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用港產內鏡手術機械人治療膀胱癌 成全球首例 團隊冀應用至消化道、子宮等範疇
【有線新聞】中大利用港產內鏡手術機械人輔助切除整塊膀胱腫瘤,治療膀胱癌屬全球首例,團隊期望應用至其他治療範疇。
醫生坐上操作台,拿着兩支控制桿,再踏下腳掣,就可以遙距控制分別連接鉗和電動鉤的機械臂。在全柔性雙臂內鏡手術機械人輔助下,至今已為8名患者切除整塊膀胱腫瘤,有醫生形容操作簡單易學,加快年輕醫生學習進度。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副教授趙家鋒:「如果要學習使用傳統儀器,要30至50個案例才可以熟習,但我們外科常説其實一個外科醫生學懂之前,一定有一群病人比較『輸蝕』,因為他們學習中、需要學習,如果以機械臂輔助,當然亦需要熟習新的儀器,但幾個案例我們平日做、懂得做膀胱內窺鏡切除的醫生已經可以做到。」
有份參與研發的工程學院指,機械人有助減少膀胱出血和刺穿的風險,增加手術的穩定性。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郭嘉威:「我們這個柔性臂的特質是柔軟,和剛才傳統工具硬性、剛性來說,它的刺穿率、材質方面 ,本身它的抓取、電刀、手臂方面有做了特別設計,減低刺穿風險。」
比較以往只可以單一方向活動的單臂,這支柔性雙臂有5個或以上的活動方向,做手術時更靈活,團隊希望可以將機械人應用至消化道、子宮等,需要高精準度和低創傷性的治療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