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輪椅遊走荃灣尋黑點 青少年自發推體驗計劃 研究助改善無障礙設施
有「天橋之城」之稱的荃灣,行人天橋四通八達,大大方便區內居民行走,但路面狀況卻難到一眾要用輪椅出入的殘障人士,有群大學生就發起名為「荃體共融『輪』到你講」體驗計劃,實測區內對輪椅構成障礙的黑點,為改善無障礙設施提出建議。
本身是輪椅籃球教練的Jason已年過六十歲,雖然自問都算壯健,但要克服石圍角這條斜路都相當吃力,「是有些吃力,都會喘氣。現在我只推了一半,前面還有一大段路,越上就越斜,越來越難,如果下雨天要推上去就更難」。隨著年紀漸長,他生活在舊區荃灣,「要上山有很多斜路」,就日益感到吃力。

在荃灣這樣新舊交替的地方,區內無障礙設施的規劃和分布就有不少需要改善和提升的空間。有七位來自中學和大專的年輕人組織了義工小隊,就在荃灣自發推動社區共融,用了一年時間舉辦各種活動,帶領大眾體驗輪椅使用者日常的不便,尋找區內需要改善的設施。


「荃灣對輪椅人士有哪些不友善的地方呢?」義工Christy:「有很多啊,荃灣很多路都是不平的。你也見到路面有些凹凸,地磚又不是鋪得很平,還有些坑位凹陷了下去」。Christy指出荃灣區內坑渠蓋亦很密集,可能只是距離兩三米就會出現一個,走過時都要避開,否則輪椅卡進去就很難拉起來。





此外,荃灣雖然名為「天橋之城」,但升降機設施卻不時故障,義工Christy:「最近區內多了很多部電梯,但這些電梯運作就有欠理想,像身旁這部就不時停運,你很難得會看到它正常運作,不知道甚麼原因,經常要維修。」他們遊走時亦發現部份升降機關門速度頗快,不利輪椅人士使用。
義工小隊辦這個計劃有三大目標,就是建立社會大眾的同理心、推動社區參與,以及進行社區改造,並最終透過申請非牟利機構的「青年理想實踐基金」獲得資助,得以順利推動計劃。義工Tim:「以前的法規不是很完善,所以在一些舊區,無障礙設施是比較少,例如是升降機及斜坡都不夠。」



義工小隊發覺對弱勢社群了解很不足,可能沒有平台互相交流,因此會邀請一些輪椅人士作嘉賓,跟學生及大眾分享他們的感受告和經歷,讓大眾以更包容和尊重的態度相處,同時為弱勢社群發聲,接下來會向荃灣區議會交計劃書。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