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中美經貿會談|專家料再延長TikTok禁令 美財長:中方要求進取 強調不犧牲國安
【有線新聞】中美高層在西班牙舉行第二日經貿會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前稱雙方就技術細節磋商進展良好,亦接近解決TikTok問題,但中方提出十分進取的要求,美國不會犧牲國家安全,即使未能就TikTok達成協議也不影響兩國整體關係。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副總理何立峰抵達馬德里聖克魯斯宮,西班牙外相阿爾瓦雷斯迎接,美國財長貝森特之後率團到場。今次是中美官員四個月內第四次會面,首日會談持續大約六個小時,彭博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稱雙方討論了經貿及TikTok問題。路透社報道,有民主黨眾議員去信貝森特,敦促在兩國貿易協議中加入有約束力條款,要求中國控制產能過剩。中美7月結束第三輪經貿會談後,確認延長暫緩互相加徵關稅安排90天,至11月10日到期。 首日會談結束後,雙方分別離開會場。有貿易專家分析,今次會談取得突破機會不大,預計最大可能是第四次延長TikTok禁令寬限期,禁令在本周三屆滿,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是否延長禁令要視乎中國。特朗普:「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他們正就TikTok進行談判,我們可能讓它結束算了,尚未決定,需取決於中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中美經貿會談|專家料再延長TikTok禁令寬限期 特朗普表示一切取決於中國
【有線新聞】中美高層在西班牙經貿會談首日會議結束,周一繼續開會,有專家預計雙方最大可能同意再延長TikTok禁令寬限期,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一切取決於中國。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副總理何立峰抵達馬德里聖克魯斯宮,西班牙外相阿爾瓦雷斯迎接,美國財長貝森特之後率團到場,今次是中美官員四個月內第四次會面。首日會談持續大約六個小時,彭博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稱雙方討論了經貿及TikTok問題。路透社報道,有民主黨眾議員去信貝森特,敦促在兩國貿易協議中加入有約束力條款,要求中國控制產能過剩。中美七月結束第三輪經貿會談後,確認延長暫緩互相加徵關稅安排90天,至11月10日到期。 首日會談結束後,雙方分別離開會場,有貿易專家分析,今次會談取得突破機會不大。預計最大可能是第四次延長TikTok禁令寬限期,禁令在本周三屆滿,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是否延長禁令要視乎中國。特朗普:「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他們正就TikTok進行談判,我們可能讓它結束算了,尚未決定,需取決於中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中美經貿會談|首日會議結束 貝森特:周一早上續會晤
【有線新聞】中美高層在西班牙經貿會談首日會議結束,周一早上繼續會晤。 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率領雙方官員在馬德里會談約六小時,貝森特離開時說周一早上繼續第二天會議。今次是中美官員四個月內第四次會面,雙方早前指將討論關稅措施、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經貿和國家安全議題。路透社引述貿易專家分析,今次會談取得實質突破機會不大,預計最大可能是第四次延長TikTok禁令寬限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3日
商務部質疑美方經貿會談前施制裁「意欲何為」 將對兩電子產品作反傾銷調查
【有線新聞】中美高層即將在西班牙舉行經貿會談,會前雙方繼續「過招」,美國把多間中方企業增列實體清單,中方質疑「意欲何為」,商務部又對美國限制晶片出口展開反歧視調查。 商務部周六指美國近年在集成電路領域對中方實施301調查和出口管制,是對中國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遏制打壓,危害中國發展利益,並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亦根據相關法規發起反歧視調查,後續根據實際情況對美採取相應措施,又會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捍衛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具體工作包括問卷調查收集意見,召開聽證會和實地調查等,由周六起調查3個月,特殊情況下適當延長,美國政府可在30天內書面與中方磋商。 商務部同日又公告對兩類美國電子產品作反傾銷調查,包括接駁電子設備用的通用接口芯片,以及轉變電子信號或電功率用的柵極驅動芯片,即圖中兩款產品的類別,亦是以問卷和聽證會等形式進行,預計調查為期約1年。 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日前則增列了中方23間涉及微電子等範疇的企業和研究機構,部分為在香港營運的公司,中方回應時反問美方,兩國將在西班牙舉行經貿會談,此時實施制裁「意欲何為?」商務部敦促美方立即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3日
陳瑞娟專訪|回應香港總商會訪美押後 稱正密切留意最好時機
【有線新聞】香港總商會原計劃今年訪美,但行程一再押後,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仍在密切留意何時是最好時機。 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我們也密切關注關稅的討論,因為我們雖然沒有去(美國),但是美國那邊有些我們本來想接觸的機構,他們都過來了。我想去不去一個訪問,最重要是我們達不達到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互相推動多一點的經濟,多一點的經濟交流,多一點的經濟活動。」 總商會早前首度發表亞洲城市國際化指數,香港在11個城市中排名第一,陳瑞娟說過去不少國際指數由西方主導,總商會希望掌握話語權,展示香港以至亞洲城市的國際化程度,提升競爭力、強強聯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6日
貿易戰|特朗普簽令 部分進口貨品下周一起獲關稅豁免安排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令調整對等關稅措施,部分貨品下周一起可獲關稅豁免。 根據新行政命令,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超過45類貨品可降至零關稅,涵蓋石墨、金條等,不能夠在美國種植、開採或自然生產或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的貨品,部分飛機及零件和通用藥物的化合物等,但要視乎貿易夥伴的協議,對美國的經濟價值、國家利益等因素,決定是否下調關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5日
貿易戰|特朗普簽令落實美日貿易協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令落實美日貿易協議。 根據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同意按7月達成的框架協議,向所有日本貨品劃一收取15%關稅,日本汽車關稅亦會下調至15%。路透社引述日本政府消息指新汽車關稅會在本月底生效,日本同意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亦會將美國大米採購量提升75%,並承諾每年購入美國大豆及粟米等農產品,總值80億美元;日本政府將允許在國內銷售美國製造的汽車,以及獲美國安全認證的車,不用接受額外測試,並會向美國購入商業客機和國防產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1日
貿易戰|關稅日前被判違法 特朗普再度批評裁決 稱若取消將摧毀美國經濟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日前裁定特朗普的關稅大部分是違法,他再度批評裁決,稱若取消關稅將摧毀美國經濟。有專家稱即使最終上訴失敗,華府仍有替代方案繼續徵稅。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便徵收一系列關稅,包括在4月解放日公布向主要貿易夥伴,收取不同稅率的關稅,聲稱措施可以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不過聯邦上訴法院上周五裁定他向全球徵收的大多數關稅屬違法、超越總統職權,但容許關稅繼續生效至10月中讓華府提出上訴。 特朗普再度在社交平台批評裁決,指負責審訊的極左翼法官,漠視關稅對國家的影響,聲稱外資破紀錄向美國投資逾15萬億美元,當中絕大部分源於關稅;若終止徵稅,這些投資和巨額關稅稅收亦會跟隨取消,美國將淪為第三世界國家,軍事力量也將瞬間化為烏有。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形容裁決是黨派不公正的惡劣武器,若上訴失敗將是美國的末日,對於司法部表明會提出上訴,他指最高法院以保守派法官佔多數,相信他們會支持關稅政策。貿易代表格里爾亦向傳媒表示華府會繼續與貿易夥伴談判,強調不論法庭作出任何裁決,都無阻各國推動落實貿易協議。 有專家指假如最高法院最終裁定特朗普無權徵收關稅,相信華府已準備替代方案,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李成鋼與美官員商落實經貿會談共識
【有線新聞】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訪美,與美國官員會面,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商務部公布李成鋼周三至周五訪美期間,與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會談,圍繞落實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就中美經貿關係落實經貿會談共識等溝通。李成鋼強調中美雙方應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繼續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通過平等對話協商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貿易戰|聯邦上訴庭裁定大部分關稅違法 特朗普:政治偏見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總統特朗普向全球徵收的大多數關稅屬違法,但容許關稅繼續生效,讓華府提出上訴。特朗普批評裁決有政治偏見,司法部指會上訴至最高法院。 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以7比4裁定總統特朗普在「解放日」公布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措施,及二月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的其他關稅,做法超越職能範圍,不過批准現有關稅措施繼續實施至10月14日,給予華府時間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長達127頁的判詞指特朗普引用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權力針對國家緊急狀態採取行動,但法案沒有明確給予總統權限在這種情況下頒布關稅措施。上訴法院認為頒布關稅及其他稅項的權力屬於國會,在1977年通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時,原意並非賦予總統無限制權力去徵收關稅。 特朗普發文回應強調所有關稅仍然生效,批評法院有政治偏見,若取消關稅將削弱國家經濟,徹底摧毀美國,表明會提出上訴,相信在最高法院幫助下美國會再次富裕、強大。 截至7月份,華府關稅稅收達1,59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財長貝森特指法院裁決可能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正進行的貿易談判中斷,造成外交尷尬,面臨貿易報復的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貿易戰|美國永久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設6個月過渡期 可按原產國或貨值徵稅
【有線新聞】美國即日起永久取消所有小額包裹關稅豁免,設有六個月過渡期,寄件人可選擇按原產國關稅支付劃一稅款,或按貨品價值徵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簽令,本港時間周五中午12時01分起取消所有寄往美國價值800美元或以下貨品的關稅豁免。華府官員稱首六個月為過渡期,外國郵政機構可選擇按貨品原產國關稅稅率,每件包裹向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劃一支付80至200美元,或根據貨品價值繳稅。過渡期後、即明年2月28日起,將全面改為只按貨品價值徵稅。 官員強調措施永久生效,不再提供任何豁免,承認部分國家已暫停向美國寄送郵件。華府會繼續與各國代表接觸,並與美國郵政署協調,減低影響。 至於5月起取消內地和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後,官員稱至今已錄得逾4.92億美元額外收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說,終止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可堵塞漏洞,限制毒品和其他危險違禁品流入,拯救美國人性命,每年增加高達100億美元關稅收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貿易戰|美國將取消所有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有線新聞】美國取消所有寄往當地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稍後生效。 總統特朗普上月簽令本港時間今日中午12時01分起,取消所有寄往美國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貨品的關稅豁免。美國官員指,首6個月為過渡期,會根據貨品原產國向每件包裹徵稅80至200美元,之後會再按貨品價值及原產國徵收特定關稅,強調不會再提供任何豁免措施,會繼續與多國代表接觸減低影響。至於5月起,取消對內地和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後,官員稱至今已錄得逾4億美元稅款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