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半山「的色」垃圾站爆滿 居民拒改陋習淪惡臭坡 清潔工呻奇怪:滿都要掉

《一線搜查》發現半山列堤頓道垃圾收集點,因為位處山坡、空間有限,令大型垃圾收集箱一字排開放置行人路,而頻頻造成惡臭及衛生問題。無論居民怎樣投訴、議員怎樣反映,垃圾站的「臭」至今仍是一班街坊的夢魘。
垃圾箱放行人路 天氣熱加重臭味
現場可見,在不足一米寬的行人路上擺放著很多垃圾收集箱,剩餘位置只勉強夠兩人行過,右手邊已經是斜坡,令居民「避無可避」。中西區區議員施永泰表示收集站依斜坡而建,區議員指不但工人上落困難,有時會堆積垃圾,影響衛生,「外判工人有時清潔用具放置山坡,以及部分人將大型家居垃圾棄置此處,再加天氣熱就令到氣味惡化。」他又稱垃圾車平均每日來一至兩次收集垃圾,但現場馬路屬雙線行車,當有垃圾車停泊時,巴士、私家車等則需越線繞過通行。
山坡上有間小屋用作清潔工休息室以及存放清潔物資,區議員指都要經過向當局一番爭取才建成,但環境不算理想,內裡無冷氣且位置不佳,工人出入時連跑帶跌行落行人路。
工人休息室無冷氣 居民難忍惡臭兜路行
清潔工則稱現場環境較以往大有改善,但居民習慣卻未有改變,「以前山坡環境好差、行到行唔到,而家都改善咗好多,但啲人好奇怪,隨時隨地都將垃圾扔上山坡,我都冇計。夜晚冇人喺到,就會將垃圾箱打開蓋。」她解釋,「如果夜晚冚咗蓋,情況則會更加惡劣,居民就會將垃圾放在地下,全條路都擺滿垃圾」。
有居民指收集點長年有臭味、蚊蟲滋生等問題,寧願「兜路」行過對面,而且扶老人家出入亦不方便。過去一年,食環署就列堤頓道垃圾收集點接獲六宗投訴,包括環衛生差、垃圾桶阻礙行人路等。
當局棄花千萬做改善工程 區議員倡平整山坡
2021年,食環署曾與建築署探討擴建垃圾站可行性,但工程需進行斜坡鞏固及岩土勘探,影響護土牆穩定性,加上成本高達千萬元,最終決定不開展工程。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不認同有關決定,「咩工程都有挑戰,爭在有冇可行解決方案,短期放告示,臨時收集站,大型垃圾則建議放正式收集點,但仍有距離,加強收集次數。葉亦楠指會在地區設施工程委員會再商討垃圾站優化計劃,包括劃出車位讓垃圾車暫時停泊、有系統儲存垃圾的位置等。施永泰則希望政府部門可以夷平較矮的山坡,以騰出更多位置擺放清潔用品及垃圾,亦可以有更大空間讓清潔工人休息。
食環署回覆指,已加強清潔及每日四次收集垃圾,署方亦有研究將部分斜坡改為平地,以便收納原本放置在行人路大型垃圾收集箱,以改善環境衛生。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