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受閱武器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 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
【有線新聞】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九三閱兵」受閱武器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不少都是首次公開亮相。至於紀念大會鳴放的禮炮彈,亦是首次在重大紀念活動中使用。
紀念大會現場鳴放禮炮致敬抗戰勝利,今次是最新改進型禮炮彈首次在重大紀念活動中使用。金色的禮炮彈採用先進技術,鳴放後無固態外拋物對環境「零污染」,每門禮炮配三位炮手,裝彈流程3秒內就會完成。
閱兵儀式上,網絡空間部隊方隊、信息支援部隊方隊都是首次接受檢閱,屬於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受閱的5型電子對抗骨幹裝備能夠全頻偵控、精準壓制,形成「偵、攻、防」,三位一體電子戰能力。
專家指無人作戰系統平台技術升級,設計有所突破,是新質戰鬥力生成的核心驅動力。國防大學教授 孟祥青:「那麼無人作戰系統可以在極端環境下、可以在全實時的環境下進行作戰,這都是人類的生理極限所達不到的,還有一個特點,它顛覆了戰爭成本效益的模型,可以實時低成本地飽和打擊。」
今次閱兵23個裝備方隊分為7個作戰群,其中紅旗-20、紅旗-19、紅旗-29等6種新型裝備亮相,可實施多段多層反導攔截遠中近程防空抗擊。戰略打擊群4個方隊之核導彈第二方隊展示「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範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高超音速導彈方隊展示鷹擊-21、東風-17、東風-26D等,特點是「以快制強」,有力進行極速打擊。
受閱官兵張洪軍:「這三款導彈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是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新質殺手鐧武器,為國執劍、懾敵制勝、團結進取、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