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英法同意以「一進一出」計劃打擊非法移民 亦首度允許協調核威懾力
【有線新聞】英國和法國簽署宣言以「一進一出」計劃打擊非法移民問題,雙方亦首度允許協調核威懾力,意味歐洲一旦受攻擊,英法可能協調使用核武。 國事訪問英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行程最後一天再與首相施紀賢會談,商討非法移民、國防合作及經濟增長等議題。兩人會後宣布未來數周將推行「一進一出」試驗計劃,應對非法移民問題,英國會將乘小艇經英倫海峽偷渡入境的非法移民遣返法國,再接收相同數量申請庇護的難民,他們將經安全、受控和合法渠道入境,亦必須接受嚴格安全審查。施紀賢:「這是我們的共同計劃,全面採取強硬積極行動,打破犯罪集團的商業模式,保衛邊境,證明試圖乘小艇抵英只會以失敗告終,最終被拘留和遣返。」馬克龍:「我們希望這股威懾力,對安排偷渡和人口販運的人起作用,證明我們的工作有效率,令他們不會再嘗試在現有規則尋找灰色地帶。」 路透社引述英國政府消息,預計每周遣返約50人,即是一年約2,600人,不過外界質疑「一進一出」計劃成效,英國政府數據顯示去年逾35,000人橫越英倫海峽,今年截至7月初已有逾21,000人乘小艇入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兩人亦簽署新宣言,雙方將協調各自的核威懾力,合作加快推進研發反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王毅與魯比奧馬來西亞會晤 中方倡擴大中美合作領域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談,再次促請美方客觀、理性和務實地看待中國,魯比奧則指中美元首很大機會會面。 王毅與魯比奧出席東盟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會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首次,亦是近日中美外交最高層級會談。王毅日前與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會面時,批評美國向東盟國家徵收高關稅是典型單邊霸凌行徑,他與魯比奧會談時則強調,中美應將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與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雙方亦一致認為會晤積極、務實及具建設性,同意加強外交管道及各領域各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係中的作用,管控分歧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中美對貿易、芬太尼及俄烏戰爭等仍有分歧,魯比奧指雙方仍有問題要解決,又指總統特朗普很大機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未知確實日期。魯比奧:「雙方都有強烈意願去見面,總統希望這樣,中方也希望落實此事,習近平主席曾就此公開表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港珠澳人工島地盤工業意外 遺孀質疑紅雨下工作安排 發展局:已暫停承建商投標資格
【有線新聞】港珠澳人工島地盤在周四紅雨期間有工字鐵從高處墮下,壓死一名工人,死者家屬質疑在惡劣天氣下,仍要工人戶外工作的安排,有團體促請勞工處徹查事故。政府表示,已暫停涉事承建商相關投標資格。 周四紅雨警告生效期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一個地盤有工字鐵墮下,造成一死一傷,死者妻子質疑當時公司安排。死者遺孀黃太:「為甚麼紅色暴雨生效下仍然堅持叫員工開工?有沒有做到風險檢查?」 死者一家四口,有兩名十多歲的兒子,太太指丈夫本來從事運輸工作,9個月前為家中生計而轉職地盤,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黃太:「出事前一小時他吃飯還有致電給我,我告訴他很大雨,問他下班了嗎,他說還未可以下班,要繼續做,怎知道一小時後就遇到意外,我在電話裡面已經叫他小心一些。」 工業傷亡權益會要求涉事公司及總承建商給予家屬交代,並向死者家屬提供協助及善後安排,亦促請勞工處徹查事件。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作為工人比較被動,不是他們可以決定在甚麼地方工作,或者下雨要停工,都要聽上司的安排。今次要看整件事裡面風險評估,事前工作流程的設計,整個清拆程序是否出現問題。」 發展局表示,涉事承建商是局方認可名冊內,已即時暫停其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港府譴責美國假借延長「國家緊急狀態」抹黑干預 強調堅定實施國安法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譴責美國假借延長「國家緊急狀態」抹黑香港,強調會堅定實施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例。 政府發言人指,美國公然違反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香港實施制裁,干預中國內政及香港事務,以政治凌駕法治,破壞香港法治及社會繁榮穩定,批評美國對香港有關國安的法例指手畫腳。發言人重申香港自回歸以來,市民人權一直受《憲法》及《基本法》保障,強調會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港區國安法及二十三條等法律,防範及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六旬婦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 潛伏期沒外遊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 一名63歲女子,本月9日開始出現發燒和嘔吐,同日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需留院治療。她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腦膜炎雙球菌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現時情況穩定。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她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中心今年錄得7宗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得州水災|逾2千人繼續搜救工作 有志願者自發加入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水災,2千多名救援人員繼續在重災區克爾縣沿河搜索,亦有志願人士自發加入。 聯邦、州及縣政府合共2,100多名救援人員沿瓜達盧普河搜索,12個州派人協助,水災造成逾120人死亡,克爾縣仍有逾160人失蹤。警方呼籲民眾不要在河流區域使用無人機,以免阻礙飛機低空救援,志願參與搜索的人亦要先登記,確保聯繫到他們。新墨西哥州南部山區魯伊多索村洪水導致三人死亡,州長尋求聯邦政府頒布緊急狀態令,以獲取資源救災。
- 財經資訊
- 2025年07月11日
每日樓市 10/07/2025
主持:盧楚翹 。7至9月賣地計劃僅推1幅住宅地 供應約780伙 。甯漢豪:研究不同措施拆牆鬆綁推北都區發展 。CCL連升4周共0.82% 報136.68點 。中原:十大屋苑預約睇樓量連續8周企穩400組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施政報告|C15+議員倡加強高層公務員治理 派「回贈式」消費券
【有線新聞】立法會「C15+」議員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包括加強高層公務員治理,更謹慎運用公帑,亦有議員建議再派消費券。 選委會界別尚海龍:「要精準的扶持這批零售消費,建議向市民發一批消費券,這消費券是回贈式。何謂回贈式?市民需要先付錢消費,拿電子單據過來報銷一半或一定比例,這是限期、限額、限比例。」 選委會界別陳紹雄:「讓公務員有個業主意識或叫作業主思維,推進一些工務工程項目,他們運用公帑去興建一些工務工程或建築物,以至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希望他們用公帑時,公帑是像自己口袋的錢般謹慎、合理地運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甲骨文展覽中央圖書館開幕 沉浸式展示甲骨占卜、灼燒龜甲等 免費開放至22日
【有線新聞】中華文化節的甲骨文展覽在中央圖書館開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出席開幕儀式,展覽展出5件由非遺工藝技術還原的甲骨文物複製品,亦設有互動體驗區,以及播放沉浸式影片展示甲骨占卜、灼燒龜甲等技術。展覽即日起至22日,免費開放參觀,另有14場公眾導賞,開放網上報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新地郭基泓:近月數據反映零售市道改善
【有線新聞】新地指出近月的零售市道有改善。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泓:「最近都有留意到政府的數據,5月的零售數據是頗正面的,全港零售數據有所上升,看到來港旅客增長20%,其實已達疫情前的80%,是5年新高。雖然香港未完全走出,未回到疫情前情況,但我認為是進步很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美國丹佛博物館停車場鑽探 意外發現逾6,700萬年恐龍化石
【有線新聞】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博物館在停車場嘗試鑽探地熱時有意外收穫,挖掘出約6,700萬年的恐龍化石。 收藏了動物標本和化石的丹佛市自然科學館,去年起於所在的市政公園停車場開展鑽探地熱工程,沒想到竟然發現恐龍化石近在咫尺。地質學家哈格多恩:「在鑽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從未想過會發現的東西,是恐龍,令人很興奮,誰會想到會在博物館的停車場發現。」 相信是恐龍脊骨的化石,深藏在停車場約230米深的地底,連同岩心經直徑10厘米的管道鑽挖出土。研究人員形容這次意外收穫是中獎,仔細分析後更發現是丹佛市藏得最深及最遠古的恐龍化石,推斷是屬於6,7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草食性恐龍的脊椎,來自類似奇異龍或埃德蒙頓龍,長約10米。當時的丹佛市估計是一片熱帶雨林和沼澤,化石現時已放在博物館展覽。 丹佛市政公園原本是嘗試鑽探地熱,研究用作供應自然科學館的冷暖氣。地質學家稱發現恐龍化石後,有意繼續挖掘,但考慮到泊車需要,相信並不可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警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拘81人 年紀最大79歲
【有線新聞】警方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拘捕81人。 行動中檢獲73部電動單車,8部電動滑板車。警方一連4日在新界北各區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拘捕61名男子、19名女子和1名外籍男子,年齡界乎20至79歲,涉嫌「駕駛未有登記車輛」、「駕駛時沒有有效駕駛執照」、「在行人路上駕駛電單車」等罪行。警方提醒在道路上使用未經登記或未領有牌照的電動可移動工具,可能違反《道路交通條例》,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一萬元及監禁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