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次階段暫緩 謝展寰:需找到合適容器 否則強制只是麻煩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認為暫緩垃圾徵費沒有浪費公共資源,未來會視乎需要再考慮重推,至於「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目前有千多間食肆參與,但在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前,暫時不會設時間表強制推行。
政府原定2023年實施垃圾徵費,之後兩度押後,早前再宣布今屆政府會繼續暫緩.關於期內的宣傳以及印刷指定垃圾袋等開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去年涉及約9000萬,但認為沒有浪費公共資源,「在宣傳回收方面是否推行垃圾徵費,都是需要做的,所以這些工夫都不是浪費,我們亦有進行人手調配,以往準備垃圾徵費有65人,我們已經全數調配他們進行其他工作。」
他強調徵費只是推動減廢回收的手段之一,留意到市民認知及意識增加,有信心在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的目標,之後會否重推就視乎當時民情,以及減廢是否遇到樽頸。
至於即棄塑膠餐具管制第二階段原定今年內實施,當局早前表示難以強制推行,在8月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目前有一千多間食肆參與,但暫時未設推行第二階段時間表。謝展寰:「如果盛載一些濕及重的食物是會有困難,尤其蓋亦未能蓋好,又會有湯漏出來。試驗是希望大家在實地業務使用這些容器,找到成熟及合適的替代品,一定要有成熟及合適的替代品才會考慮變成強制,否則強制只會製造麻煩。」謝展寰表示當局已經向生產商反映改良容器設計及物料,希望盡快找到合適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