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天文台料超強颱風下周二襲港 再調高風力預測升至9級 AI預測西面登陸?

【有線新聞】9月熱帶氣旋一個接一個,天文台表示,位於南海東北部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米娜」,會在今日(18日)與本港保持約300公里或以上距離,一號戒備信號會在今日維持。與此同時,天文台預料,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另一熱帶氣旋會在未來數日顯著增強,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隨後靠近華南沿岸。不少網民關注其威力是否堪比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甚至形容「山竹重臨」。而根據天文台熱帶氣旋路徑圖,預料該熱帶氣旋會在下周一(22日)增強成強颱風,並於下周二(23日)早上進一步升級至超強颱風,同時闖入香港600公里範圍。
天文台昨日(17日)以「一個接一個」為題發表天氣隨筆,指「米娜」在未來一兩日(18及19日)採取西北路徑橫過南海東北部,但同時東北季候風將會逐漸影響中國東南沿岸。季候風會令「米娜」在接近廣東東部沿岸時轉向偏西方向移動,靠近珠江口一帶。不過,由於「米娜」環流較為細小,因此要在較為接近香港時才會為本地天氣帶來顯著影響。根據現時評估,「米娜」會在廣東東部沿岸登陸並逐漸轉向偏西方向移動接近珠江口一帶,同時逐漸減弱。

另一超強颱風下周襲港 料中心最高風速達185公里
而隨著「米娜」遠離,下周一(22日)廣東天氣短暫好轉。然而,天文台預料另一個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會在未來數日顯著增強,並可能會於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受到其廣闊環流影響,華南沿岸下周中期天氣會再度轉壞,廣泛地區會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
而由於該熱帶氣旋可能會在不經過陸地的情況下橫過呂宋海峽並進入南海北部,因此中心風力亦會更強,部分電腦預報模式更預料其有可能達到強颱風或以上。至於本地風力及雨量方面,則要視乎屆時該熱帶氣旋的強度和其與珠江口的距離。若此熱帶氣旋採取一個較為接近本港的路徑,屆時風暴潮可能較為顯著,本港沿岸地區或會出現水浸。
根據天文台發出的熱帶氣旋路徑圖,預料該熱帶氣旋會在周日(21日)增強至颱風,並於下周一(22日)以強颱風之姿橫過橫過呂宋海峽。在進入南海北部後,風力持續增強,於下周二(23日)更「升呢」為超強颱風,並逼近香港600公里範圍,預料屆時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85公里。

AI預測西面登陸 天文台再調高風力預測升至9級
至於多個人工智能模式,包括「風烏」、「伏羲」、「盤古」電腦模式均預測該熱帶氣旋於下周二闖入本港400公里範圍,其中「風烏」、「伏羲」預料該熱帶氣旋會在下周三在香港西面登陸,至於「盤古」則預料在廣東一帶登陸另外。另外,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傳統電腦預報系統預測屆時該熱帶氣旋會近距離掠過本港,隨後移向湛江一帶;「歐中AIFS」則預料會正面直吹襲本港。
除此之外,天文台亦再度調高下周三的風力預測,由較早前預測的「離岸及高地達8級」,調整為「離岸及高地達9級」,預料屆時有密雲、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而下周四吹東至東南風5至6級,初時離岸及高地7級,多雲,有狂風驟雨及雷暴,初時雨勢較大,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