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主權基金有意投資內地創科 生產力局陳祖恒:港可協助「國際化轉身」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團訪問卡塔爾及科威特,隨團的本港商界說當地主權基金有意投資本港及內地企業,香港能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協助內地企業國際化。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本港及內地商界出訪卡塔爾和科威特,共簽署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隨團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在報章撰文形容成果豐碩,成功擴闊香港與內地的中東朋友圈,為卡塔爾和科威特帶來投資合作新機遇。有隨團商界代表說中東主權基金有興趣在港投資,特別投資內地創科企業,但當地投資者期望內地企業首先要更加國際化。
生產力促進局主席、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因為它(內地企業)要發展國際市場時,我意思是『水土不服』,可能在內地做得很好,但它出來後需要的國際場景、國際標準、法律場景,因為內地與外地法律體系不一樣,但經過香港是用普通法,我們文化上對於市場的了解、開拓市場等等。其實香港是非常好,能夠幫助它『國際化轉身』。」
選委會界別吳傑莊:「非常巨型的基金,他們看項目都是要些巨型項目,如果香港假設單打獨鬥出去,可能未必看得上這類項目。如果結合內地出去便有機會。」
香港與卡塔爾、科威特推行免簽證安排,取代落地簽證。吳傑莊相信有助更多生意合作。吳傑莊:「在中東做生意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他們都會看得長遠些。很多成功在當地有合作的,一年中可能有三分一時間要在當地。如果有這些免簽證安排,可以方便香港做生意的人士,可以多些跟他們接觸,令成功的機會率會比較高。」
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就說訪問期間聽到當地很多律師有興趣來港註冊,亦有本港的律師事務所已到科威特發展業務,反映中東具法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