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6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自備餐具風氣明顯改變 僅少數食肆違規 第二階段推行視乎替代品質素
【有線新聞】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法例生效一周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社會對自備餐具風氣改變明顯,食肆違規屬少數,至於第二階段何時實施,謝展寰說要視乎何時尋找到良好替代品。 「走塑」一周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成效如何要視乎大家看法,他發現不少人已改變習慣自備餐具,食肆也適應得差不多,不過仍然有少數食肆不聽話,「有21間食肆沒有改善,所以我們同事再去就真的向他罰款,所以有21間食肆罰了錢。我很記得同事回來告訴我,有一間在罰款時他說,『啊,你們真的會罰我的?』所以你看到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政府,既然政府說宣傳教育都說了兩三次,都沒有開罰單給我,我猜你都不會罰吧,可能有些人會用僥倖想法。」 至於第二階段何時實施,即是膠杯、膠蓋、膠飯盒等都要絕跡,謝展寰說最初希望快些推行,但業界對替代品反應欠佳,因此沒有硬性時間表。謝展寰:「(紙飯盒)一般使用可能可以,但例如裝湯時的紙蓋會發覺是很容易鬆脫,一鬆脫整個湯會倒了,有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這些都是一個合理的關注,所以我們認為既然如此,我們會在今年年中,我們會找一些大型餐飲業跟我們試驗,試一下市面不同替代品的情況,我們覺得要謹慎一點,在找到一些良好替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6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不少人已習慣自備餐具 21食肆違規、罰款佔比少
【有線新聞】首階段「走塑」推行一周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不少人已改變習慣自備餐具,形容風氣改變明顯,又指有21間違規食肆要罰款佔比很少。 謝展寰:「有21間食肆沒有改善,所以我們同事再去就真的向他罰款,所以有21間食肆罰了錢。我很記得同事回來告訴我,有一間在罰款時他說,『啊,你們真的會罰我的?』所以你看到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政府,既然政府說宣傳教育都說了兩三次,都沒有開罰單給我,我猜你都不會罰吧,可能有些人會用僥倖想法,但實際比例很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3日
管制即棄塑膠|環保署:成績鼓舞、市民習慣有轉變 次階段時間表需與業界商議
【有線新聞】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一周年,環保署形容市民生活習慣已有轉變,成績令人鼓舞,但第二階段「走塑」時間表有待與業界商議。 「走塑」首階段實施一年,環保署認為業界已開始適應。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我們發現餐飲業的非塑膠替代品價格已經是陸續下降了,特別是綠色餐具平台,由我們去年初初推出的時候大概只是70間供應商,至現在超過200間供應商,由一千個產品到現在二千個產品。」 不過有環保團體發現市面仍有販賣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擔心法例有漏洞。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現在這一項法例它寫成是『不知者不罪』,其實大家如果不知道這項法例時它可以是判定是無罪的,如果環保署的解釋是不充分、不夠清晰的話,那民間可能會長期處於一種不清不楚的狀況,那法律就未必起到它應有的效果。」環團建議參考外國做法,清楚例出關鍵詞,讓市民提高警覺。署方就認為現行法例清晰,平衡了商界意見和實際情況。 至於第二階段「走塑」包括食物容器及蓋等,政府今年年中會與大型餐廳進行非塑膠替代品的長遠實驗,再按實際情況落實日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綠色和平:市民逐漸適應走塑 促訂第二階段時間表 有食肆憂成本上升
【有線新聞】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實施一年,有食店觀察到客人索取餐具的習慣有改變;環保署亦指八成連鎖食店顧客已不索取即棄餐具。有環保組織認為政府應盡早訂立第二階段落實日期,並推動源頭減廢。 這間外賣糖水店有約九成的甜品都是用塑膠容器承載,首階段走塑實施一年,糖水店負責人觀察到食客都改變了領取餐具的習慣。甜品店負責人陳先生:「通常客人知道是紙羹都直接不用拿,因為他們食用時不方便加上有一陣味,十個有六七個會拿。但如果膠的話,十個有十個都會拿。」但他擔心第二階段全面走塑生意成本會增加,「始終只是轉匙羹(成本)已經加了一點,可能未來要將袋、碗全部要轉成紙,成本一定會上升。現在本來的成本已經佔一成,如果再這裏又轉、那裏又轉,可能一成半左右。」 但有環保組織認為首階段走塑市民已逐漸適應,政府應該盡早訂立第二階段時間表,令外賣時飲品、食品等一概不能再用膠杯、膠飯盒等。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政府更加應該把握2025這個年度,推出更多政策推動重用代替即棄,例如多點鼓勵大家自備杯的優惠、要求連鎖店提供重用餐具借還服務讓市民用,好好的準備第二階段。」 政府早前表示,今年年中將會在不同餐廳試用第二階段走塑的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
管制即棄塑膠|實施一周年 環境局料年減逾六千萬套即棄餐具棄置堆填區
【有線新聞】「走塑」一周年,環境及生態局估計本港每年減少逾6,000萬套即棄餐具棄置堆填區。 管制即棄塑膠法例星期二實施滿一周年,環境局及環保署說有連鎖食肆逾八成顧客不需要外賣餐具,估計每年可避免棄置逾6,000萬套即棄餐具。截至今年四月中,只有21間食肆持續違規而被罰款,相對全港逾26,000間食肆反映業界已經適應新法例。而綠色餐具供應商亦倍增,有逾2,000款非塑膠即棄餐具產品,當局計劃今年中與包括大型餐飲集團業界合作測試新產品,準備下一階段走塑工作,禁止提供外賣膠杯、容器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管制即棄塑膠|6食肆違規派塑膠餐具被罰$2,000 謝展寰: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方推第二階段
【有線新聞】有6間食肆因提供受禁即棄塑膠餐具,被罰款2,000元。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去年4月底實施,有半年適應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接受傳媒訪問指,自去年11月正式執法以來收到75宗投訴,59宗個案經政府人員多次巡視和講解後,仍未改善要發出警告,當中6間食肆被罰款2,000元,主要涉及餐廳提供受禁餐具。他表示政府要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才會推行第二階段「走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結束 環保署:店鋪大致合規 兩宗違規發書面警告
【有線新聞】「走塑」半年適應期上月屆滿,環保署過去一個月向兩間違規酒店或食肆發書面警告。 環保署過去一個月,巡查適應期內約160間仍未合規的源頭銷售店鋪,全部已符合新法例。至於下游的酒店和食肆,過去一個月接獲43宗投訴,絕大部分已更正。當中有兩宗個案未有具體行動改善,已發出書面警告,要求負責人10個工作天內改善,否則會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署方稱新法例實施一個月,社會整體已大致合規,每年可減少超過6,000萬套即棄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認汲垃圾徵費教訓 待市面替代品成熟始推行第二階段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結束,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初步觀察只有絕少數人仍未符合法例要求。又承認汲取了垃圾徵費的教訓,會待市面替代品成熟,才會推行第二階段。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結束,市面仍有不合規的膠餐具,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他們只是絕少數人,環保署初步觀察絕大部份業界已轉用替代品,相信社會逐漸適應。「我經歷過由沒有塑膠到轉塑膠的時間,那段時間的人也很多聲音,又說用膠飲管有膠味、用膠匙羹來進食又說不行,和常常說發泡膠買回來時有一點溶化,能不能進食。當時也很多這樣的討論,現在我們習慣了,其實習慣的改變,本身的確需要一些時間。」 他說第一階段「走塑」令全港至少用少了3,000萬套即棄餐具,又說本港塑膠垃圾量逐漸下降,已初步建立「走塑」文化,那何時再進一步推行第二階段?。 謝展寰:「我們現在與大型餐飲集團,他們在做一些試驗,他們也很想、很支持環保,他們在做一些試驗,試用不同的產品,我們看看試驗如何。當見到產品技術上成熟,價錢亦不會離地到大家『嘩』一聲,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推出。(是否汲收了垃圾徵費的教訓?)你也可以這樣說。」 雖然垃圾徵費暫緩,但他說政府的宣傳使市民重視了減廢回收,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社會初步建立「走塑」文化 待替代品成熟始推次階段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適應期結束,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初步觀察只有絕少數人仍未符合法例要求,認為社會已初步建立「走塑」文化。 謝展寰:「我經歷過由沒有塑膠到轉塑膠的時間,那段時間的人也很多聲音,又說用膠飲管有膠味、用膠匙羹來進食又說不行,和常常說發泡膠買回來時有一點溶化、能不能進食,當時也很多這樣的討論。現在我們習慣了,其實習慣的改變,本身的確需要一些時間。」 至於何時推行第二階段,他承認汲取了垃圾徵費的教訓,要社會準備好才能推行政策,政府正與大型餐飲集團合作試驗替代品,當替代品設計成熟、價格可負擔才會推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第二階段禁膠飯盒等 黃傑龍指難度高 倡有足夠共識始推行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進展順利,社會已開始建立「走塑」文化,會研究何時進入第二階段。有餐飲業界認為,下階段執行難度高更多,建議政府等有足夠共識才推行。 管制即棄塑膠法例生效六個月,環保署日前在新聞稿說有連鎖食肆反映大約八成外賣顧客已選擇不需要外賣餐具,三成食肆甚至不提供任何外賣餐具。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新法例進展順利,市民普遍已開始建立不用即棄塑膠的習慣,會研究何時開展第二階段「走塑」。李家超:「我們希望令『走塑』文化更根深蒂固,首先需要讓社會和商戶準備好,尤其當我們決定如何進入下一階段時,會審視市面上是否有足夠替代產品讓社會可暢順過渡到第二階段,更重要的是可負擔的價格。」 法例目前僅禁止餐廳向堂食客人或外賣提供塑膠餐具,外賣仍然可用膠食物容器,例如透明膠飯盒。第二階段這些產品都要「全禁」,政府去年說目標暫定2025年實施,有餐飲業界關注執行難度。黃傑龍:「現在這些膠餐具我覺得自攜是容易的,但如果飯盒都全部變紙,甚至要自攜難度是高現在很多很多。有些場景也不容易找到替代,之前也提過壽司盒,這些我也不重複了。這些若未有足夠替代品或社會共識,若太快推出,我覺得反響會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有食肆續提供膠飲管等 店主:忘記適應期已過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適應期結束,本台發現仍有部分早餐店向顧客提供膠飲管、膠攪拌棒等,有店主指忘記了適應期已過,隨即收起塑膠餐具。 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半年適應期過後首日,我們到觀塘買早餐實測。第一間早餐店我們買了一杯熱奶茶,職員打包時將一包糖及一支膠攪拌棒同時放進膠袋內,我們嘗試多拿一支攪拌棒,職員亦沒有阻止。早餐店店員:「我都不知道今天是首天不過膠餐具……(膠攪拌棒)攪拌棒應該未用完,還剩下一點,不過也可以不用的,我們都買了木的。(還有很多存貨嗎?)沒有了,最後剩下這一點點。」 在另一間早餐店,我們買了一支飲品,結帳時我們詢問有沒有飲管,職員從旁邊的置物架取下一支膠飲管給我們。早餐店店員:「(為何仍提供膠飲管?)沒有用,我們沒有用的,我們放在這裏是讓可樂用的,上午沒有可樂。(你好像仍有提供給顧客)沒有,你甚麼時候見到,有沒有證據,不要胡說。」 根據條例,膠飲管、膠攪拌棒都是屬於有成熟替代品的餐具,無論銷售、堂食及外賣都不能再提供。除了個別早餐店仍有提供膠飲筒及攪拌棒外,我們在現場觀察大部份商戶的杯、碗等受規管的容器都已經轉為紙製或其他環保物料。 政府早前表示適應期結束後會巡查適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李家超指進展順利 會研究進入第二階段
【有線新聞】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已經結束,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進展順利,市民普遍已開始建立不用即棄塑膠的習慣,會研究何時進入第二階段「走塑」。 李家超:「我們希望令『走塑』文化更根深蒂固,首先需要讓社會和商戶準備好,尤其當我們決定如何進入下一階段時,會審視市面上是否有足夠替代產品,讓社會可暢順過渡到第二階段,更重要的是可負擔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