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顛覆政權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 |戴耀廷判囚10年 與區諾軒等共四人列首要分子 其餘被告最少囚4年2個月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判刑,45名罪成的被告戴耀廷刑期最重,判監10年,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同樣被裁定為首要分子,判監6年1個月至7年,其餘被告刑期最少4年2個月。 高等法院法官陳慶偉頒下判詞,考慮到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在謀劃中的角色和參與程度,裁定他們為初選案的「首要分子」。考慮到四人認罪,戴耀廷判監10年,而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有協助控方在審訊中作證,對法律無知及過往在公職服務上有貢獻,最終刑期為6年1個月至7年。 法官指吳政亨在國安法實施後自願和故意繼續推動謀劃,裁定他是「積極參加者」,判監7年3個月。梁晃維、張可森、鄒家成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比其他初選候選人更積極,兩人判監4年11個月,鄒家成判監7年9個月。 其餘被告都是初選候選人,法庭認為他們都是「積極參加者」,在謀劃中不可或缺,沒有他們的參與謀劃根本不能開展,判監最少4年2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 |45名被告判刑一覽 戴耀廷判囚10年 區諾軒囚6年9個月 黃之鋒4年8個月
【有線新聞】45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今早10時判刑。當中被裁定為首要分子的被告戴耀廷刑期最重,判囚10年;另外3名首要分子區諾軒、趙家賢及鍾錦麟,分別判囚6年9個月、7年及6年1個月。至於其餘人士被列為「積極參加者」,當中黃之鋒判囚4年8個月、毛孟靜4年2個月、林卓廷及梁國雄同為6年9個月。 根據判詞,法庭根據各自在謀劃中的角色和參與程度,裁定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及鍾錦麟為首要分子,四人分別判囚10年、6年9個月、7年及6年1個月。法庭採納15年監禁為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的量刑起點,鍾錦麟則為12年。各被告都因為及早認罪,可得到既有的三分一減刑。判詞又指,區諾軒、趙家賢及鍾錦麟協助控方在審訊中作證、對法律無知及過往在公職服務上有貢獻,法庭再扣減他們的刑期。 四名首要分子 分別判囚6年1個月至10年 戴耀廷 10年 區諾軒 6年9個月 趙家賢 7年 鍾錦麟 6年1個月 27名認罪被告 分別判囚4年2個月至5年7個月 其他被告部分為初選候選人,法庭考慮過他們在謀劃中各自的角色後,裁定他們是「積極參加者」,指在謀劃中不可或缺,沒有他們的參與,謀劃根本不能開展。判詞指出,楊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今早判刑 有市民自周末於西九法院外排隊 大批警員戒備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早上10時判刑,西九法院外大批人排隊旁聽。 45名被告乘坐的囚車由警車開路駛入法院。一號風球下,大批市民冒雨在法院旁邊等候派籌,最早的一批周末已到場排隊,警方架設鐵馬圍起行人路,大批警員戒備。 初選案45名被告串謀顛覆國家罪成是本港首宗案例,按「首要分子」、「積極參與」和「其他參與」三個級別量刑,最高可判終身監禁。法庭分級標準,以及區諾軒等從犯證人的減刑幅度預料為是日焦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多國領事到場等候聽取判刑 美領發言人:根據慣例前來
【有線新聞】多國領事亦有到場等候聽取初選案判刑。 美國領事館發言人:「我們來聽取判刑是根據慣例,認為對於國際觀察和代表尤其來自領事團體和外交代表在場觀察判刑情況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政治原因,表達意見和參與香港政治過程案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 排期11.19判刑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的被告下月19日判刑。 司法機構網頁顯示,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下月19日上午十時開庭判刑,預料需時一日。47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其中31人認罪,14人經審訊後罪成。 根據《港區國安法》顛覆國家政權罪條文,首要份子或罪行重大者可處十年以上刑期甚至無期徒刑,積極參與者就按程度判監三至十年,其餘判處三年以下監禁、拘役或管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罪成 據悉法庭有意下月19日判刑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罪成。據了解,法庭有意在下月19日判刑。 根據法庭日誌,案件未有判刑日期,消息指法官去信控辯雙方,表示打算下月19日判刑,會考慮各方的回覆。初選案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31人認罪,14人經審訊後被定罪,今年6至9月已完成求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3日
英半年報告提23條、民主派顛覆政權案等 駐港公署斥選擇性記述屬雙重標準 港府促認清事實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和反對英國發表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 報告前言提及基本法23條立法、《願榮光》禁制令、初選案和黎智英案等事件,突顯香港情況持續偏離《中英聯合聲明》承諾,而香港持續強調國安風險,亦影響國際聲譽。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和反對報告言論失實和污衊抹黑,說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也無監督權,敦促英國認清事實,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外交部駐港公署亦強烈譴責,指英方對香港形勢選擇性記述和有罪推定評估,是雙重標準,敦促英方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最後兩被告求情 林景楠冀從犯證人助減刑 法官認為其證供作用不大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罪成,最後兩名被告求情,呂智恆及阿布泰創辦人林景楠稱自己屬「其他參與者」。林景楠希望從犯證人身分有助減刑,但法官認為他的證供作用不大。 初選案輪到最後兩名認罪被告求情,林景楠的代表大律師指林景楠並沒有組織謀劃初選,亦無簽署「墨落無悔」聲明及出席記者會等,考慮到他加入初選的時間比較遲,認為他應被納入「其他參與者」。又於庭上讀出林景楠的求情信,指他參加初選是中了「別有用心的國家、團體和人的計謀」,林景楠承認自己是「黃色經濟圈的領頭者」及「反中亂港的一分子」,但現在已深切反思,希望可以真誠地向中央、特區政府和警方道歉。希望法官考慮林景楠曾以從犯證人身分作供,並有三名子女需要照顧,能減刑一半,他又請求法庭批准索取社會服務令報告。 至於另一名被告呂智恆代表大律師求情時指,呂智恆並非初選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一直只擔任協助的角色,從來沒有推翻政府的意圖,應被界定為「其他參加者」,呂智恆已知悉當時「做錯事」,承諾不會再犯。又提及呂智恆來自破碎家庭,經努力後考上大學成為社工,希望法官考慮到呂智恆的背景,以「憐憫之心」處理案件,讓他早日重投社會。 初選案全部45名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劉穎匡求情稱受戴耀廷「推銷」參選 何桂藍選擇不求情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人承認串謀顛覆國家或經審訊被定罪,最後一批被告開始求情。劉穎匡說受戴耀廷「推銷」參選,何桂藍則選擇不求情。 初選案輪到最後一批被告求情,是新界東9名參選人,包括何桂藍、陳志全及楊岳橋等。認罪的被告當中,劉穎匡親自求情,指參與初選純粹被戴耀廷「推銷」,並非為了否決預算案,拉票時已表明不相信「35+」計劃能成事,希望法官把他納入中至低程度的「積極參與者」。 楊岳橋就呈上求情信說感到後悔,初衷只為香港變得更好,當時應該拒絕否決預算案,現在明白是太天真,請求法庭扣減三份一刑期。范國威的代表大律師則指范國威擔任立法會議員六年,一直實幹處理地區事務,重申「35+」計劃注定告吹,希望法官考慮到罪名嚴重性,界定范國威為低程度的「積極參與者」。 經審訊罪成的三人,陳志全由代表大律師求情,指他沒計劃或組織初選,也沒出席記者會或協調會議,在WhatsApp群組長期保持沉默,任立法會議員時一直勤奮、有責任心,期望法庭輕判。鄒家成就撰寫求情信,說參與初選是為了帶來公義,還柙期間發奮讀書、放下憤怒。 代表律師指大部分被告都是好人,只是置身在「錯誤的地方和時間」,希望法官以「憐憫之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最後一批被告求情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罪成,最後一批被告開始求情。 最後一批九名新界東參選人,包括何桂藍、陳志全及楊岳橋等逐一求情。劉穎匡親自求情稱參與初選純粹被戴耀廷「推銷」,並非為了否決預算案,拉票期間早已向投票人清楚說明自己不相信「35+」計劃能成事,希望法官把他納入中至低程度的「積極參與者」。 楊岳橋就呈上求情信說後悔,初衷只為香港變得更好,現在明白是太天真,當時應該拒絕否決預算案,他已認罪,請求法庭扣減三份一刑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新西、新東參選人續求情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新界西及新界東參選人繼續求情。 吳敏兒、譚凱邦等六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法院,吳敏兒的代表律師求情說,初選不涉及威脅,協議本質亦不可能成功,希望法庭考慮罪行的嚴重性。法官就重申,違反國安法屬嚴重罪行。另一被告譚凱邦代表律師求情說,譚凱邦熱衷環保議題,參與初選純粹希望加入議會,改善環境,他並非初選的組織者及積極參與者,希望法庭考慮他的參與程度以及健康狀況,判處較輕刑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7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梁國雄陳情信:否決權順從民意 尹兆堅獲羅致光、張炳良等求情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新界西8名參選人連同新界東的梁國雄和柯耀林開始求情,梁國雄陳情信指議員行使否決權是順從民意,伍健偉則對自己行為不感到後悔。 梁國雄、張可森、黃子悅等10名被告由囚車柙送法院。梁國雄的陳情信提到當初認為議員否決預算案,屬基本法的憲制權力,議員兩次行使否決權是民意依歸,順從200萬遊行市民和60萬初選投票者的民願。張可森的代表律師讀出求情信,指張可森被捕後感到後悔,他明白財政預算案不應成為政治工具,加上還柙期間成為父親,希望在認罪扣減三分一刑期之上,再獲額外減刑。案中最年輕的被告黃子悅代表律師指,她曾公開指出初選是基本法賦予的權利,當時不知道違反國安法。 選擇自辯的伍健偉提到初選在「陽光下進行」,五大訴求合情合理,法官一度請他不要發表政治主張。伍健偉又指被捕前沒有想過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違法,又指不會為人民的信念道歉。法官多次質疑他是否更早便知道,又指因他沒有悔意,刑期會比其他人的長。 尹兆堅有勞福局前局長蕭偉強、羅致光、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等人為他求情,形容他是品格良好的人,多年為公眾服務和提出惠及基層的政策。郭家麒代表律師指他是有原則、有同理心的人,日後會退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