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食環署於九個地區後巷置大型垃圾桶 供食肆暫存垃圾防鼠患
【有線新聞】食環署在9個地區的後巷放置大型垃圾桶,讓食肆暫存垃圾。 其中一個放置點在尖沙咀厚福街後巷,擺放了5個,每個都標示了商戶名稱,一個商戶獨自用一個大垃圾桶;在花園街鴻威大廈後巷就有12個。食肆可以用這些垃圾桶短暫存放垃圾,並自行委聘清潔人員收集。 食環署說,食肆產生的廢物包含大量食物碎,處理不善會發臭和引來老鼠,即日起在全港九個地區後巷擺放240公升容量的垃圾桶。 有食肆歡迎措施,但希望放多些垃圾桶。 餐廳負責人黎先生:「政府肯派多個垃圾桶當然會方便,要找人倒垃圾又要增加成本、費用。一個垃圾桶未必夠放,有時都要放街上,因為太多廚餘、垃圾。」 馬先生:「有必要的,食肆在後巷倒垃圾,但一定要花些資源去收,政府要配合,不是堆在裏面、橫街窄巷,這樣老鼠晚晚都會出來。」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8日
一線搜查|輪候公屋13年 終獲派上水250呎凶宅 事主感恩交通方便|附2招加快上樓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6年,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早日上樓,但如果獲派凶宅,大家又會否接受?有網民在FB發文指,排了13年公屋,最近終於獲派上水彩園邨250呎單位。雖然單位曾發生事故,但事主認為只是「普通事故單位,超渡下就可以住」,並且大讚配套好、交通方便,對此表示感恩。 有女網民日前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FB版) 」發帖,指自己以單人身分排了8年公屋,結婚後加上另一半名字再等了5年,一共輪候了13年,早前首派時獲派天水圍天恩邨,因不合心意而拒絕,之後申請「特快公屋」。近日終收到房委會的信件,獲派上水彩園邨彩麗樓的一個250呎、2至3人單位。 她指,為了可搬近家人附近,因此選擇特快公屋,又謂本來已預料單位會是「吊頸屋」,實地考察後發現只是普通事故單位:「超渡下就可以住。」她又大讚樓下商場新淨及配套齊全,而且交通便利,「我計過時間,7分鐘行到巴士(站)、港鐵(站)、小巴(站),真係好方便。」事主為此表示感恩,「我哋終於畢業了,唔使日日開信箱喇」。 帖文一出隨即引起熱議,不少網民留言恭喜事主,「恭喜晒,祝安居樂業」、「我都係住彩麗,勁方便」、「彩園邨雖然舊啲,但係真係超方便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8日
奶茶禁忌丨凍奶茶配炸物致腸胃病 女生半夜胃痛上半身失知覺丨附港式奶茶7壞處
奶茶禁忌丨不少人在秋冬都喜歡喝上一杯凍飲,享受凍上加凍的感覺。不過,凍飲對腸胃刺激很大,而且會增加患腸胃病機會,日前一名女子就在寒冷環境下飲凍奶茶配炸物,導致半夜突然胃痛,上半身去失知覺,求醫後更發現患上嚴重腸胃病。 凍奶茶配炸物致腸胃病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江蘇省常州市一名女子,日前在寒冷天氣下購買了少冰奶茶,並配上油炸小食一起吃,怎知到凌晨一兩點時,她突然覺得胃痛,上半身逐漸麻痹,甚至失去知覺無法動彈。送院後,醫生診斷女子同時患上乳酸性酸中毒、急性腸胃炎及過度換氣綜合症,幸好經治療後已經康復。 秋冬是腸胃疾病高發季節 醫生表示,秋冬天是腸胃疾病的高危季節,凍飲會刺激胃腸道,令胃腸黏膜缺血,加上油膩食物易消化不良,所以出現急性胃腸功能紊亂和急性腸胃炎。醫生續指,想預防問題,就要在秋冬少吃雪糕、凍飲等對腸胃造成刺激的食物,並注意腹部保暖。 中醫列港式奶茶7大壞處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在著作《養生‧養顏──讓女人年輕10年的45個好習慣》中指出,港式奶茶壞處比我們想像中多,因為茶餐廳都是以大水壺泡茶,並不停煲滾,令茶水長時間保持高溫,於是茶葉會失去抗氧化作用,並引起下列7大壞處: 腸胃不適 損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華爾街日報:中央正研究逐步放寬動態清零
【有線新聞】據報中央正考慮逐步退出動態清零,但放寬時間表或延伸至接近明年底,並根據區域及行業有序推進。 經過近三年嚴謹防疫,近期多個渠道「放風」內地即將退出動態清零。《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央正研究逐步放寬,但未有確實時間表推進。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央越來越關注清零對經濟的影響,但依然要謹慎評估重新開放對公共醫療帶來的負擔,意味全面放寬時間表或要延伸至接近明年底。原因是中央認為,今年內難以再廣泛放寬限制,消息人士預計退出清零,將根據區域及行業有序推進,例如當局可決定在主要商業城市實施沒那麼嚴格的措施。報道同時指,當局開始微調一些政策,例如已通知零售企業最快今個月可減少檢測次數,又預計明年初將進一步放寬入境旅客的隔離要求,由目前七日酒店加三日居家隔離,減至七日隔離。 野村認為,過去一周內地疫情升溫,封城情況迅速惡化,重申要最快明年3月才有望退出清零,市場應該對內地快速放寬的期望降低。 瑞信就指,更有效的疫苗及醫院容量增加都是利好放寬的條件,相信中央今個月至明年3月會重新評估目前防疫政策的利弊,並要觀望下周的G20峰會、以及12月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等。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第四輪賞你遊新推歷史古蹟遊 明起憑消費滿800元收據報名
【有線新聞】旅發局第四輪「賞你遊」首批行程明日起可以報名。 這輪「賞你遊」新推出歷史古蹟本地遊,30多個行程包括大館、中環街市、藍屋等古蹟。新一輪「賞你遊」共有6萬4千個名額,市民可憑10月20日或之後,在本地零售及餐飲商戶實體店消費滿港幣800元的機印收據,免費換取一個本地遊名額。首批180個行程明日起可向旅行社報名,第二批約170個行程將在11月下旬推出。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今起免費核酸檢測只採咽喉樣本
【有線新聞】政府的免費核酸檢測即日起改為只採集咽喉樣本。 在觀塘遊樂場的檢測站有市民排隊等候檢測,檢測人員為市民採樣時,沒有再採集鼻腔樣本,改為在口腔採集,至於自費檢測則繼續採用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政府擬列類鼻疽為須呈報傳染病 料周五刊憲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將類鼻疽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預計於周五刊憲。 本港今年類鼻疽個案明顯增加,其中有20名病人均是居於深水埗區。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深水埗區議會會議上說,當局會將類鼻疽列為法定呈報傳染病,預料周五刊憲。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小事大意義】木業不息 : 80後家具師兼做回收木材 銳意試新冀振興本土木業
【有線新聞】80後的阿Roy從事木工10年,除家具設計與製作之外,近年他還有做回收木材工作,於粉嶺開辦1人鎅木廠,實行自己家具自己鋸。其鎅木廠收過的木材以數十噸計,大多來自本地不同工地、舊建築以及政府部門充公而來。 阿Roy指其中因工程斬下的木材數量龐大,只是本地沒有太多回收木材的人。他認為只要處理得當,本地產業鏈由「上游」的回收木材分類商、鎅木廠、「中游」的家具設計,以至「下游」的木工銷售,各司其職,那本土木業未必不能有所作為。 由鋸木到製作家具,箇中過程殊不簡單,到底阿Roy會面對哪些挑戰?他又是如何堅持下來?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查冊案︱未正面回應會否修例讓記者查車牌 李家超:新聞自由在港人口袋中
【有線新聞】港台《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因虛假陳述查冊車牌罪成,高院駁回她的上訴。行政長官李家超被問到會否重新檢視制度,讓記者可以透過查車牌做調查報道,他未有正面回應,只是說香港有新聞自由,任何人都要依法行事。 李家超:「新聞自由,如我曾經多次提及,是在香港人的『口袋中』,它是被載入基本法並受到保護,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論你在任何專業領域,你必須根據法律完成工作,你不能逾越法律,亦無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與高官除罩飲食觀七欖 李家超指不撤紅黃碼、口罩令︰疫情還未離開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不會取消黃碼措施及口罩令,強調疫情還未離開,會按風險可控的原則容許社會有最大活動空間。 一連三日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大球場內數萬名觀眾,包括特首李家超及一眾司局長都除下口罩邊飲食、邊觀賽。李家超被問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多些機會可以不用戴口罩,他說要考慮防疫的安全系數︰「口罩令仍要維持,因為所有專家都指出口罩對防止病毒傳播很重要,畢竟我們仍要注意一些疫情不確定因素。首先我們知道偶爾會出現變種病毒,加上冬季來臨,流感夾擊會增加疫情爆發風險。」 不能放寬的不只口罩令,還有限制旅客進入不同場所的黃碼。「黃碼我們不會取消,原因是紅黃碼是我的政策中按風險管理的一個手段。疫情還未離開我們,我們仍然要觀察,但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容許社會有最大活動空間。」 他又說放寬給入境旅行團「團進團出」去主題公園及餐廳都是基於有紅黃碼制度,至於何時可以放寬給自由行旅客就要總結了經驗,按部就班推行。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政府研強制醫護服務年期 李家超:畢竟投入社會資源培育 醫科生:未來應在自己手中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強制本地醫護要在公營系統服務一定年期,有醫科生說不抗拒,但建議政府應該給學生多一些選擇。 為了解決公立醫院人手短缺問題,政府說正研究強制要醫護留在公營系統,服務一定年期。 有醫科生說理解政府這個想法,但建議應該先探討醫護不願留在公院的原因。醫科生梁先生:「本質上不是壞事,但應該讓醫學生或應屆畢業生有選擇,我覺得(政府)資助還資助,我們未來應掌握在自己手中。」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撰文批評,認為強制醫護留下是「阿茂整餅」,反而會令人才流失。 行政長官李家超沒回應批評,只說政府必須想方法解決問題,會視乎實際情況與業界溝通。 李家超:「畢竟我們投入培育人才用了社會資源,也是為了香港整體利益,要幫我們整體公營醫療系統,對廣大市民有良好服務,政府必須想方法去解決,我深信專業的醫護人員,他們是抱住服務社會及熱愛自己專業工作參與這份工作。」
- i-Cable
- 2022年11月08日
政府擬建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 冀2033年通車 稱車速快不設單車徑 沒提造價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在青嶼幹線的南面興建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希望紓緩青嶼幹線的交通擠塞,目標十年後通車。 青嶼幹線每逢繁忙時間行車都比較緩慢,將來或者有多一條路選擇。政府計劃興建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由兩座跨海大橋組成,橫跨馬灣航道、汲水門航道,與青嶼幹線並排而行,全長約5.2公里,雙程三線行車連接北大嶼山公路及青沙公路,還有將來計劃興建的11號幹線和交椅洲人工島的道路。路政署預計連接路建好後,同一方向每小時應付到4,700輛車,紓緩青嶼幹線的交通情況。 奧雅納工程顧問項目經理關志輝:「這條走線盡量避開生態敏感的地方,亦避開一些住屋的人士。現在這條走線都是連接至工業區的地方,在青衣的西面。」 葵青區議員(民主黨)林紹輝:「你知道現在香港人很喜歡做運動,跑步徑、單車徑設置在(連接路)可以嗎?」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黎廉俊:「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是一條主要公路,它的行車速度都比較快,我們都要考慮行車安全,所以暫時政府未有計劃在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設置單車徑。」 政府沒有提及預計造價多少,只是說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做研究及詳細設計,預計四至五年後可動工,目標在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