正草案、網絡安全法修正草案等,會議還審議了有關任免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全運會|康文署將於十八區指定體育館播放賽事
【有線新聞】全運會下月9日開幕,康文署將會在全港十八區的指定體育館播放賽事。 各區指定體育館將設置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活力觀賞站,於下月9日至21日及12月8日至15日,朝八晚十一開放,讓市民觀賞賽事,為運動員打氣。另外,康文署亦會為賽馬會全運體驗活動提供場地,讓市民免費體驗運動課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家庭醫學門診將預留三成名額 予綜援受助人等四類弱勢社群 須經「醫健通」預約
【有線新聞】醫管局轄下家庭醫學門診下月4日起,會預留三成診症名額,予基層市民優先預約,希望成為他們的家庭醫生。 醫管局整合普通科及家庭醫學專科門診後不足兩周,宣布新的家庭醫學門診,下月四日起試行專籌隊伍,為四類基層市民預留三成診症名額,供他們優先預約,對象包括綜援受助人、領取長生津的75歲或以上長者、獲全額資助的長者院舍券持有人及在職家庭津貼受惠人。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醫管局家庭醫學團隊就會成為弱勢社群的家庭醫生,除了治療,亦為他們提供預防性篩查慢性病管理及全人護理。」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收入偏低或者社會上弱勢社群,他們對健康的意識相對薄弱,本身他們患病風險亦較高,我們以這項準則考慮。」 措施是配合基層醫療改革,目標在政府門診為弱勢提供全面基層醫療服務,合資格市民要同時登記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及計劃下優先群組成員,並必須通過「醫健通」預約就診。基層醫療健康助理專員夏敬恒:「如果當刻時段有優先籌額,優先群組未用盡,其實會給一般市民使用,所以資源運用上盡量不會浪費。」 醫管局預計80萬人合資格,其中20至30萬人會參與計劃,當局會定期審視籌額是否足夠,並在規劃公營家庭醫學服務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流感|連續四天有兒童嚴重個案 學校冀加快疫苗運輸、提早噴鼻式疫苗外展
【有線新聞】流感季節持續,開學至今逾600宗學校爆發,學界期望政府加快疫苗供應。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陳淑儀:「噴鼻式疫苗我知道坊間數量不是很多,希望明年這方面疫苗可以多些,就可以平衡到需要。我們學界都會思考,明年是否應該提早安排接種,但牽涉這麼多學校,如果都是10月,疫苗到港時間能夠再提早,要衞生署及衞生防護中心幫忙跟進。」 衞生防護中心回應指,至今沒收到學校或醫療團隊反映噴鼻式疫苗供應不足,到本月底會有59%學校完成外展接種,已經普遍早於上一季度外展計劃。至於疫苗供應時間,中心指由世衞公布季節性病毒株到藥廠製造,一般最快要9至10月才能運送,今年就在9月中運抵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基孔肯雅熱|增一宗輸入個案 44歲女患者曾到廣西桂平
【有線新聞】再多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 確診的44歲女子居於元朗東頭過渡房屋「同心村」,上月20日至本月19日到過廣西桂平,回港後發燒、關節痛及出皮疹,目前在博愛醫院留醫,情況穩定。今年累計已有44宗病例,其中一人病逝。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立法會選舉|選委會、功能組別多人報名參選
【有線新聞】選委會、功能組別亦有多人報名參選,包括自由黨主席邵家輝,他不擔心業界有人和他競逐。勞聯就會派出周小松與工聯會三人對撼,爭取勞工界議席。 勞聯主席林振昇報名參選,爭取連任選委會議席,另一名成員周小松將出戰勞工界。面對工聯會派出三人參選勞工界,林振昇仍然有信心。選委會界別參選人林振昇:「有競爭的選舉,確實難以預計結果,但我們一定全力以赴。」 批發及零售界別亦有暗湧,自由黨邵家輝報名競逐連任,自由黨黨魁張宇人、前黨魁方剛為他站台。坊間盛傳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有機會參選,邵家輝形容兩人合作無間。批發及零售界參選人邵家輝:「相信今次是很公平的競選過程,12月7日就會結束,選後我相信我與謝太都會攜手合作,為批發零售界和香港經濟出力。」 兩次區選失敗的律師李頴彰以獨立身份報名參選法律界,金融服務界的李惟宏亦報名競逐連任。目前有9個議席的經民聯傳出最後共有5人不爭取連任,成員之一的梁美芬報名出選委會界別,被問到會否擔心政黨發展。選委會界別參選人梁美芬:「對自己的政黨非常有信心,這個問題我相信黨中央很快會作出宣布。」 選委會界別有40席,多名現任議員在提名期首日已報名競逐連任,包括吳傑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習近平下周四赴南韓出席APEC 外交部:中美元首會晤「有消息將及時發布」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四至六國事訪問南韓,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於美國宣布下周四舉行美中元首會談,中方未有確認消息。 外交部公布國家主席習近平應南韓總統李在明邀請,下周四至六前往南韓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進行國事訪問。中方指習近平出席會議體現對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高度重視,至於期間會否舉行中美元首會談,外交部稱有消息會再公布。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習近平主席將在會上發表講話,並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會晤保持著密切溝通,如有進一步消息中方將及時發布。」 中美再進行經貿磋商,商務部長王文濤認為之前四輪會談證明中美可找到正確相處之道。王文濤:「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一直反對的是脫鈎斷鏈。前四輪中美的經貿磋商充分證明,中美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基礎上,完全可以找到解決彼此關切的辦法,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美國白宮早前宣布下周四早上,總統特朗普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特朗普預期美中會談會取得雙方滿意的好結果,稱會上將先提出談芬太尼問題。特朗普:「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芬太尼,中國向美國銷售芬太尼賺取1億美元,但因繳付20%關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貨機墮海|成功吊起引擎、外殼經已損毀 詹永年:水面見到大部份零件、料調查較容易
【有線新聞】貨機墮海事故,機管局開始打撈及移走貨機部分殘骸,有工程師估計確定索帶固定位置至少需時兩日,起吊時亦要注意擺動。 兩艘打撈船「南天翔」及「南天鵬」已就位,停靠在墮海貨機附近。「南天翔」之後吊起其中一個引擎,外殼經已損毀,隨後飛機輪胎連同起落架亦被吊起。「南天鵬」亦吊起一些零件,以及相信是機艙內的貨箱。工程團隊又在機尾附近放下繩索,岸邊有人員視察。 有熟悉船舶的工程師估計,當局正評估風險,確定索帶固定位置,吊起貨機殘骸亦要小心。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主席司徒家成:「當殘骸輕微離開水面,它會有搖晃,擺動時就要暫停,待固定好再起吊。而且這個吊機起動比較慢,因為全部使用液壓系統,亦要穿很多滑輪去減低吊運速度。」 季侯風已稍為緩和,但北跑道海面仍然有浪,專家指打撈工作進度視乎天氣和潮水變化,殘骸吊上岸後,還要運送到維修中心調查。熟悉航空界的工程師指,當局需分別在30日及一年內提交初步及最終報告,相信機上兩個黑盒有助尋找線索。 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話音記錄儀能記錄駕駛艙所有對話、聲音和通訊,有甚麼按鈕是否曾啟動,或有沒有響起警號。飛行資料記錄儀則記錄很多
- 財經資訊
- 2025年10月24日
每日樓市 24/10/2025
主持:李珈雯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兩連升後回軟 按周跌0.58% 。市場料周末至少約250伙新盤應市 。香港置業:十大屋苑預約睇樓量425組 按周升2.4%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入境處放蛇拘5名內地黑工 涉在港提供平價攝影及化妝服務
【有線新聞】入境處採取反非法勞工行動,拘捕五名內地攝影及化妝師,年齡介乎20至29歲。 入境處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現,有人宣傳在港提供平價攝影及化妝服務,期後「放蛇」並拘捕三男兩女,檢走化妝品、宴會禮服和攝影器材等,社平帳號會交由有關當局跟進。被捕人提供的婚紗攝影及化妝費為200至300港元,而萬聖節前夕的化妝和攝影服務最高收取2,600元人民幣。入境處指,行動有效打擊非常在港工作活動,會繼續網上巡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4日
神舟二十一號近日擇機發射 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
【有線新聞】神舟二十一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將按計劃展開各項檢查及測試工作,近日擇機發射。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組合體周五早上在活動發射平台托舉下,駛出總裝測試廠房,之後展開垂直轉運工作,正式進入準備發射階段。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確保火箭和飛船狀態和性能都能滿足發射的需求。 針對入冬以來的低溫、大風、揚沙等惡劣天氣影響,發射場已對相關設施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加強火箭塔架的密封性,並升級整流罩的空調系統。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二十一號乘組會參與後續的發射演練。目前正在太空站執行任務的神舟二十號三名航天員已進行有關交會對接的在軌訓練,為迎接神舟二十一號做好準備。
- 財經資訊
- 2025年10月24日
焦點財經 24/10/2025 恒指本周累升913點 強積金調查:退休要有逾500萬元
焦點財經 24/10/2025 。憧憬中美元首會面恒指重上26000點本周累升913點 。強積金調查:退休要有逾500萬元,逾四成人支持上調供款上限 。中央「十五五」規劃:經濟增長保合理區間、十年打造高技術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