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形式確立民營經濟發展基本方針政策
【有線新聞】內地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本月20日起實施,用法律明確民營經濟定位,彰顯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心。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本月20日起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賀說,法例把黨和國家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實踐,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賀:「把『兩個毫不動搖』,就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民營經濟促進法。同時,明確了民營經濟的定位。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民營企業可以說撐起國家經濟「半邊天」,貢獻了5成以上的稅收,6成以上的生產總值,7成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內地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當中有26處出現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把平等原則貫穿全過程和各方面,回應社會訴求。
例如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查封問題,司法部表明會堅決遏制趨利性執法,下功夫解決政府部門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 希望各地區各部門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為契機,扎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依法保護好民營經濟組織是精準的合法權益。」
當局今年還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總投資額約3萬億元的項目,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