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貴州溶洞赤腳拍照被指污染晶花池引發熱議 專家建議要切實執行保護工作
【有線新聞】內地一名女子早前在貴州一個地下溶洞赤腳拍照,被指污染有數億年歷史的晶花池引發熱議。事件曝光後溶洞入口被封,專家建議要切實執行保護工作。
貴州道真縣一個奧陶紀白雲岩洞穴內有一個罕見的「白色晶花池」,已有4.8億年歷史。一名女子早前赤腳踏進池中拍照,她形同「洗腳」的行為招來猛烈批評,甚至被指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專家解釋岩溶洞水質純淨有「洞穴沉積物基因庫」之稱,晶花池更屬罕見,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地球科學系教授蔣璽:「這種條件是很苛刻的,很多年的演化才形成了這種平衡、形成了這些進化。進去肯定是會有影響,人體的油脂、呼吸、微生物這些肯定都會對水體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的程度還要經過科學評估。」
涉事女子聲稱自己作為縣招商對象,經文旅局同意才進入洞穴拍照。由於事發的溶洞並不屬於公開的風景名勝區和當地的自然保護區,按照目前法例難以對當事人追責問責,貴州省政府事後表示會對全省溶洞進行分類整治和保護工作。貴州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董理:「計劃在2025年我們基本摸清全省岩溶洞穴的類型、數量、環境狀況等基本情況,然後分類建立原生的洞穴。開發利用的洞穴或者突出環境問題的三類洞穴的三張清單實行分類整改,力爭到2027年取得積極的成效。」
貴州有「洞穴王國」之稱,千奇百怪的溶洞形成地貌奇觀,專家認為地質遺迹資源不可再生,應把保護放在首位,建議可以通過圖片或影片向公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