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土瓜灣「十三街」舊樓石屎剝落、鋼筋外露 隨時變「城市炸彈」 區議員:極端天氣加速老化

土瓜灣「十三街」老舊唐樓正面臨嚴重老化危機,極端天氣更加劇損壞,鋼筋外露、滲水、混凝土剝落等問題頻發,隨時成為「城市炸彈」。雖然市建局推出維修津貼計劃,不過有居民及議員認為效果有限,未能解決樓宇結構問題。區議員呼籲政府與私營發展商合作,加快重建進程,改善長者及居民生活環境,並建議放寬政策以吸引投資。
滲水、剝落威脅居民安全 區議員:極端天氣加速老化
本港樓宇老化速度嚴峻,過去十年,本港每年新增逾500幢樓齡超過50年的樓宇,重建進度卻遠遠落後,僅160幢完成重建。其中土瓜灣「十三街」80多座唐樓,樓齡多達60至70年,近年頻現老化危機。居民潘女士表示,每當打風時,單位窗邊及天花就嚴重滲水滴水,導致牆身鼓起,床板亦破裂。因此每次打風時需搬走睡房內所有物品,並鋪設毛巾及用盆接水。她指出,兩年前牆身出現裂縫,隨後疑因附近地盤打樁加上日久失修導致問題加劇,擔心外牆磚塊墜落,期望政府能夠盡快重建,「畢竟我又年紀大、層樓又年紀大,驚啲磚呀跌咗落街。」
九龍城區議員黃文港就指出,近年極端天氣惡化,暴雨及颱風頻繁衝擊,令滲水及結構損壞加劇,更有居民曾反映打風期間雨水由天台直瀉地下。他又形容「十三街」唐樓的公共空間狀況堪憂,除了窗戶破損、天花板混凝土剝落嚴重、鋼筋外露,走廊更堆滿垃圾,消防安全亦成隱患,「樓梯間橫樑剝落更危險,街坊隨時中『頭獎』」。
市建局維修津貼成效有限 居民盼重建
雖然市建局推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鼓勵居民維修老樓,但黃文港認為成效不大,不少街坊反映維修後三至五年又打回原形,滲水、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問題重現,室內裝修亦只是為居家「化妝」,沒法解決結構問題。」
黃文港說,「十三街」有約80座唐樓,全部沒有電梯或無障礙設施,「佢哋身體唔太好嘅時候,要行樓梯對佢哋嚟講負擔相當大,冇無障礙設施對佢咃生活嚟講係非常困難,佢哋都好渴望能夠重建。」他估計重建涉及4,000多戶及地舖,所需資金料涉及300億元,對市建局財政壓力巨大。
黃文港又指,政府曾表明該區日後會發展東維港的灣區,加上鄰近啟德體育園,認為具一定潛力發展,建議政府「拆牆鬆綁」,允許市建局與私營發展商合作,改變現行「市建局先收購再邀發展商」的模式,讓私營發展商提早參與,加快進程。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