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宏福苑五級火|改用金屬棚架路線圖 建築業界:開放態度、但重點是工程管理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因應宏福苑大火提出制定路線圖改用金屬棚架,建築業界說對用金屬架持開放態度,但要應付不少技術問題,而且改用金屬棚亦非萬全之法,強調重點應該在工程管理。
大埔宏福苑經過一天烈火猛燒後,仍然有部分竹棚屹立大廈牆外,而政府因應事故提出訂立路線圖全面改用金屬棚架,並制訂「非一刀切」的行動綱領。有建造業界說香港沿用竹棚是因為物料價格、運輸問題,對金屬棚架持開放態度,但說轉物料亦非完美解決辦法。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我不是為竹棚辯護,從另一面看,如果燃燒時金屬受熱,令到金屬本身會發熱達到某個溫度會容易倒塌。所以我們最主要討論不是金屬棚架或者竹棚問題,不要將問題模糊過去,就是施工程序、管理是否有樽頸。」
周思傑又說行內有3,000多名工人有搭建竹棚資格,金屬棚架就有2,000多人,部分人同時具備兩項牌照。而竹棚搭建技術較高,相信竹棚工人轉型搭金屬棚訓練一星期可以做到,但日薪會少數百元,計及材料供應等,估計全面轉用要兩年以上。
有業界認為比較適宜先在新建地盤等有充足空間的場景推動金屬棚。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要用金屬棚架有幾個問題,第一佔用空間會大一些,第二上棚架、安裝施工時間會長些,而它需要存放物料的地方亦會多些,因為它重及佔地方多。如果建築物本身太老舊,混凝土結構當年要求沒那麼高,如果安裝鐵通棚架,可能有其他問題出現。」
伍新華又說金屬棚架需要重用,因此亦需要有地方清洗上面的英泥、油漆等,連同儲存安排,成本一定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