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寵物風險高 易墮「釣魚」騙案 寵物業商會:網購衝擊下生意有明顯跌幅
【有線新聞】消委會調查發現網購寵物風險高,有機會涉及「寵物釣魚」騙案。漁護署強調持牌商戶必須在登記處所內銷售寵物,寵物業商會說在網購衝擊下業界生意有明顯跌幅。
網上銷售貓狗,可愛靚相令人愛不惜手。消委會提醒風險高,可能涉及「寵物釣魚」騙案,真相是寵物不健康、來歷不明,甚至根本不會到你手。消委會署理總幹事何應富:「見到有留言有興趣會要求私訊,有些不用文字方式聯絡,以聲音紀錄聯絡。當發現不能成交,便會把之前留言、錄音全部清除。」漁護署首席獸醫師楊莉:「風險當然大,其實買動物跟其他網騙相近。聲稱純種動物,購買後長大後發現並非該品種。」
她說有專責小組留意網上銷售情況及處理投訴,並已成立專頁提醒市民網購風險。楊莉:「不法分子有時可能用假帳戶,用即時軟件,所以有時交易很難追查真實身份。例如你說有些跟錢銀沒關係,但可能標題寫『自家繁殖』、『領養、有賞領養、尋家長』,可能都是想哄你找他先傾談,之後可能便有金錢交易。」
漁護署要求寵物售賣持牌商戶必須在登記處所內銷售,寵物業商會說實體店保障動物福祉。香港寵物業商會副會長陳雅芝:「目前於網上售賣大部分可能達九成是無牌銷售。漁護署有定期監察寵物店,牌照每年要申請。要對被售賣動物提供足夠空間、通風系統有要求、針要打齊、確保沒有遺傳病。」
她說網購衝擊下,業界普遍感覺生意有明顯跌幅,重申市民遇到問題時向實體店追討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