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政權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3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鄭達鴻、梁國雄稱基本法列明預算案被否決 特首可申請臨時撥款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 資深大律師潘熙代表鄭達鴻及梁國雄陳詞,說控方無法證明兩人所屬的選區,候選人之間有串謀協議存在,證據顯示「35+」被視為不能達成,基本法也有條款列明當預算案被否決,特首可申請臨時撥款。 鄒家成一方就指,發起《墨落無悔》只是對戴耀廷宣布毋須簽文件表達無力、失望,其他人加入只表示抱有相同情感,並非達成協議。 而控方詮釋「其他非法手段」中,「非法」的概念廣闊無邊,不限於刑事或民事法律,也涵蓋濫用職權,說法沒有案例或法例支持,質疑控方只以港區國安法作為尚方寶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控方開始結案陳詞 稱社交媒體造謠可損國安 武力非控罪必要元素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16人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控方開始結案陳詞。 陳志全、李予信、黃碧雲等被告到西九龍法院,部分被告由囚車押送。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陳詞,說國安法的用意是預防所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沒有指明非法手段是包括武力,又說使用社交媒體造謠,不用武力都可以危害國家安全,不宜收窄條文詮釋,認為武力並非控罪中的必要元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05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林景楠、伍健偉開審前改認罪 官指判刑毋須參考其他被告案中作為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法院處理兩名認罪被告林景楠及伍健偉的案情。 伍健偉由囚車押送到庭,他和林景楠在案件年初開審前改為認罪。控方一度希望讀出全部案情,法官質疑不相關,控方最終只讀出與兩名被告相關的段落,提到國安法生效後,伍健偉在社交平台及初選論壇多次提及抗爭到底、對抗政權,轉發穿著港獨上衣的示威者照片,又表明會否決財政預算案。伍健偉沒有律師代表,說明白控罪嚴重,希望掌握自己的人生,親自求情。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余慧明作供 認曾撰文指願用任何合法方式 促政府聆聽民意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余慧明繼續作供。 余慧明接受控方盤問,說知道戴耀廷是初選組織者,但不知道他曾經在蘋果日報撰文,亦不知道他對35+的看法及目的。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展示余慧明撰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爭取五大訴求時,願意用任何合法方式,提高政府拒絕聆聽民意的代價,余慧明說否決預算案是合法及合理的手段,但最終目的是希望「共同建構重光後的香港」,真正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 i-Cable
- 2023年08月25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余慧明自辯:衞生服務界沒討論否決預算案 當年不知中聯辦曾指初選或違法
【有線新聞】初選案續審,余慧明開始接受控方盤問,她說衞生服務界從沒討論過預算案否決權,又稱當年不知道中聯辦曾指初選可能不合法。 審訊第114日,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繼續作供,說衞生服務界從來沒討論過有關否決財政預算案的問題,初選結果亦沒約束力,她不同意做法、但只能妥協,並希望其他參選人尊重初選結果。 余慧明說她視自己為抗爭派一員,認為抗爭派予人感覺意志較堅定,與主流民主派有分別,所以決定出席抗爭派記者會。當日她只坐在一旁,因為與其他抗爭派的人不熟,事前她沒有與其他人商量過發言內容,只知何桂藍、黃之鋒等人會出席,形容記者會似是造勢大會。 中聯辦在2020年7月14日曾提到初選或不合法,余慧明說她當時沒有留意,亦完全不知道事件,直至收到初選案審訊文件夾才知道。她又說由於民主派之間沒任何協議,她才會提出要簽共同綱領,而初選組織者、初選參加者之間都沒有就當選後的行為有任何協議,她亦不知悉幾個初選官方記者會以及「三投三不投」運動細節。
- i-Cable
- 2023年08月2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余慧明作供 稱因政府沒回應醫護罷工 冀以非暴力手段爭取訴求
【有線新聞】初選案審訊第112日,到最後一人、被告余慧明作供,她說政府漠視民意,所以決定參選,又指發布《踏上這攬炒旅途》文章是想雙贏而非雙輸。 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由囚車押送到法院,由代表大律師石書銘主問下作供,余慧明在新型肺炎爆發時曾經發起醫護罷工爭取封關,她說當時未獲政府回應。加上2019年反修例運動政府只會以武力打壓示威者,認為政府對市民訴求視若無睹,令她在2020年3月中決定以個人名義出選立法會爭取話語權。 余慧明宣布參選後,她在社交媒體發布《踏上這攬炒旅途》文章,使用「攬炒」字眼,即是在議會內政府無法任意通過法案,製造憲政危機,制度外組織「大三罷」,即罷工、罷課、罷市。法官陳仲衡問攬炒即是「雙輸」局面?余慧明答她想要的是雙贏,法官李運騰說即使她不想發生,這樣都是「雙輸」。 余慧明說明白,但認為政府是始作俑者,若政府拒絕聆聽民意到極端狀態才會發生攬炒。石書銘問這些終點還是手段,她回答想爭取雙普選,議會的攬炒不是目標,她說她想達至的是以非暴力、合法的手段施加壓力,爭取政府回應五大訴求,而非否決所有議案。 余慧明說為免衛生服務界出現「鎅票」,讓建制派有機可乘,當時主動聯絡戴耀
- i-Cable
- 2023年08月2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余慧明作供 稱因政府沒回應醫護罷工、市民訴求 冀取得話語權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審訊第112日到最後一人,被告余慧明作供。 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由囚車押送到法院。余慧明曾經在新型肺炎爆發時發起醫護罷工爭取封關,她說當時未獲政府回應,加上2019年反修例運動認為政府對市民訴求視若無睹,只會以武力打壓示威者,令她明白需要話語權。又說當時沒有看過戴耀廷的文章,只是看到網上對於35+的分析。如果民主派在立法會取得過半數議席,便能夠取得控制權和話語權,於是2020年3月中決定以個人名義出選立法會。
- i-Cable
- 2023年08月2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予信指公民黨初選論壇立場避提「攬炒」字眼 認為與否決預算案有矛盾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被告李予信完成作供。 初選代表公民黨的李予信說2020年6月底收到黨內應對初選論壇的立場文件,先後修改最少五次,包括避免說「攬炒」字眼,因為會導致民不聊生。他說這是公民黨一貫看法,但他認為跟否決預算案有矛盾,他說各候選人遇到的情況不同,不是要嚴格跟隨,論壇亦不完全是談道理的地方。法官問是否叫人不要信政治人物的說話,李予信解釋論壇問題可能有陷阱,記得想向公眾說甚麼就可以。李予信完成作供,之後會是余慧明作供,將是案件最後作供的被告。
- i-Cable
- 2023年08月21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予信稱收楊岳橋通知徵召參選 否認是鄭達鴻Plan B 余慧明決定作供自辯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李予信開始接受控方盤問。 李予信說他沒有參加港島區初選,及後報名參與立法會換屆選舉,是接到公民黨黨魁楊岳橋通知,他要被徵召參選,因為黨要為參選人被取消資格作準備,而他報名時,已有郭榮鏗、郭家麒和楊岳橋,先後被取消資格,他否認是鄭達鴻的Plan B,並指黨內沒有規則限制黨員在立法會要一致投票。另外,早前計劃不作供的余慧明改變意向、決定自辯,將會是初選案最後一名作供的被告。
- i-Cable
- 2023年08月17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公民黨記者會提反對議案 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李予信稱僅知呼籲登記做選民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輪到李予信作供。 李予信說2020年3月公民黨舉行記者會,楊岳橋、譚文豪提過要反對所有議案及撥款,令政府回應五大訴求。他沒有在會上發言,前一天獲通知出席時,只知道這次記者會是希望呼籲市民登記做選民,黨內其後舉行「心戰室核心小組」會議,討論要建立甚麼論述宣傳選民登記。他提過要在疫情後向政府爭取資源發展經濟。法官打斷盤問,說明白辯方希望展示李予信想與政府合作。
- i-Cable
- 2023年08月04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鄒家成:不相信「35+神話」 與民主黨爭拗「憂流失淺藍選票」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鄒家成開始作供,說不相信「35+」的神話,參選是希望宣揚「香港民族理念」,又說民主黨曾經擔心初選條款如果寫「會運用否決權」,可能流失中產及「淺藍」選票。 鄒家成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應訊,接受他的代表大律師陳世傑提問。他說從政最大願景是確立香港民族地位,守護本土價值、文化、語言等,與港獨不一樣;作為政治素人要宣揚政治理念,選舉是好的平台,所以參加初選,但他不相信「35+」的神話,因為這個只是想像。他預期要在「35-」下尋求制衡行政機關的力量,所以要幫助香港人選出,最具抗爭意志的代議士。 鄒家成說從來沒人邀請他參與協調,是自己從朋友聽到會議日期後主動報名,出席過新界東兩次會議,期間從未收過戴耀廷發出的協調會議文件。到第二次會議,他才首次聽到戴耀廷提及積極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鄒家成隨即反對,認為應該寫「會運用權力否決」,因為「積極運用」的字眼模棱兩可,又說「既然五大訴求這麼清晰,政府不回應就否決」。 期間民主黨不同意鄒家成的提議,擔心會令他們失去中產及「淺藍」的選票,鄒家成批評他們「瞓醒未啊?搞初選的意義是甚麼?」,拗了15至20分鐘。最後戴耀廷打圓場,說「積
- i-Cable
- 2023年08月0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陳志全解釋「抗爭到底」 指有議員沒盡力開會、質詢 稱不同意打倒中共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陳志全完成作供。 陳志全到西九龍法院應訊,解釋在街站提過「抗爭到底」是指部分議員沒有盡全力開會、發言和質詢。他又形容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是中央傀儡,沒有話事權,但他不同意打倒中共,亦不同意不理會林鄭月娥,舉例逃犯條例修訂都要由她宣布壽終正寢,所以如果要改善香港人的生活,她仍然有角色。 法官李運騰問是否誰做特首都改變不到這個情況,陳志全說市民要出來投票,可以展現香港人的力量。民主派取得35+的機會小,但仍然希望能夠做到,並在議會努力工作。陳志全完成三日作供,星期五輪到鄒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