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特朗普警告蘋果面臨最少25%非本土生產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向蘋果公司徵收最少25%關稅。 特朗普發文指,一早已向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表明,預期美國出售的iPhone,將在美國本土生產,而非印度或其他地方,但如在其他地方生產,蘋果便應承擔最少25%關稅成本。市面有售最新型的iPhone16 Pro,價格約為1,000美元,有金融專家估計,如轉為本地生產新產品,售價可能要高達3,500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電話 要求撤銷對等關稅 未獲明確回應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再次要求美國撤銷對等關稅,但特朗普未有明確回應。 兩人通話約45分鐘,石破茂透露是應特朗普邀請通話,重申反對美國加徵關稅,並會增加在美國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的方針不變。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抵達美國後將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雙方均期望談判有成效。除了貿易,他們亦討論了安全議題,又同意在下月到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時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關稅戰|「末日博士」魯賓尼:美國年底通脹升至3.5% 最快12月減息
【有線新聞】中美關稅暫緩90天,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指若果繼續維持對華關稅145%,對兩國經濟有很大影響;又預計美國通脹年底升至3.5%,最快12月才減息。 中美暫緩關稅戰90天,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賓尼在本港出席經濟論壇時指出,雙方都有動力就關稅問題降溫。魯賓尼:「如果(對華)關稅維持145%水平,對美國通脹是不可以持續的,及令生產所需的關鍵材料短缺。但對中國經濟增長來,說將從4%降至2%,這會令中國陷入衰退,所以即管習近平不需要面對選舉,但你知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數百萬製造業失業人口,會在中國引發巨大社會議題。」 他估計一般情況下,美國通脹率今年底可能升至3.5%,實際收入下降拖累消費者及企業信心,美國未來幾季經濟陷入停滯;而聯儲局需時來判斷通脹形勢,可能要到12月才減息,但他相信科技行業加大投資AI,足以支持美國經濟繼續向前。 魯賓尼:「美國經濟有巨大動能,因為有企業對AI和資本支出的順風,這種趨勢將持續存在。無論關稅如何,像納斯達克上市的七間超大規模技術公司,他們會因為關稅而削減AI方面支出嗎?他們甚至不在乎關稅,我們必須在AI競賽中勝出,否則其他公司會取而代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貿易戰|中方:與美方談判屬彌合分歧重要一步 籲世貿成員國維護多邊主義
【有線新聞】中方在世貿會議上表示與美國貿易談判是彌合分歧重要一步,但多邊主義才是解決方法。 世貿總理事會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中方在首日會議上主動設置議程,提到雙邊會談有時奏效,但中方相信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挑戰的必然和最終選擇,呼籲世貿成員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共同維護以世貿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美國的聲明表示當前構建的多邊貿易體系,無法應對嚴峻挑戰,成員未能解決嚴重貿易失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長建:關稅戰沒直接影響業務 收購不會「志在必得」
【有線新聞】長江基建指出,環球關稅戰對業務沒有直接影響,將會繼續在全球尋找高質素的收購,但不會「志在必得」。 環球關稅戰並未落幕,長江基建指出,旗下大部分業務都是規管項目,比較穩定,關稅對集團沒有直接影響,重申在收購項目上不會抱「志在必得」心態。長建主席李澤鉅:「沒有志在必得的,我們從不以必勝心態尋求併購,我將必勝加一個引號,我認為以中文說更好,沒有志在必得的。團隊繼續在全球尋找高質收購,但世界秩序及市場繼續動盪,是否可以很快完成收購取決於不同因素。」 集團於去年8月完成在倫敦第二上市,李澤鉅:「為集團提供一個海外投資者進行溝通及互動的橋樑,有助可以提升我們作為全球最大型環球基建集團之一地位,倫敦第二上市有望為集團未來進行重大收購,可以增加融資渠道。」 他又指出,業務、盈利及現金流都是非常有韌性,形容長建應該是藍籌中唯一在上市後每年都加派息的公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貿易戰|食材成本添壓力 三藩巿中餐廳指加價無可避免 部分商家擬結業
【有線新聞】美國三藩市唐人街超過一半的商舖是餐廳,有中餐廳負責人指,雖然中美暫緩執行對等關稅措施,但關稅上調,加價是無可避免,未來可能要轉賣三文治等這類無需從中國進口食材的食物。 在三藩市唐人街到處都是中餐廳,這一間開業10年,主力做川菜,辣子雞、水煮魚都是這間餐廳的招牌菜。負責人林敏婕指,目前近7成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入口,烹調川菜需要用上大量醬料,如花椒油、辣椒醬、辣椒乾等,每個星期消耗20箱醬料,成本佔總開支約一半。她指關稅上調,為食材及其他經營成本增添壓力。 目前餐廳8成的生意都是外賣,每日平均會消耗800個餐盒。林敏婕:「現在新的來貨價已經起價,因為大家一起搶貨,因為你搶,大家就會起價10%。只能多撐三、四個星期,如果長期都是沒辦法。」 目前每道菜大概賣17美元,折合約130元港元。林敏婕指部分供應商已經加價5%,她暫時未有調整價格,但長遠計,餐廳要加價才可以維持營運。她預計會流失1成客人,已經作出最壞打算。「如果大家都加價,我可以吃牛扒,我用不著吃中餐,中餐是便宜的。如果中餐的貨源貴那麼多,不如你做其他,你做一些食物成本沒那麼高的,不用一味要中國入口那些,譬如三文治,很簡單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關稅戰|沃爾瑪預告加價 特朗普警告:自行消化關稅、勿轉嫁消費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警告零售商沃爾瑪要自行消化關稅,不要把加幅轉嫁消費者。 沃爾瑪預告因關稅而要加價後,特朗普發帖文指沃爾瑪不要試圖將加價歸咎關稅,公司去年賺數以十億美元,遠超預期,沃爾瑪及中國應要承擔關稅,不要轉嫁給消費者,他與客戶都會盯緊。 沃爾瑪日前公布首季業績時指已盡力維持低價,但關稅太高,公司無辦法完全吸收關稅成本,預料本月底起由香蕉至汽車安全座椅都會明顯加價,原本350美元的中國製座椅,可能要加100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貿易戰|三藩市華人超市來貨價加四成 負責人:貨源不穩或需休業
【有線新聞】中美貿易會談達成共識,暫緩執行對等關稅措施90日。有在美國三藩市的華人超市負責人指,不明朗因素仍未消除,供應商來貨價已經上調,而且供貨不穩定,如果關稅戰持續,超巿可能要重新定位,甚至休業。 這間在三藩市唐人街的華人超市開業4年,9成客人都是華人。醬料、飲品,這些在內地及香港常見的產品,在這個超市都可以找到。超巿負責人指,超過9成的貨物都是從中國進口,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上調對華關稅稅率後,供應商已經即時調整價格。華人超市負責人雷春媚:「就是因為它的來貨價錢升了,就導致了我們已經要去提升價錢,在我們可以承受的情況下,我也不希望將價錢升得太快。但是我們來貨價來講,現在的貨品基本上在10%到25%,甚至到40%。」 這款港人熟識的杏仁餅很受當地華人歡迎,每次上架很快就售罄。雷春媚:「現在商家都通知我們新的貨,如果我們要再入,可能他們都會調整價格。另一個牌子我們上星期來貨,價錢已經改了牌,已經(上)調了10至15%。」 負責人指自貿易戰開打以來,供應商來貨供應不穩定,以這枝油為例,以往每星期會有200枝到貨,現在只有一半。她指出如果關稅戰持續,便無可避免要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銷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7日
貿易戰|崔建春:濫施關稅沒贏家 中國堅定走合作共贏正道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表示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為香港發展帶來挑戰,但強調濫施關稅沒有贏家。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當今世界亂象叢生,個別大國痴迷本國優先,大搞單邊制裁,高舉關稅大棒,肆意退群違約,逆歷史潮流而動。中國則堅定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我們以平等姿態共築和諧世界,各國都有平等發展權,強權不允獨佔規則制定權,中國不懼霸權挑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7日
關稅戰降溫貨商趕出貨 陳美寶:一直留意情況配合
【有線新聞】中美互相暫緩部分關稅令部分貨商趕出貨,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政府一直留意情況及配合。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航班方面以四月為例,四月數字航班量升2.6%,貨量以單月計有40多萬,數字有增長。當中特別看到轉口貨,尤其去歐洲和非洲增幅比較顯著,轉運貨量增幅近14%。最近因應貨主急於調貨或市場由歐洲轉回美國,這方面有特別加班和包機,協助應付提升了的貨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7日
謝展寰:貿易戰緊張、複雜地緣政治下 須因時制宜定環保政策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在全球貿易戰緊張和複雜地緣政治下,政府必須因時制宜來制定環保政策,避免在這個艱難時期加重市民和經營困難者負擔。 謝展寰以「新形勢下的環保策略」為題發表網誌,指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應對挑戰,已開始放慢了環境保護和減碳步伐,香港政府也不能視而不見,避免環保政策對營商環境造成過度衝擊。他認為香港可以通過創新合作和政策引導,將環保挑戰轉化為新的機遇,以最少代價獲取最大效益;至於下一階段「走塑」工作,今年中會與業界進行產品測試,尋求可接受的替代品,按實際情況穩慎前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關稅戰降溫 內地電動車出口商加快出口高性價比產品 計劃落戶東南亞尋求新的供應鏈
【有線新聞】中美關稅戰降溫,兩國大幅調低雙邊關稅水平,有內地電動車出口商說正加快出口性價比高的產品,未來亦計劃落戶東南亞,尋求新的供應鏈。 這一間位於天津的公司生產電動單車及電單車超過20年,產品出口至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美國是他們主要客戶之一,佔總出口約三成。 隨著關稅戰降溫,中美同步下調雙邊關稅,負責人李振剛認為可稍為鬆一口氣,但對受制於美國301條款的電動車行業來說,稅率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寶島車業集團負責人李振剛:「我們這個心情是放鬆了,也是相對覺得有機會再出口,但是對於我們這個產品來說,我們現在還有301的關稅,50%以上其實對我們這個行業來講就是非常已經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我們的出口單價都比較高,所以百分之五十多的關稅對我們來講其實是巨大的壓力。」 雖然對華關稅下調,但現時每輛電動車在美國的零售價依然較關稅戰前增加100至400美元不等,李振剛說公司正加快出口一些性價比較高和相對經濟款的產品,希望提升銷量;又計劃在東南亞地區,例如越南和泰國成立分公司,期望找到新的供應鏈,然而在實行上仍需面對一定的挑戰。 李振剛:「最大的挑戰其實還是整個供應鏈,整個供應鏈的這個齊全、配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