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八旬婦中風失語 加入合唱團重拾人生 腦神經音樂治療激發希望

在香港,有一個失語人士組成的特別合唱團——香港復康會樂隨風合唱團。他們因中風失去說話能力,甚至曾經對生活及自己都失去希望,但透過歌聲,他們不僅重拾自信,更以堅韌的生命力鼓勵其他身處困境的人不要放棄。
突中風失語 八旬婦:我當時好驚、驚唔識講嘢
83歲的黃玉蕊是合唱團的一員。2023年,她突發中風,手腳無法動彈,連一句話也說不出,幸好兒子及時發現,送往醫院進行手術。「我醒返之後,我仔睇我,我想講嘢,但講唔出,淨係可以眼望住佢哋,乜都講唔到。我仔俾咗紙同筆我,我寫我好驚,我驚我唔識講嘢。」
黃玉蕊中風前是個有魄力的女性,一邊照顧中風的丈夫,一邊從事製衣批發銷售,經常往返香港與內地。然而,中風讓她的生活瞬間停擺,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復康之路。黃玉蕊憶述:「好多人打電話,我唔接,因為我心諗我如果接,我唔識講嘢,佢哋就知我有事。初頭我唔想俾人知我有事,所以我(將)自己收埋。(我)梗係唔開心,因為自己冇辦法出去,想買嘢都唔得,因為講唔到嘢。我驚,行路都未好穩,所以當時我都好擔心。」
腦神經音樂治療 助失語者重拾希望
出院後,言語治療費用高昂,每45分鐘動輒過千元,黃玉蕊選擇在家自學苦練,希望能夠重新說話。「開始我可以講多啲嘢之後,我覺得我進步得唔係好好,所以我開始諗,如果我成日喺屋企,一定唔會有進步。」一次偶然的機會,香港復康會的姑娘介紹她加入樂隨風合唱團,從此開啟了她的復康新篇章。
樂隨風合唱團由音樂治療師梁凱琳及鍾敬文帶領,專為中風失語症康復者設計。梁凱琳解釋:「我們會做多啲口肌練習、呼吸練習,希望幫佢哋郁多啲個口、改善佢哋發音或講嘢流暢程度。而合唱團目標在於等佢哋有更多社交互動,多啲表達自己,等出面社區嘅人士更加知道我哋嘅需要。」
鍾敬文在澳洲求學時,曾被當地中風失語症康復者合唱團的表演深深感動,啟發他將腦神經音樂治療帶回香港。「音樂唔單止刺激一個腦區,當玩音樂或聽音樂時,整個腦區都會發生唔同刺激,包括言語區、情緒、記憶等都可以被刺激。」他指出,對於左腦中風導致的表達性失語症患者,音樂治療能繞過受損的言語通道,幫助他們重新表達。「佢哋聽得明你講咩嘢,佢哋亦能夠諗到你自己想講咩,但講唔到,因為條橋受損咗。腦神經音樂治療就係透過旋律、音樂,用熟悉範疇繞過受損嘅渠道,從而令佢可以用言語表達出嚟。」
冀透過歌聲感染同路人 治療師:佢哋對生命嘅堅持、對人嘅愛
黃玉蕊認為自己的康復進度已達七成,而先生則是她努力的動力,「我先生都係中風者,佢需要我嚟照顧,我有時自己都會流眼淚,因為我覺得我幫唔到佢,我一定要快啲好返。」而歌聲亦讓黃玉蕊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我唱歌時,我可以忘記一切,投入唱歌,一齊唱歌,自己就開心好多。」
梁凱琳表示,合唱團積極邀請團員在公開場合分享故事,希望透過表演和經歷感染他人,「希望透過他們的康復經歷,或當下唱歌力量,感染其他人,鼓勵其他同路人不要放棄及繼續努力。」鍾敬文則被團員的生命力深深感動:「佢哋經歷人生好大嘅轉變,但今日竟然咁有動力堅持行落去。已經唔係能夠用言語量度,唔係話講咗幾多字、唱到幾多首歌,而係佢哋內在嘅生命力,對生命嘅堅持,對人嘅愛,對自己嘅愛。」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10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