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財經資訊
- 2025年08月20日
焦點財經 20/08/2025 港交所第二季盈利創新高 泡泡瑪特股價創新高
焦點財經 20/08/2025 。港交所第二季盈利創新高按年升四成一,陳翊庭:推24小時港股交易要充分分析風險 。泡泡瑪特業績後股價升穿300元創新高 。恒地中期少賺8%,派息維持0.5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口岸爆炸案|法官指被告有權不回答有關身體不適問題 不應將此作為不利考慮
【有線新聞】2020年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總結多名警員證供,提醒被告有權不回答有關身體不適的問題,也不應將此作為對被告的不利考慮。 多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審訊踏入第154天,法官陳仲衡引述警員證供指在拘捕及錄影過程中沒有對何卓為作出武力、威嚇及誘使行為,亦在何卓為同意下獲取他的手機密碼,在五次錄影會面後,何卓為沒有任何投訴。而何卓為被捕後曾經稱胸口不適要求送院,當時律師沒有要求與被告在同一房間等候救護車,何卓為在救護車到場後拒絕接受服務。 法官陳仲衡提醒陪審團被告有權看醫生,亦有權不回答不適原因,不應將此作為對被告的不利考慮。法官之後又總結與第二被告李嘉濱有關的證供,指警員在檢取李嘉濱的手機後,已經即時放入防干擾證物袋,又指李嘉濱在第四次錄影會面時,向警方報稱住在梅芳街1A室,後來先在警車改稱為2C室。而李嘉濱分別在下午12時多及晚上7時多用膳,在錄影會面期間,沒有提出任何需要用膳的要求。 法官指審訊進度良好,周四會繼續總結證供,引導陪審團作出裁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港超聯|東區足球會首次參與 將與社區合作發展多項帶動經濟項目
【有線新聞】東區足球會首次參與港超聯,球會指將會與社區合作發展多項帶動經濟項目。 球會舉行季前發布會,運輸及物流局前局長林世雄以球會名譽會長身份出席,球隊下月14日在小西灣運動場展開首場主場賽事,計劃每逢主場作賽都會舉辦嘉年華介紹新興運動,售賣特色食物吸引球迷等,期望能吸引跨區觀眾入場,他們亦會與地區食肆合作,憑球賽票尾可獲折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電梯技工疑連做60小時猝逝 家屬控訴僱主拒認工傷 工權會促訂立過勞補償制度
【有線新聞】一名電梯維修工人去年懷疑因工時過長導致過勞而死亡,工權會聯同家屬召開記者會,指未能向僱主追討賠償,要求政府設立過勞賠償制度。 死者家屬陳太:「送他最後一程,支付10萬撫恤金,公司也說沒有、不能支付。你想想在公司工作20多年,連10萬元都不值。」 陳太的59歲丈夫任職電梯技工,去年7月在深井豪景花園處理求助後,在大堂心臟病發暈倒,送院搶救不治。她說丈夫合約規定每日工作9小時,每星期有一天要返夜更,而公司人手不足,每日要加班2小時,事發前一個周末更是連續工作3日2夜,一共59小時。 陳太:「一個月只有1.7萬,如何維生、如何養家?所以他們電梯工完全靠加班,意外的事隨時發生,是屬於高危是不是?現在我丈夫工作期間過身,公司都不承認工傷,想反問星瑪電梯甚麼是工傷,是否要死在電梯槽下面才算工傷?」 死者受聘於星瑪電梯公司,事隔一年,陳太只獲公司賠償額外一個月薪金。工權會曾陪同她到勞工處申索工傷補償,但由於未得到僱主書面同意,勞工處不裁定他們的申索,現在只能申請法律援助透過法律途徑索償。 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謝欣然:「星瑪有向勞工處呈報個案,但呈報上列明這並非工作相關的意外。現在香港沒有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恒地中期少賺8% 派息維持0.5元
【有線新聞】恒基地產中期少賺8%,基礎盈利跌逾四成。 恒地半年賺29億元,基礎盈利跌近四成四至30億元,中期息0.5元。恒地指出本港土地儲備充裕,足夠未來數年發展,預計下半年本港推售9個項目,供應5,600個住宅單位。截至6月底止,香港及內地未入帳物業銷售126億元,當中約六成半下半年入帳。另外,恒基發展中期虧損收窄至4100萬元,收入跌4%,不派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肌少症」損長者活動能力 中大發現有藥物可延緩肌肉衰老
【有線新聞】長者當中不少患有「肌少症」,即是身體肌肉量下降,影響活動能力,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有藥物可延緩肌肉衰老改變以物理治療主導的治療方式。 肌少症患者鄧女士:「開始以為自己年紀大 ,上落樓梯有困難,沒有力,扭毛巾、飲品幾乎開不到,醫院安排我去物理治療,還有見營養師。」 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每七人便有一人患上肌少症。到80歲群組,平均兩個就有一個,肌肉減少或衰退會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鄧女士與其他肌少症病人一樣,現時主要靠物理治療及控制飲食。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收集5名青年、5名長者,共10位男性的肌肉樣本,繪製出首個人類老化肌肉的細胞衰老圖譜,發現衰老細胞中SASP因子顯著上升,並擴散衰老訊號,引發炎症及再生細胞功能障礙。同時發現有一款治療人類免疫缺憾的小分子藥物可以「關掉」啟動SASP的因子,藥物在老鼠實驗裏證實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就像給人做的測試讓牠(老鼠)捉着儀器,然後讀數出來,這個治療以後牠的力量好多了,我們也會讓小老鼠跑步,記錄牠的速度及距離,也有非常好的進步。」 團隊強調這種小分子藥物已用在人體多年,希望配合現有的治療模式,改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過渡屋住戶特別津貼計劃延長兩年 金額上調約一成
【有線新聞】房屋局宣布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延長兩年,並將津貼金額上調約一成。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考慮到大部分過渡性房屋在未來數年會繼續營運,餘下單位亦會在今明兩年內落成,房屋局決定將「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延長2年至2027年8月。提供的一次性津貼金額亦由1,800元至11,550元,調升至1,950元至13,000元。截至今年7月底,計劃共收到逾萬個住戶申請,約1.8萬人受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港股24小時交易? 陳翊庭:要充分分析風險 港交所次季盈利創新高
【有線新聞】第二季港股日均成交按年增長近一倍,帶動港交所盈利創新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對推行24小時港股交易沒有立場,但認為必須評估風險。 受惠於港股成交按年增加近一倍,港交所第二季收入及盈利同創歷年季度新高。第二季純利有44億元,按年多賺四成一,收入增長逾三成。期內港股日均成交按年增加95%,但按季縮減2%。滬深股通日均成交按年升近兩成,港股通更增長超過1.5倍。 有市場人士建議施政報告研究引入24小時港股交易,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對建議沒有既定立場,但認為必須廣泛徵詢公眾意見。「我們一定要兼顧對整個流程會否造成壓力,怎樣去減低風險,要有一個充分分析。因為如果24小時無縫交易,萬一有什麼出錯,現在尚有幾小時空間可以修補問題,如果24小時沒間斷交易就沒有餘地了。」 上半年港交所收入及盈利亦創歷來半年度新高,中期多賺近四成至85億元。第一次中期息每股派6元,按年增長38%,收入亦升超過三成。新股市場方面,上半年共有44家新股上市,集資總額達1,094億元,按年增長約7倍。 陳翊庭表示過去六個月,港交所收到的新股上市申請創歷史新高,展望下半年及未來,將會繼續提升平台、基礎設施及產品,為投資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擬承認巴勒斯坦國惹不滿 內塔尼亞胡斥澳洲總理「軟弱」
【有線新聞】澳洲與以色列出現外交風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不滿澳洲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批評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是軟弱的政客。阿爾巴內塞稱一貫尊重外國領袖。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我不會放在心上,我按外交禮儀與人接觸。內塔尼亞胡也曾以類似言論說過其他領袖,我要說的是以色列日漸受到全球關注,因為人們想看到暴力循環結束已持續很久了。」 他稱在公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前,已把澳洲的立場知會內塔尼亞胡,要求他提出政治解決方法。但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平台指,歷史會記住阿爾巴內塞是軟弱政客,背叛以色列及遺棄澳洲的猶太人。 澳洲政府早前撤銷一名以色列國會議員的簽證,指他的言論引起爭議,以色列則撤銷多名澳洲外交官的簽證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煤氣中期少賺2% 管理層:今年加價機會不大
【有線新聞】中華煤氣中期少賺2%。 純利29億元,中期息維持12仙,核心利潤跌3%,營業額微升至275億元。期內香港整體售氣量持平,上半年平均氣溫較去年同期低,本港住宅售氣量上升,而內地銷量則微跌。集團預期訪港旅客量有助帶動酒店及主題樂園等用氣量,但氣溫上升及市民外遊則拖累需求,預期本港全年售氣量基本持平。 管理層指今年加價機會不大,中華煤氣常務董事黃維義:「今年加價機會很低,亦看到經濟、關稅等,我們與市民共同面對這個大挑戰。我們會留意整體成本和投資,配合香港發展,剛剛提到的北部都會區已經開始做投資,令我們會有加價壓力,但不在今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閱兵裝備全屬國產現役主戰裝備 多款首次亮相
【有線新聞】外界關注參與今次檢閱的裝備型號,軍方透露全部會選用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多款新型裝備將首次亮相。 這次閱兵是繼2019年國慶後,再次有新一代武器裝備集中亮相,將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例如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並有防空反導、戰略導彈以及無人、水下、網電等新型作戰力量。當局透露閱兵期間將動用過百架飛機、數百部地面裝備,其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地面和空中裝備都是體系編成、混合編組,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精打、無人和反無人裝備也是第一次對外展示,充分展現我軍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能力。」 內地在今年八一建軍節公布了四大兵種的軍旗,這次閱兵亦會首次集中亮相,展示軍力結構新布局。軍方指這次閱兵準備時間較以往短,訓練時會堅持實戰標準,期間有利用北斗定位、智能評估等系統協助,各項準備已基本完成,另外在設計上亦融入了創新元素。 吳澤棵:「在抗戰元素呈現上,注重把『1945年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14年抗戰歷程』等與抗戰勝利緊密相關的年代符號,融入到閲兵規模、裝備數量、隊形編排等設計中,通過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