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發布馬王堆文物研究最新成果 動態仿真技術復原西漢印花敷彩絲綿袍穿著效果
【有線新聞】湖南博物院發布馬王堆文物研究最新成果,揭示更多隱藏信息,並修正多處初代研究結論。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於上世紀70年代被發現,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今次發布的研究成果包括利用動態仿真技術,復原兩千年前西漢印花敷彩絲綿袍的穿著效果和垂墜質感。
研究人員運用多種光譜成像技術,對「鎮館之寶」T形帛畫進行檢測時,發現多處改繪痕跡,有助推測西漢社會禮儀風尚的變化。另外出土的一種西漢絲織品過去一直被定名為「枕巾」,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其實是「坐墊」,糾正了過去對該文物功能屬性的誤解。
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人員申國輝:「過去我們對文物的研究是這種歷史文獻的層面,而現在我們綜合運用自然科學檢測、比較學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等跨學科研究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現在已經把文物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