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首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項目啟用
【有線新聞】內地首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項目啟用,透過把二氧化碳注入海底油藏,把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同時亦能提升原油採收率。當局未來將收集大亞灣區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送去封存。
油田開發時往往伴有大量二氧化碳,在廣東珠江口盆地一個海上油田開採平台,利用「捕集、提純、加壓、注入」的方式,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以降低原油黏度,從而增加原油採收率同時亦可把二氧化碳永久封存。預計這個項目可以在未來10年規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過100萬噸,減碳規模相當於種植1,200萬棵樹,並驅動原油增產量達20萬噸。
項目成功突破了海上碳封存利用技術,將老油氣井改造為二氧化碳專屬通道,並在管道外鋪設幾千米光纖,能夠實時掌握溫度變化、流量波動等信息。恩平區域鑽完井項目經理宋玲安:「我們在狹窄井筒內集成了自主研發的測控一體化系統,可實時監測各層位注氣量和氣密性,確保二氧化碳『聽從指揮』,既不逃逸也不串層。」
海洋遠離人口密集區,封存容量大,估計全國海域封存潛力接近2.6萬億噸。當局未來將會收集大亞灣區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再輸送至珠江口盆地海域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