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5年來首宗輸入個案 衞生署:爆發風險中至高 將加強滅蚊、暫無需大型檢測
【有線新聞】本港出現近5年來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說本港爆發風險中至高,會加強患者逗留地方的滅蚊措施,暫時沒需要做大型檢測。
確診基孔肯雅熱的是1名12歲男童,上月17至30日與母親到訪佛山順德,曾經參與戶外活動被蚊叮。他回港後翌日,即星期四開始發燒、出皮疹及有關節痛,向私家醫生求醫後星期五轉介入聯合醫院,核酸檢測呈陽性,目前情況穩定,同住家人未出現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說,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但蚊隻叮咬患者後最快兩日就可以經叮咬其他人傳播病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我們認為輸入風險高,有輸入個案是預期內,而正值夏天,香港多雨及溫度高,蚊患情況比數月前較涼快時比較差一些,所以我們不排除如果有輸入個案時可能在香港會出現局部傳播,風險是中至高。」
食環署會在患者安達邨住所、入住醫院等地方,250米範圍內滅蚊及加強巡查,當局未回應會不會考慮向有個案地區發出旅遊警示,或者要求回港市民強制檢測。歐家榮:「我們與廣東省有緊密聯繫,清楚掌握當地基孔肯雅熱狀況。現時累積個案數字達7,000宗,但非常集中,大部分個案都在佛山市,當中接近九成在順德區,在其他周邊城市出現零星個案,看不到、數字上沒有大爆發。我們亦知道內地正做防蚊控蚊措施,所以最重要市民外遊時要注意防蚊,因為這病完全可以預防。」
醫管局已經預留病床接收確診患者,讓他們留在無蚊地方防止傳播。由於針對基孔肯雅熱的疫苗研發時間較短、亦未在香港註冊,會成立專家組審視情況決定是否引入,目前醫管局已經購入足夠試劑,市民懷疑患病最好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