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計劃支援SEN兒童
【有線新聞】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計劃,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兒童。 項目資助100名基層SEN學童接受專業評估,以及早識別及加快輪候公立醫療服務時間,讓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把握治療黃金期,並會為確診並正輪候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提早安排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訓練。目前已有18名學童受惠,亦會舉辦義工活動,在校園內推動共融文化,計劃為期兩年,預計將服務全港90間學校近19,000人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油麻地貨車撞倒95歲電動輪椅婦 司機涉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貨車撞倒坐輪椅婦人,司機涉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警員在意外現場調查。下午3時許,涉事貨車沿上海街行駛至南京街交界,撞倒一名95歲坐電動輪椅過路老婦,傷者手、腳擦傷送院治理。34歲男司機涉嫌「駕駛時沒有第三者保險」及「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潤啤中期盈利創新高 管理層:行業競爭仍激烈
【有線新聞】華潤啤酒上半年多賺23%,盈利創新高,但管理層認為行業競爭仍然激烈,未來會持續創新營銷模式及產品理念,提升競爭地位。 華潤啤酒上半年盈利及毛利率齊創新高,不過管理層坦言行業競爭仍然激烈。華潤啤酒總裁趙春武:「啤酒也是一年比一年覺得競爭很激烈,但是現在又出現跨業態、跨行業的競爭在加劇。前兩年啤酒發展不錯的時候,我們走第二增長曲線,我們去做了些白酒的嘗試,現在看到白酒企業也紛紛在嘗試做啤酒。」 華潤啤酒上半年受惠啤酒業務高端化及節省成本,純利按年升23%至57.8億人民幣創新高,毛利率升2個百分點至48.9%,但營業額微升0.8%,中期息按年升24%。期內啤酒銷量按年升2.2%,營業額增長2.6%,不過白酒營業額按年倒退33%。 面對行業調整的壓力,管理層表示白酒行業價格波動,集團白酒產品的價格也會跟隨市場變動。展望下半年面對消費波動,集團將通過創新的營銷模式及產品理念,持續提升集團的競爭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泡泡瑪特中期多賺近4倍 小鵬上季虧損收窄
【有線新聞】舜宇光學中期多賺逾五成,至16億元人民幣,勝預期、不派中期息,期內收入升4%。泡泡瑪特中期多賺近4倍,至45億元人民幣,不派中股息,期內收入升兩倍,毛利率升至超過七成。 小鵬汽車上季虧損收窄至4.8億人民幣,經調整虧損3.9億元,收入升逾1.2倍。期內汽車總交付量升至約10.3萬輛,小鵬預期第三季汽車交付量增逾1.4倍逾11.3萬輛,總收入升逾九成四、逾196億人民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小米第二季經調整盈利升75% 創新高兼勝預期
【有線新聞】小米第二季收入及盈利再創歷史新高並勝預期,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計劃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 上季經調整利潤按年升75%至108億人民幣,收入亦增長三成。期內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收入按季上升14%,經營虧損收窄至3億元,毛利率增加3.2個百分點至26.4%。其中智能電動車交付量超過8.1萬輛,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收入按年增長近15%,智能手機出貨量則微升0.6%。研發開支方面,增長41%至近78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失業率逾兩年高 分析:短期續上升
【有線新聞】本港失業率升至3.7%,見逾兩年半高位,分析認為失業率升勢短期內難以停止。政府指出會進一步改善輸入外勞機制,確保本地勞工有最大機會就業。 受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影響,本港最新失業率升至3.7%,高於預期。失業人數增加約8,800人至14.5萬人,就業不足率維持1.4%,期內零售、地產及餐飲服務業失業率升幅較明顯。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會進一步改善輸入外勞機制,確保本地勞工有最大機會就業。「由9月開始,所有飲食業申請輸入外勞,如果牽涉初級廚師、侍應等職位,除了要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外,我們會強制性要求僱主到勞工處就業中心,在現場實地招聘。」 有學者認為本港失業率升勢未止。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目前大部分行業(失業率)仍在上升當中,而且『重災區』均以0.3、0.4(個百分點)每月上升,因此短期之內失業率也會進一步上升,有機會某段時間超過4%。」 不過孫玉菡預期,政府多項推動經濟增長及提振消費措施,會為整體勞工需求提供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政府飲用水|物流公司稱遭拖欠60多萬感無奈 指鑫鼎鑫曾出示「政府合約」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本台到訪為「鑫鼎鑫」運水的物流公司倉庫,見到大批水桶。負責人指「鑫鼎鑫」洽談時拿出政府合約令他們確信為真,如今對方拖欠60多萬費用,感到無奈。 元朗牛潭尾這個倉庫見到有大量空水桶堆疊起來,目測有幾百個,部分水桶見到「鑫樂」的招紙。物流公司負責人承認,這批水是「鑫鼎鑫」商貿委託他們公司,從東莞樟木頭觀音山運來香港,再分發往港島及離島的政府辦公室,雙方7月中開始合作運水。 易通安達香港倉負責人鄒先生:「我們角色很簡單,我們做中港物流、香港倉儲、香港配送,我們主要是物流方。(對方是誰負責聯絡,被捕二人?)對方是聯絡我們國內同事,不是直接聯絡香港,當時聽他們說都是見過一次,在國內。因為的的確確他們拿出一份三年的政府合約,在我們的角度這是『珍珠都無咁真』,絕對信得過。」 物流公司說至今為鑫鼎鑫運出逾三萬桶水,公司為這個訂單投資添置車輛及增聘人手。易通安達香港倉負責人鄒先生:「應收款大概是60、70萬,未收到錢的,另外我們也投資了70、80萬元。突然爆出這件事,我們第一時間感到震驚,然後也很無奈,因為在我們角度,我們也很無辜,無緣無故『躺著也中槍』。」 負責人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李家超出席潮人聯會就職活動 表示忙於籌備施政報告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潮人聯會就職活動表示,近日忙於籌備施政報告,又用潮州話期望潮汕同鄉多給意見。 李家超:「我對『自己人』的情懷很深,雖然自己不是潮汕鄉親,但我肯定是潮汕鄉親的『自己人』老友記。近期比較忙,因為預備施政報告諮詢,我希望在諮詢過程中和『自己人』交流時,大家多給意見。施政報告宣布後,我去講解時希望和大家『飲茶食飯』和大家介紹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加航罷工|工會、資方達臨時協議結束罷工 加航稱逐步恢復航班
【有線新聞】加拿大航空工會與資方達成臨時協議以結束罷工,加航稱會逐步恢復航班服務。 代表一萬名加航空中服務員的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表示根據協議,成員可獲支付地面工時費,即是員工在飛機起飛前及落地後工作仍可領薪,解決今次勞資糾紛一個主要爭議。加航稱航班服務即日起會陸續恢復正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國防部長董軍會見新加坡國防部常務秘書陳慶基
【有線新聞】國防部長董軍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國防部常務秘書陳慶基。 董軍指中新建交35年來,兩國傳統友誼不斷鞏固,合作成果豐碩。中方願意與新加坡一道,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區域和多邊平台協調合作,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共同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陳慶基則表示新加坡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願意與中方拓展深化聯演聯訓、院校交流和多邊合作,推動兩國兩軍取得更大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政府飲用水|許正宇認有問題不足 會檢視採購流程合約管理 強調不只考慮投標價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承認事件有問題及不足,會檢視採購流程及合約管理,強調並非單單考慮投標價而選擇涉事供應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物流署終止鑫鼎鑫合約後,首次會見傳媒。被問到有沒有官員要就事件問責,許正宇只說跨部門專責小組本星期會開會。「我們今次見到整件事是有問題、有不足,所以為何我們必須要在制度中著手,希望通過全面、認真的檢視,審視如何在制度方面改善。目標希望做到表裡兼顧、標本兼治,能在制度方面找出當中疏漏,積極應對。(政府有沒有付過貨款?能確認一下嗎?)昨日我們已終止與供應商的合約,同時間具體的善後工作,物流署正在跟進。」 物流署早前指中標供應商是標價最低,許正宇指價格不是最重要,「價錢絕對不是唯一,亦非第一標準,在我們考慮標書時一定是綜合考慮,包括技術、與錢無關具體要求,價錢只是考慮之一,絕非第一或唯一標準。」 至於同樣首次中標,提供政府新界區樽裝水的供應商,許正宇說已經聯絡他們及標書上的水製造商,確認他們之間關係以及供水符合飲用水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香港女中學生入選《時代》首屆年度少女 創非牟利組織分享科學知識應對全球挑戰
【有線新聞】一名香港女中學生入選美國《時代雜誌》首屆年度少女,她創立非牟利組織,向小朋友分享科學知識,為應對全球挑戰出一分力,並期望可以啟發年輕人實踐社會創新。 15歲的趙詠兒熱愛科學,也希望感染更多人,3年前疫情期間在網上創立非牟利組織,聯同多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期望透過科學教育,推廣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組織舉辦參觀、工作坊等,帶領年青人及小學生更深入認識科學、保護環境等範疇,如在月初的工作坊向40名弱勢社群的小學生,示範有關彩虹的科學實驗,從而提高保護地球的意識,又與香港護鯊會合作,舉辦網上研討會及標語創作比賽,推廣鯊魚保育。組織亦出版電子雜誌,文章包括探討大自然如何和人類息息相關。 趙詠兒認為科學可以解釋不同自然現象,並研發出新產品,協助解決全球面對的挑戰。她深信自己和一眾年青人都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即使是來自不同種族,仍可透過分享心得,交流對不同社會議題的看法。趙詠兒:「多謝《時代雜誌》給機會我成為首屆年度少女,向大家分享我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心得、經驗及體會,這次刊登是對我努力的認可,希望可以透過我自己的努力啟發其他年輕人實踐社會創新。」 趙詠兒與全球另外9名年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