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商傳|畢馬威:港金融優勢助內地企業出海 倡寬同股不同權市值門檻
【有線新聞】畢馬威香港首席合夥人張頴嫻認為,本港的專業服務及金融優勢能夠為內地企業「出海」提供價值,又建議本港放寬「同股不同權」新股的市值及資格門檻,以便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出海專班」,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出海專班」合作機構之一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首席合夥人張頴嫻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表示,已接觸過不少內地企業,認為企業可以借助本港的金融中心優勢及專業知識拓展海外業務。張頴嫻:「正正有一個最近的例子,國內一家比較領先的車企公司想擴展中東市場,過程中我們可幫助他們制定一個符合國際水平,也符合相關中東國家其數據系統安全,也讓其成功擴展中東市場。」
推動資本市場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檢討「同股不同權」上市制度,以吸引更多美國上市中概股回流香港。張頴嫻認為可以研究放寬相關股份的上市市值門檻,以及擴闊適用股份範圍。張頴嫻:「隨著時間變化究竟創新科技這個定義是否仍然合適呢?會否有些本身納入不到,但其實也是很有潛力?我相信也可以檢視一下,看看會否擴大合資格門檻。」
隨著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市場關注金融業崗位會否逐步被AI取代,張頴嫻認為毋須擔心,並相信科技有助提升行業質素。張頴嫻:「以往沒有AI沒有科技,我們有些審計工作要抽樣完成,但有了AI應用,我們就可以全面做測試,這覆蓋率就可以提升質量,更加有效亦可降低風險。」
她認為AI只會取代一些重複性工作,但審計涉及判斷及估算必須由專業人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