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政經CHAT|陳國基響應「愛心食肆賞你惠食」活動 張宇人攜黨友梁進現身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響應由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推動的「愛心食肆賞你惠食」,今日一同到中環一間快餐店,與幾位長者邊「嘆」下午茶邊閒談。 陳國基在Facebook說,今次第三輪推出新活動,長者可以優惠價$15享用美味餐點享用下午茶,參與的集團由6間增至7間,亦準備了更多適合長者的美食選擇。他說樂見長者吃得滋味,希望這些優惠能為獨居長者、雙老住戶及隱蔽長者傳遞社會的溫度與關懷。 張宇人周末宣布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說是考慮到一國兩制發展、飲食界需要,外界關注誰人接棒,政圈盛傳他的自由黨黨友、南區區議員梁進是人選之一。這次與陳國基下午茶,梁進都有出席。至於梁進本人有否興趣接棒,他早前回覆傳媒查詢說期望業界支持有能力和有心人參選。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基孔肯雅熱|增兩宗外地輸入個案 兩患者分別曾赴中山、江門
【有線新聞】再新增兩宗基孔肯雅熱個案,今年累計病例增至35宗,全部是外地輸入。 新確診的其中一名28歲男子居於何文田勝利道,本月6至9日到過中山,之後發燒、關節痛求醫。另一名確診者是47歲男子,居於土瓜灣麟祥街,本月5至9日到過江門,回港後發燒、出皮疹及關節痛。兩人情況穩定,家居接觸者都無病徵。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土力工程處研AI山泥傾瀉警告系統 試行準確率逾九成 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有線新聞】土力工程處自行研發新一代人工智能山泥傾瀉警告系統,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大力推動應用人工智能,土力工程處相隔廿一年研發新一代山泥傾瀉警告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學習分析了1996至2023年間300多場暴雨下,約6萬個人造斜坡環境及地質特徵數據。新系統按照自動雨量站收集的數據實時估算山泥傾瀉報告數目,更有效預測區域性降雨帶來的山泥傾瀉風險。 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這個更有針對性,以斜坡作為單位度身訂造,第二方面亦更全面,希望選取一些特徵,能夠評估暴雨來襲、山泥傾瀉發生機率,以往是做不到的,頭四代一般都是用一兩個因素,通常都是雨量。」 新系統已在今年雨季試運行,結果顯示逾九成的山泥傾瀉個案都成功預測,比現行系統高兩成,敏感度亦提升一倍。張偉文:「打個比喻我們估算是11、12宗,結果是10宗,差別可能說是10%。當然系統我們不希望低估,要理解一個警報系統我們寧願它高估一點,好過低估,如果低估是有危機。」 這套系統明年會正式應用,土力工程處會持續納入更多近期的暴雨數據訓練模型,提高系統的準確度。
- 財經資訊
- 2025年10月14日
每日樓市 14/10/2025
主持:麥嘉恩 。灣仔woodis首批暫收1100票 超購12倍周六開售 。九龍塘PARK COLLEGE供應11伙 以招標方式推售 。太古拆售太古城第10期私家車位 最平88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黃埔號」翻新建現場表演場地 可容納1,500人 營運方:目標每年辦250場表演
【有線新聞】紅磡黃埔花園船形建築「黃埔號」部份翻新成現場表演場地。 表演場地位於「黃埔號」1樓及U1樓,總面積3萬平方呎,可容納1,500名觀眾,具備360度環迴立體音響、舞台燈光系統和設備等,亦會提供餐飲服務,提升表演娛樂體驗。營運機構說選址交通便利,並提升了場地隔音和抗震處理,相信可減少騷擾周邊住宅和餐廳,同時帶旺地區生意,目標每年舉辦約250場表演,為更多表演者提供場地和表演機會。 Live Nation 亞洲場地發展部總裁 Stephanie Bax:「我們作出嚴肅的財務承諾,而且是對香港的長期財務承諾,而這個場地計劃至少經營未來十年,並希望持續數十年,第二部分是希望為藝人創造機會,尤其小規模方面。」 Live Nation (HK) Limited 執行董事源頴詩:「整件事是很『天時地利人和』一件事,黃埔、地鐵又有啟德,整件事是一個樞紐一樣,覺得是一個幸運。」
- 財經資訊
- 2025年10月14日
焦點財經 14/10/2025 恒生指數再跌至逾一個月低位,七日累計跌逾1800點
焦點財經 14/10/2025 。恒生指數再跌至逾一個月低位,七日累計跌逾1800點 。國際金價繼續創新高,今年以來累升逾五成 。本港僱員明年加薪幅度有望達到3.5%,較今年有改善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亞洲盃外圍賽|港足主場迎戰孟加拉 啟德主場館氣氛熾熱
【有線新聞】亞洲盃外圍賽C組,港隊今晚8時會在啟德主場館迎戰孟加拉。 孟加拉球迷希望反客為主,拿起主力查祖利的相片壯一壯聲勢。主隊球迷趕到,即時穿上港隊球衣,場外稍為留力,拿著頸巾跟港隊的巨型充氣球衣「打卡」。足總首次讓球迷組織提早入場準備,他們設計了很多打氣用品,但表示要賣個關子,稍後再揭曉,暫時都希望以平常心面對。 港隊球迷恆仔:「我不預測比數,只希望球隊將平時訓練的、想打甚麼出來,希望發揮到最好,最終帶我們去踢亞洲盃。」孟加拉球迷Regan:「上一場是非常有趣的比賽,我們在主場落敗。今天希望我們能夠贏,我們希望香港輸。」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助理稅務主任被廉署起訴 涉收賄1.9萬助減稅、幫人「起底」追債
【有線新聞】一名助理稅務主任涉嫌收賄,利用稅局資料幫人「起底」,被廉署起訴。 46歲被告李應華涉嫌2022年6月至23年9月任職助理稅務主任期間,向4名納稅人收賄及索賄合共19,000元,協助他們填報稅表,減少稅款。又利用稅局電腦系統幫人「起底」追債,期間也有食環署防治蟲鼠組管工經他查閱投訴人資料,合共被控六項貪污罪以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等,星期四提堂,目前已經停職。稅務局指正逐步落實更頻密地抽查查閱情況、檢視員工權限,也會安排督導人員巡查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3內地企業港上市申請獲中證監備案
【有線新聞】多家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申請,獲中證監備案。 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及遇見小麵,其中已在美國上市、同樣經營智能駕駛業務的小馬智行及文遠知行,分別計劃在港發行最多約1億股。早前外電報道指,兩公司已用保密形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電商雙十一促銷延長 京東為期逾1個月
【有線新聞】內地各大電商平台延長「雙十一」促銷日子,當中京東為期逾一個月。阿里旗下淘寶天貓就會在周三開始活動。 內地網購平台相繼將「雙十一」購物促銷提早約一個月舉行,亦會以分階段遞進提供優惠。京東「預熱」得更早,在10月9日已經開始促銷,並會維持超過1個月。在10月內的促銷期,熱門商品會設有早鳥優惠,在10月31日開始按照不同商品種類設立減價優惠。 京東零售平台營銷中心整合營銷部負責人王碩:「京東雙十一是以現貨開場,同時在促銷玩法上我們進行大幅簡化,推出了官方直降,在京東消費者不用等預售、下單及發貨,而且享受低價不用刻意湊單,就算只買一件也可以享受價格立減優惠。同時我們還為消費者準備了至高2,111元官方加補券包,以及京東金融提供的百億消費補貼。」 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在周三開始啟動促銷活動,直至11月11日為止,為期28日,相比京東的促銷期為短。淘寶天貓的促銷流程相若,分別是淘寶沒有預售環節,所有產品都是現貨發售。 花旗指京東面對雙十一季節促銷,預期將加大投資預算,推動核心零售與快速電商的推廣。大和認為京東零售的營業利潤率在第三季進一步改善,營業額增長保持正軌,估計可以加強交叉銷售協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恒生指數再跌至逾一個月低位 七日累計跌逾1800點
【有線新聞】內地及香港股市先升後跌,恒生指數再跌至逾一個月低位,七日累計跌逾1800點,是2024年1月以來最長跌浪。 市場對中美關係發展疑慮揮之不去,恒生指數跌448點收市,連跌七日累計跌1845點,是2024年1月以來最長跌浪。恒指高開後短暫重上26000點,11時後走勢轉弱,午後曾跌逾500點低見25331點,收市報25441點,大市成交3,989億元,北水淨流入減少至86億元。金馬資本交易策略師蘇沛豐:「港股過去數月升幅很大,特別在科技股身上,因此藉這些消息、風險出現獲利回吐也是正常的。同時看到資金重回較穩定的防守性板塊,例如較高息的國企股、內銀、電訊及基本消費上,顯示避險情緒升溫。我預期恒指不會太快見低部、支持位,短期下一級支持位在100天線,即是25000點大關。」 科技指跑輸大市,跌逾3%,阿里巴巴及美團六連跌,連同騰訊跌1%至4%。小米重上過50元後收市倒跌。部分晶片股有回吐,中芯國際跌逾8%是最弱勢藍籌,華虹半導體跌幅雙位數。金屬相關股現沽壓,金力永磁跌一成一,紫金礦業等多隻跌超過半成。中資金融股逆市升,招行升逾4%是最強勢藍籌,工行、建行升逾1%及2%。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有冇人工加?! 調查:本港僱員明年加薪幅度3.5% 較今年有改善
【有線新聞】有薪酬趨勢調查指出,本港僱員明年加薪幅度有望達到3.5%,較今年有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預期本港經濟改善,對明年加薪酬幅度審慎樂觀。 今年港股造好,樓市又有回穩跡象,打工仔最希望的薪酬調整有沒有實現呢?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在今年首三季訪問了來自12個行業的167家企業,涵蓋逾14萬全職僱員。平均加薪幅度2.7%,較去年下跌0.5百分點,扣除通脹實際加薪1.2%。受訪企業中約一成一的機構凍薪,凍薪比例是2022年以來最高。 展望明年,企業平均加薪幅度3.5%,較今年多0.8個百分點。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理事會成員孔于人:「樓市也穩定了些,恒指當然最新有點波動,1月以來都是上升的這些利好因素希望幫助大家有信心,香港經濟有一定改善。相信公司政策、公司自身表現都決定究竟加多少百分比(薪酬)。」 調查又發現三成受訪公司計劃明年加薪,六成八受訪機構未有薪酬調整的決定,學會相信與地緣政治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