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紅磡、何文田升降機工程進度緩慢 便利設施反成障礙 居民兜大圈過馬路

政府於2012年推行「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項目,在各區加裝無障礙設施,便利市民出行。然而,紅磡戴亞街及何文田愛民邨的工程進度緩慢,多次延期,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有區議員認為政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工作並設立罰則。
戴亞街升降機工程七年仍未完 進度堪憂
《一線搜查》早前報道,紅磡戴亞街的升降機工程自2018年規劃,原定於2026年第一季完工,但因原承建商財困導致爛尾,路政署其後收回工程並重新招標,於2024年8月與新承建商簽約後重啟工程,但至今進度緩慢。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該工程是居民日後出行的關鍵,它貫穿不同屋苑,包括紅磡邨、黃埔新邨、海逸豪園、黃埔花園等,及附近街市等重要設施。若無此設施,居民需攀爬70多級樓梯,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居民尤為重要。
林博在議會上追問相關部門,部門回覆稱工序時間表理想,但林博對此表示質疑,指工程有多次延誤的前科,居民對能否按時完工缺乏信心。加上由於地形複雜、靠近山坡,以及風季、雨季等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施工進度。他不滿指,項目由2018年規劃,原定2026年第一季預期完工,足足要用8年時間,又質疑新承建商的時間表是否可行,擔心工程會再次延期,「因為佢哋由流標到招標,又浪費咗段好長時間,工程進度都冇監督好,我哋都擔憂新嘅呢間承建商公司時間表理唔理想呢。」
愛民邨工程一年無人開工 圍板阻礙居民出行
與此同時,何文田愛民邨忠孝街近敦民樓行人通道的升降機工程同樣進度緩慢。該工程原預計於2024年完工,但至今仍未竣工,甚至有居民反映近一年未見施工人員動工。有居民直言「好耐冇人開工」,亦有人直言「要兜好大個圈先過到馬路。」
現場可見,工程圍板佔據行人路一半空間,令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出行更加困難,原本旨在提升便利的設施,反而成為居民出行的障礙。此外,地盤內堆積大量垃圾,影響環境衞生。
區議員促政府加強監督 設立罰則
林博表示,事件反映出政府部門在監督工作上的不足。他在議會上追問相關部門,得知工程延誤原因涉及地面複雜,可能牽涉電纜、喉管及電線等設施,需與其他政府部門協調,導致施工時間延長。路政署亦回覆指,愛民邨工程預計完工日期已推遲至2027年第一季,比原計劃晚三年。
林博建議,政府應加強監督機制,譬如要求承建商每月或每季提交工程進度報告,讓市民了解進展。他亦提出應在合約中加入罰則條款,對延期工程進行處罰,並建議設立記分制,限制屢次延期的承建商再次投標。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