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30日
 
北都行動綱領|2027年起分階段收地 甯漢豪:現金流問題能處理好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會分為四個發展區,未來五年全港預料收地700公頃,大部分都來自北都會。發展局指已部署好,有專責小組研究融資方案,相信能處理現金流問題。 北部都會區佔地超過3萬公頃,政府公布詳細規劃方案由西至東分為四個發展區,最西邊的是高端專業服務及物流樞紐,主要由洪水橋、元朗南等新發展區組成,佔地1,200公頃,會發展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毗鄰的是創新科技地帶,重點設施是佔地約6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的港深科技園用地,亦會設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主要由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口岸,加上一個規劃中的新市鎮組成,佔地約1,500公頃,政府計劃在區內設立口岸商圈及新興產業基地;最東面的是藍綠康樂生態圈,包括即將設立佔地約530公頃的紅花嶺郊野公園及沙頭角、蓮麻坑一帶,會發展成康樂及旅遊區。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相信收地補償不會對政府財政構成壓力,「有多少資金我們希望來自市場?多少是政府支出?只要我們研究到有關方案各項目的計劃,在時間表上部署好,我相信是一個現金流問題,我們能處理好。」 甯漢豪指整個北部都會區都可以考慮直接批地,但同時會保留投標的形式。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30日
 
施政報告|研建綠色集體運輸 有議員關注落成時間表 運物局:年底公布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在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興建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有議員關注落成的時間表,運輸及物流局指會在年底發表的《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公布。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是否明年開始會邀請意向持份者提交意向書,準備招標安排?像東九龍、啟德,當天特首答了,我不知道是否洪水橋都會明年展開意向書邀請。」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我們剛剛拿出來諮詢區議會意見,我們會搜集拿回來的意見,因為在諮詢過程,大家對走線甚至運輸系統形式都有很多意見。接着的未來路向及時間表我們會放在基建藍圖,在年底實施。」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30日
 
施政報告|丘應樺:研發展跨境電商 內地平台辦「香港購物節」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拓展電子商貿業務,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說會研究發展跨境電商,包括在電商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協助香港品牌打進內地市場。 丘應樺:「正與貿發局商討,利用內地的網購平台,看看如何將香港的知名品牌打進內地市場。我認為香港有很多知名產品在內地市民是十分受歡迎,看看他們以前來港購物,會購買化妝品,其他很多物品他們都有需要,都要看看市場做一些調查,需要什麼物品,然後針對性做一個『香港購物節』。」 丘應樺期望「香港購物節」最快可於明年舉行,又認為屆時可配合節日舉行,例如元宵節,相信有助銷情。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30日
 
施政報告|資助開拓內地電影市場 楊潤雄:獲投資電影需通過內地審查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投資的電影要通過內地電影審查,又指現有電影基金已包括各個行業。 楊潤雄:「希望香港我們拍電影的時候是以內地市場作其中一個考慮,即是不要拍完在香港上映到,內地上映到就上映,上映不到就不上映。當然最後的目標是要上到內地的市場,如果上不到內地的市場,我們會盡量在投資的項目中扣減一些出來。」 而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楊潤雄被問到會否增設出版發展基金鼓勵創作,他指在現有基金裏,例如「創意香港」已包括電影劇本和出版創作,毋須每個行業都設立基金。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9日
 
政府研取締劣質劏房 社協:近三成人受影響 倡立法業主半年內改善
【有線新聞】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政府研究取締劣質劏房,可能有三成居民受影響,建議政府讓業主有修葺或改善機會,否則貿然取締會令居民流離失所,或者推高劏房租金。 全港有11萬間劏房約22萬人居住,社協認為政府成立小組訂定劏房最低標準,可能會有近三成人受影響。李先生可能是其中之一,他住在月租3,500元約50呎的劏房,天花有漏水,擔心政府無妥善安置,就貿然取締不達標的劏房,最終會無處容身。 劏房居民李先生:「問題是定義是甚麼?何謂劣質?我個人覺得所有劏房都是劣質的。現時連公屋這種基本問題都未處理好就要取締劏房,受影響的居民沒有地方居住,是否(要住)露宿者之家?天橋底的位置就有很多。」 社協建議政府評定劣質劏房後透過立法要求業主六個月內改善,並為現有劏房登記及凍結戶口,隨後的劏房都要符合政府的標準,最終仍然是要加快上樓。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如果已經申請公屋,我們認為至少可以提早3年配屋,若果不安置(居民)住公屋可能還有一年就上樓,還要他搬去過渡性房屋再搬去公屋,其實對他而言都是勞民傷財。」 社協擔心取締劣質劏房後留下的劏房租金會上升,建議政府提供租金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9日
 
施政報告|北上比南下多 楊潤雄:旅客口味轉變 研特色路線、郵輪旅遊經濟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振興旅遊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整體旅客恢復至疫情前七成,絕對做得不差;因應旅客口味轉變,當局會與業界商討發展特色路線,亦會研究郵輪旅遊經濟發展。 政府提出要振興旅遊業,而近日中秋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亦回復到疫情前七成。不過市民北上比南下旅客多,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情況一直存在,明年將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開發特色主題旅遊吸引更多旅客,「其實過往多年數字可見到,一直到內地消費、旅行及探親到內地入境數目,一向都多於由內地來港旅客。因此這樣可能在過去多年都有這個現象,現時要做好的是盡量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我們目前計劃正正鼓勵旅遊界與我們一起發展項目,做這些並不是由政府一言堂,說哪一個好就哪一個好,要考慮實際景點或路線是否真的有吸引力。」 施政報告亦提到明年上半年公布郵輪旅遊經濟發展行動計劃,至於啟德郵輪碼頭未來定位如何,楊潤雄說要再研究,「聽到不同意見,有些意見提出是否郵輪碼頭是否發展多些商業活動,我們會在不同市場,看如何做多些對郵輪來港的需求。另外也會看郵輪碼頭的未來發展,當然會考慮啟德整個規劃,以及郵輪碼頭的設計有幾多彈性做改動。」 施政報告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9日
 
陳茂波:料第三季本地GDP增長較預期慢 強調「夠錢用」惟須預留「彈藥」
【有線新聞】本周將公布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預估數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會繼續增長但速度會較預期緩慢,又說包括北部都會區等大型基建會研究運用市場資金,強調即使儲備足夠,也要預留「彈藥」應對不同情況。 多項基建項目陸續開展,包括即將於星期一公布行動綱領的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公布成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研究引入市場參與和發債,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帶領。他說北部都會區會逐個項目度身訂造融資方案,「就算『荷包』夠錢用,都不會全部拿出來用。一來要有彈藥預備出現甚麼情況,有足夠彈藥、大家有信心。很多市民有積蓄,亦想穩穩陣陣,你給我穩定的回報、不想冒風險。我們曾經發放政府債券都很受歡迎,是否能將一部分開放給市民。」 本周將公布第三季本地生產總數預估數字,陳茂波說會繼續增長,但增長速度會較預期緩慢。而樓價由2021年9月至今下跌約17%,他說看不到有恐慌,而且樓價仍然貴,大部分人難以負擔,未來會繼續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陳茂波:「要清楚知道過往經歷過,當房屋不足夠,需要供應而沒有土地是急不來,大家都希望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居住環境較好、寬敞一些。小朋友成長時出去玩、去不同地方,公共空間多一點。」 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9日
 
施政報告|研建「1+」機制 盧寵茂:縮短引進新藥時間 冀達「好藥港用」效果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建立第一層藥物審批機制,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機制是希望主動做藥物評審,縮短引進新藥的時間,做到「好藥港用」的效果。 現時引進新藥最少要取得兩個監管機構的認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建立第一層審批機制,可縮短引進新藥的時間,因為可以直接根據藥物的臨床原始數據決定,毋須依賴其他地方的數據。盧寵茂:「我們不是為了推銷產品,或者要去賣藥,做多些生意,我們的首要目標,即是好像做醫生般,我不會說為了開多些藥物、檢查,而去做多些生意,醫療並非一項生意,首要是是否能幫助到病人。市民能享用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在藥物及器械的評審是相當重要,能夠做到藥物評審,意味我們能更主動、積極,簡單用四個字形容是『好藥港用』。」 盧寵茂又說,本港市場細、病例少,以往選用第二層審批機制會相對安全,但隨著內地推出港澳藥械通政策,相信有助吸引醫藥機構來港發展。盧寵茂:「原來香港已審批的藥物及器械,可以在大灣區使用,這政策對很多跨國企業是一個很大的啟示,原來香港的藥物審批是這麼重要,我只要在港獲審批上市、使用,我便可以進入大灣區,這個八千多萬人口的市場。」 另外施政報告又提出,向大灣區醫療機構購買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8日
 
施政報告|沙嶺殯葬城改作創科用地 謝展寰:目前龕位足應付需求
【有線新聞】政府擱置興建沙嶺殯葬城改作創科用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已落實加建龕位有42萬個,計及現有龕位逾80萬個,足以應付需求。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計算過程中,估計目前計劃中的龕位可使用至2040年,未來也可在其他地方覓地建龕位,例如在現有墳場地帶加建龕位,不論爭議等各方面較少,也方便使用,所以龕位供應方面沒甚麼擔心;也希望鼓勵更多綠色殯葬,這是我們認為的長遠方向。」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8日
 
施政報告|啟德集運系統路線縮短 林世雄:邀意向後招標方悉造價 研行人天橋等入觀塘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重推啟德集體運輸系統,但路線縮短、不入觀塘,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考慮了新技術和成本,明年收集營運商意向後招標才知道造價。 《施政報告》重提啟德集體運輸系統,考慮到技術和成本困難,不接駁觀塘一帶舊區,只接駁啟德站至郵輪碼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目前計劃停在郵輪碼頭,當然多元組合系統會看看有沒有空間,其他接駁方案做得到,因為多元組合系統包括行人天橋系統,同事會繼續研究。」 當年啟德集運系統因造價過高擱置,新方案「縮水」只作區內接駁,被問到是否仍符合成本效益,林世雄說不斷檢視新技術和財務空間,初步研究《施政報告》提出的啟德、東九龍和洪水橋廈村,集體運輸系統採用「雲巴」、「智軌」及「巴士快速公交系統」等均適合。 明年會先為啟德及東九龍項目邀請供應商遞交意向書,再敲定細節及招標,才可具體掌握造價資料 ,又會聯同將成立的「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研究合適融資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8日
 
施政報告|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 李家超:助真正貫徹落實一國兩制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行政長官李家超指愛國除了靠學習歷史,也要培養愛國的情懷、情感。 李家超:「當然你很多時要看歷史,例如你參觀博物館等等,例如南京大屠殺博物館,又例如我們到北京看到圓明園被破壞,這些都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所以如果主持妳提到我們如何做到『一國兩制』真正貫徹落實,第一、要認識國家,第二、要認識憲法在憲制的秩序,第三、我有甚麼責任、角色貢獻給國家。外國人有句說話,我也認為說得很好,『不要問國家可以給你甚麼,而要問你可貢獻甚麼給國家』,這都是愛國主義教育一種。」」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8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樓市「辣招」屬需求管控 現是調整階段 日後或再「撤辣」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樓市減辣措施。行政長官李家超指「辣招」是需求管控措施,並非永久,目前是適當階段作出調整。他說會持續留意市場發展,考慮日後會否「撤辣」。 李家超:「需求管控是當時情況,所以不是持久性、永遠性措施,所以我們回答既然不是永遠,甚麼時候改變它?必須要答,我認為現在是一個階段。這個是雙方面會有很微妙的關係,未買樓的當然希望樓價愈來愈便宜,因為他可以買到;但有物業的人會相反,希望樓價不要下跌,因為是財富效應。政府角色不是管控樓價,是確保供應符合市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