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液化天然氣基地「化廢為寳」 利用冷能養殖三文魚
【有線新聞】江蘇一個液化天然氣工業園利用多餘的冷能養殖三文魚,不但降低養殖成本,還可以節省能源。
液化天然氣要在負162度極低溫儲存,當要外輸時就要由液態轉為氣態。在江蘇鹽城全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存基地,就是利用海水作為熱源,使液化天然氣與海水交換熱量,前者溫度升高蒸發成氣態,海水的溫度就會下降。以往吸收了冷能的海水會排出海,基地自去年7月起就將這些冷能「化廢為寳」,透過技術將20度的常溫海水變成13度左右的冷海水,再經過管道傳送到園區內的養殖場時,海水溫度升至16度左右,很適合三文魚生長。
首批三文魚投放時重約200克,預計到明年可養殖到10斤左右,按照每斤100元人民幣售價,一條魚可賣到1,000元人民幣。負責人說這種循環經濟模式可降低養殖成本近三成,同時每日節省約1,680度電,相當於普通家庭5至10個月的用電量。除了養殖場,園區亦計劃日後打造製冰廠、算力中心等不同的冷能應用場景,擴大上下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