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一手私樓供應降至10.1萬伙 見11季低位
【有線新聞】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1萬個單位,連跌5季,見11個季度低位。有分析相信潛在供應或持續回落,有機會令樓價止跌回穩。
過去一季樓市表現改善,發展商售樓步伐加快,房屋局公布截至6月底已批出但未動工,即是「熟地」供應,按季減少2,000個至一萬個單位;加上一手私樓建築中單位及現樓貨尾減少,拖低潛在私樓供應量,至於已出售樓花數量連續三季維持不變,累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1萬個單位。
有學者認為如潛在供應能夠持續回落,加上售樓進度維持,相信有助解決目前存貨太多的問題,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3月後一手樓的銷售數字上升不少,去年全年售出1.2萬伙新樓,今年上半年已售9000伙,如果下半年也是這趨勢,有約1.8萬伙。如果以這數字售樓,一手潛在供應量會持續下跌,政府這幾年也不多賣地,約兩至三年內便解決到存貨的問題。」
亦有學者指政府控制供應有助緩和樓市壓力,令樓價有機會止跌回穩。恒生大學市場學系高級講師殷暉:「現時私人市場發展商有很多貨尾,(政府)調整這數量,數量較現時的庫存量仍然佔較少百分比,對未來供應調節影響不大,但如果(政府)再增加供應,對市場或造成壓力。未來半年樓市供應比較穩定,(樓價)或有大約3%,甚至5%的增長。」
私人住宅施工進度也減慢,上季施工量按季跌約三成至2,500個單位,按年亦大減約74%。上季落成量也錄得明顯減幅,按季少約16.3%至4,600個單位,連續兩季下跌。今年首兩季累計已落成的一手單位有1.01萬個,相等於差餉物業估價署全年落成量預測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