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西藏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項目AliCPT一期落成
【有線新聞】位於西藏阿里的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裝置第一期工程完成,是中國和北半球第一個同類裝置,觀測成果有望幫助學者進一步了解宇宙起源。 建立中國自家引力波探測裝置的計劃AliCPT,2014年起蘊釀兩年後正式上馬,2015年9月則是由美國的LIGO實驗史上首次探測到引力波,5個月後公布成果,並論證是由雙黑洞結合觸發。 至於AliCPT要觀測的並非同類引力波,而是理論上在宇宙生成至38萬年前,原子核和電子最初結合成中性原子時產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而從這些輻射所受的擾動,推論宇宙暴脹造成原初引力波的存在。 新落成的裝置已用150吉赫頻段,觀測了月球和木星輻射,11年前提出建立項目的張新民指除了探測引力波和宇宙起源,亦有助了解暗能量動力學機制。AliCPT首席科學家張新民:「原初引力波因為是一個宇宙最早期產生的引力波,通過對它的探測研究,我們可以探索宇宙起源 這樣最基本的問題,AliCPT的建成就形成了全球三大觀測基地,而且AliCPT就是國際上唯一的北半球的一期工程的裝置,建在5,250米高的地點,盡量令水分子的干擾減少,至於計劃日後推進的二期工程,裝置預計將建在6千米高的地點,受到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海關機場檢$2,300萬毒品 拘18及58歲外籍男女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檢獲巿值約2,300萬元毒品,拘捕兩人。 涉案18歲外籍男子在機場接受調查後被海關押走。他昨日由馬來西亞吉隆坡抵港,在機場被截查時,手提行李內搜出4公斤冰毒,被控販毒,周一提堂。另一名58歲外籍女子同日由德國抵港,寄艙行李藏有47公斤懷疑氯胺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持鎚行劫葵涌找換店事敗 警拘3男1女介乎13至15歲
【有線新聞】葵涌有找換店懷疑遇劫,警方拘捕四名少年,介乎13至15歲。 找換店位於葵涌運動場對開盛芳街40號。早上9時許,有職員報稱遭三名男子以鐵鎚敲打櫥窗行劫,事敗逃去。警員其後在附近截獲3名懷疑13至15歲少年,其後在上水再拘捕多一名13歲少女,全部涉嫌企圖行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匈牙利千年修道院爆蟲蛀 十萬古籍受損 修復師:全球暖化恐致同類事件增
【有線新聞】匈牙利一間有千年歷史的中世紀修道院圖書館,十萬多本古老書籍被蟲蛀,修復師認為受全球暖化影響,會有更多同類事件出現。 建於西元996年,位於匈牙利西北部高山上的潘農哈爾馬大修道院(Pannonhalma Archabbey)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當中的圖書館擁有匈牙利最古老藏書和珍貴手稿,包括一本13世紀的完整聖經。 近日例行清潔期間,有人發現書架灰塵中有異物,書脊及書頁有洞,揭發書籍被蛀蟲侵蝕,須於6月1日起關閉圖書館。罪魁禍首相信是俗稱的麵包蟲(drugstore beetle),書籍修復師指蟲會在書裡產卵,喜歡吃含有動物膠質或植物澱粉的書。 圖書館進行大規模清潔,工人要從高層書架搬運約十萬本手工釘裝的古書。書籍放入膠袋,移除氧氣後注入純氮處理六周,希望能徹底清除害蟲。消毒後會逐一檢查書籍、清潔及吸塵,並修復受損的部分。 修復師認為受全球暖化影響,蟲子又喜歡在潮濕環境繁殖,不排除往後會有類似情況出現。圖書館館長指蟲蛀對珍貴的歷史文獻造成不可逆轉損害,希望盡量修復藏書,爭取明年初重開圖書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台灣立委罷免投票臨近 國民黨倡全民派錢一萬 稱若罷免成功難推動
【有線新聞】在台灣,26名國民黨立委面臨的罷免投票臨近,黨內高層加緊宣傳,呼籲支持者反對罷免,又以推動全民派錢一萬元新台幣作號召。 屬於台北市的立委賴士葆舉行「反惡罷」說明會,安排婦女會表演舞蹈,伴以《APT》和《向前衝》兩首節奏明快的熱門歌曲加強現場氣氛。國民黨多名重量級人物站台,包括剛好這天75歲生日的馬英九,全場唱歌慶祝。 其他多名立委則出席街頭演說活動,聯同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等人帶領支持者叫口號。蕭旭岑:「罷免不同意,台灣更有力!」新北市議員(國民黨)陳偉杰:「7月26號一定要投甚麼?(不同意罷免!)聲音有點小,我很擔心,這樣子可能立法院不會過半。怎麼樣,投甚麼?(不同意罷免!)好,謝謝。」 他們提到近日推動全民派錢一萬元新台幣的計劃,又指是政府多收稅款、應還給人民,但如大量國民黨立委被罷免便難以推動派錢。民進黨的領袖則認為,立法院通過的派錢法案是違法違規。 南投市議員陳玉玲是唯一面臨罷免的民進黨人,已在周日率先投票。同意的人數雖多於不同意,但未達區內合資格選民四分之一人以上同意的門檻,未能通過罷免案。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13日
家國天下|中國古代四大美人
【有線新聞】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古代四大美人,擁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有曲折的人生。中國歷朝歷代對「美」的標準隨時代演化,從先秦時代的莊重典雅;漢代審美傾向清瘦端莊,至盛唐推崇以豐腴雍容為美,至宋明的清秀婉約 ,古人對女性美的詮釋,都反映當時社會獨特的文化精神,以及藝術審美的投射。四大美人如何成為各自時代的象徵?她們的人生命運反映了甚麼中國傳統價值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啟德方艙改裝文創基地 青年旅舍試運最平每晚$200 入住須符指定資格
【有線新聞】佔地逾100萬平方呎的啟德方艙醫院改裝為文創基地,青年旅舍投入試運,並會打造三個演出場地,引入商業設施,目標今年內全部啟用。 面積相當於半個維園的啟德方艙醫院,由落成至今閒置三年,4月由「博盛文旅」中標,改裝成青年驛站,希望促進青年文化、藝術及體育等交流,營運期五年。當中青年旅舍部分,首批250間客房完成改裝、投入試運,以單人房為例每晚200元,月租則介乎3,000至6,000元。為了防止濫用,入住者須符合指定資格。 博盛文旅董事邱詠筠:「有幾個要求,藝術、文化、運動,要有這三樣創新,以及是40歲以下。初期一定會與團體合作,年青、文化藝術、與運動相關團體。第二期個人都可以,如果你是有專長,可以免費住入來,但要貢獻園區。」青年旅舍最終會有大約2,000間房,可容納5,000名住客,當中大約100個是免費宿位,需要經遴選入住。 政府要求整個方艙六成樓面面積都要用作青年旅舍,營運機構計劃將地面樓層改為商業、文創及交流空間。整個青年驛站計劃至少有三個比較大型的演出場地,分別是海濱演藝廳、機場演藝坊及室內演藝廳,周邊會劃為商業區。 博盛文旅董事兼總經理盧俊寧:「會提供食物、售賣文創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美職聯|美斯連續5輪入兩球 國際邁阿密2比1拿舒維爾
【有線新聞】美職聯,美斯連續5輪都入兩球,國際邁阿密主場2比1擊敗拿舒維爾。 面前排了十多人,阻不了美斯罰球直射入網,17分鐘為邁阿密領先,在兩個守衛之間找到條「私家路」,門將飛身都救不到。 換邊後4分鐘,被穆卡沙的頭槌扳平,拿舒維爾15場不敗走勢還是要告一段落。門將祖韋利斯「送大禮」,美斯截到,62分鐘再入一球,今季踢了16場攻入16球,並列射手榜榜首。邁阿密贏2比1,聯賽5連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警「放蛇」打擊白牌車 36及67歲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打擊白牌車,拘捕兩名司機。 涉案兩輛私家車停放在大欖涌車輛扣留中心。警員「放蛇」喬裝乘客,透過不同平台網約白牌車,由粉嶺往元朗。兩車到達目的地後,分別收取150元及260元,警員表露身份,拘捕36及67歲司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輸入外勞|兩投訴初步證據涉解僱本地工 孫玉菡:若屬實將禁兩年
【有線新聞】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收到過百宗投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投訴大多不成立,有兩宗個案初步證據顯示僱主可能違反要求,包括解僱本地員工,正深入調查,若有確鑿證據會行政制裁。 孫玉菡:「我們把個案放在監察名單,他們目前提出的申請全部暫緩處理。一旦有證據顯示他們確實違反要求,我們會毫不猶豫實施行政制裁,他們已提出的申請會取消,未來兩年亦不會再接受他提出的外勞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調查指七成四基層收入減 市民批公院收費高 社協促免長者醫療費、縮公屋輪候時間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展開已經約一個月,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基層面對失業和就業不足,建議適時檢討輸入外勞配額以及其他支援措施。 經濟復蘇有排等,基層就業甚艱難。行政長官提早九月發表施政報告,社協過去兩個月訪問約340基層,約七成四人同意家庭收入過去一年因經濟不景而減少,近半人家中有欠債,有基層批評政府削減資助,令他們生活開支增加。李先生:「你上一份施政報告鼓勵生育,兩萬元獎金,你鼓勵完生育後就刪除學生津貼,那代表甚麼呢?你的施政報告應是連貫性,不是獨立性。」張女士:「醫療收400元,比私家醫生還貴百多元,政府是不是要去檢討?特首是不是要聽聽我們低下層的人的心聲?你住院一日300元,我們低下階層如果住一個月、幾個月,那些老人家或有事的,你計算一下多少錢,人家負擔得起嗎?」 調查又發現,基層就業不足及失業率比本港整體的1.4%及3.5%高,社協相信與輸入外勞有關,建議每半年檢討有否影響本地就業。社協副主任王智源:「涉及各行各業,餐飲、文職等等,很多正正是一些基層勞工,他們首當其衝的職位,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可能是長工變散工,散工變成失業的情況。無論是制定的配額或人數,應該要適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3日
引進內地新式餐飲品牌 投資推廣署:以港作出海平台 打入東南亞市場
【有線新聞】近年在市面見到很多不同內地品牌店舖,尤其是食肆。投資推廣署稱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資以餐飲和物流居多,引進的一些內地新式餐飲品牌,希望以香港作為「出海」平台,打入東南亞市場。 相繼有食肆結業,亦不時見到「新面孔」,這間內地順德菜品牌星期日未到中午已經近乎滿座,品牌在大灣區有超過50間分店,透過投資推廣署引資今個月進駐香港。投資推署署長劉凱旋:「我們看到市面上有一定轉變,例如很多(經營)十年的餐廳,可能因為創始人年紀大或者模式貼不上市場改變,他們有他們的商業決定,但我們帶來港的很多都是比較特別、新型,例如中式餐飲多了一些川菜、西安菜、陝西菜,一些比較新型的菜式。他們可能未來打算推出東南亞,因為國內餐廳其實很多,也有競爭、有「內卷」,香港就很好地展示(優勢)。」 劉凱旋說,上半年引進的公司數目有一定增長,以餐飲及物流業較多,當中餐飲業面對「請人難」問題,「我們新來港的客戶也反映比較困難,因為可能現在年輕人未必願意做這個行業,所以保護香港就業的同時,其實也會引用本身勞福局已有的政策,希望幫助到我們客戶,引資進來同時都不會有人才短缺。」 她稱餐飲業以外,不少中資金融及科技企業也期望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