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港女身份遭盜用開電話 無辜背2千元欠費 方保僑倡設統一查證系統

為打擊電話詐騙,政府計劃收緊電話卡實名登記制,每人於每間電訊商由登記最多10張儲值卡,大幅減至3張。然而,《一線搜查》接獲觀眾許小姐投訴,指其身份證被盜用申請電話卡,名下更背負逾2,000元欠費,電訊商甚至將其列入黑名單。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直言,自電話卡實名制實施後,身份盜用個案頻發,又建議電訊商提供網上平台讓市民查詢身份是否被冒用,甚至建立統一查證系統。

身份被盜用背負欠費 電訊商反指「有紀錄」
許小姐早前向一間電訊商申請家居寬頻服務時,意外發現自己被列入黑名單,原因竟是其身份證名下登記了一個以「4」字開頭的電話號碼,涉及每月184元、為期兩年的電話計劃,累計欠費超過2,000元。許小姐堅稱從未申請該號碼,亦未光顧該電訊商,「我話我冇喎,我冇申請過喎。我知個名係我,但唔係我申請,我冇4字頭電話號碼。」然而,電訊商職員堅持指系統有其申請紀錄,並要求她登入公司手機應用程式查看帳戶詳情。然而,許小姐從未擁有該公司的帳戶。

「第一唔係我申請;第二,我都話名下無你賬戶,點搵返紀錄?」許小姐無奈表示,與職員的對話猶如陷入「鬼打牆」,對方稱會有相關同事與她跟進,並詢問「打返你4字頭電話定係其他?」令許小姐氣結道:「都話我冇4字頭電話」。許小姐隨後要求查看相關合約,但職員僅稱需網上申請處理,並聲稱已將合約發送到她的電郵,「我都話唔係我申請,我點攞到你合約?」最終,雙方無法達成共識,許小姐選擇報警求助。

警列「行使虛假文書」 電訊商要求提交報案紙
警方證實於7月7日接獲許小姐報案,指其身份證疑被盜用登記電訊服務,涉及約2,000元欠費。案件被列為「行使虛假文書」,由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三隊跟進,目前仍在調查中,暫未有人被捕,而相關電訊商亦表示會進行內部調查,警方會適時跟進。
報警後,電訊商幾乎每日致電許小姐,要求她去門市交出身份證明文件及報案紙,以核實身份及處理欠費問題。然而,許小姐對該電訊商已失去信心,堅決拒絕前往門市提交資料。
許小姐指出,若非因申請寬頻服務,身份盜用問題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認為事件值得公眾警惕,「個人身份被盜用,你唔知自己申請咗啲咩,突然想申請服務時被通知入咗黑名單,仲有幾千蚊罰款。少則幾千蚊,可能大則幾萬蚊啦喎。」

電訊商:核實身份後無需承擔非本人的欠費
涉事電訊商回應《一線搜查》查詢時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客戶資料安全,若發現身份被盜用,即客戶個人資料可能外泄,建議盡快報警並親臨門市,出示身份證明文件及報案編號。在核實身份後,客戶無需承擔非本人產生的欠費,亦不會影響日後申請服務。
另外,電訊商提到,根據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公司在收到申請後,會以郵寄方式發出「地址認證手續通知」,要求客人在14日內完成地址確認手續,如果逾期未辦理,有關服務會被暫停。然而,許小姐強調從未收到任何認證通知,質疑為何欠費帳戶未被及時停用。

實名制漏洞頻現 方保僑促推「智方便」核查
通訊事務管理局回應《一線搜查》時指,沒有備存有關身份證被冒用於登記電訊服務的投訴數字,但提醒若有人登記電訊服務時提供虛假資料或虛假文件,或會構成刑事罪行。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自電話卡實名制實施後,身份盜用個案頻發。他坦言身份證相對容易偽冒,電訊商亦無法核實資料真偽。全港除了入境處及連繫其資料庫的「智方便」外,電訊商難以驗證身份證與申請人的真偽。
雖然當局建議減少每人可以登記儲值卡的數量,但方保僑指,現行機制下,市民難以主動查證身份是否被盜用,「香港實在太多電訊商,而家有牌都20幾間,可能要逐個打去問。」他認為電訊商亦有責任,建議提供網上平台讓市民查詢身份是否被冒用,甚至建立統一查證系統。不過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智方便」進行電話卡實名登記,確保身份驗證的準確性。
另外,方保僑亦提醒市民便宜莫貪,勿因小利輕易提供個人資料,「特別係大家經常話要『登記攞優惠』。其實而家有好多人都覺得『唔緊要,我登記啦』,但最終呢間公司或網站有冇辦法好好保護個人資料呢?其實有時我哋都要思考,究竟係咪應該要登記咁多唔同優惠?」他亦建議市民定期檢查銀行戶口及其他帳戶,留意是否有可疑活動,以防身份盜用帶來更大損失。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