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可視化系統助拍攝團隊 提前規劃鏡頭和場景調度
【有線新聞】香港演藝學院研發了一套可視化系統,利用遊戲引擎生成畫面,應用於影視工作的前期規劃,製作團隊在到達拍攝現場前,已經可以具體討論和檢視鏡頭和場景調度的效果。
運用遊戲引擎生成畫面,首先要利用雷達掃瞄器拍攝場景,轉化成數據後傳輸至系統,建構成虛擬模型,這樣不同部門可以更立體地進行前期規劃工作。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林均乘:「好像我們『睇樓』一樣,我們會看到瞰視圖,在裏面其實大家可以直接看到每一個,例如背景、道具、人物,甚至鏡頭、燈光,都可以直接按著佢,然後拉去你需要的位置,而且可以在裏面有一個很直觀的方式去改變它的參數。大家可以圍著桌子,類似玩一些桌上遊戲的方式,直接捉住製作裏的元素,自己進行自由調配。」
視覺藝術製作設計講師張詠賢:「以往在我們的年代學電影時,所有事情都是紙上談兵。在這個系統裏,除了紙上談兵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以外,還多了協作,因為同時導演、剪接師、攝影師都可以圍著桌子去討論鏡頭、場景,甚至導演可以討論演員的走位,所有事情都是實時化、可視化去完成。」
演藝學院也將系統應用於教學上,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創意作更多的嘗試。林均乘:「當他們有一個這麼好的工具,(製作過程)加快後他們會構思更多,等於很多現代科技一樣,應用在影視製作上好像會加快(進展)、成本變低等,但當有一個更快捷、更簡單(的方式)去做一件以前的工作時,其實會可以構思更多點子出來,整體上其實沒有特別加快,但可以令更好的構思、創作能夠呈現。」
團隊指人工智能可以在影視行業擔任著「代理人」的角色,協助整合各種資料、工具,讓製作團隊更聚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