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盛產番茄 農戶透過科技裝置 節省時間和人手
【有線新聞】新疆是世界三大「番茄核心區」之一,產自當地的番茄醬出口量佔全國七成,番茄加工產品遠銷至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農戶在新科技裝置的幫助下,大大節省採收的時間和人手。
在盛產番茄的新疆焉耆縣,農戶採收時使用的,是一部好像正在打乒乓球的裝置。 它叫「色選儀」,透過激光採收,精準「識別」出轉成紅色的番茄。種植戶徐威振:「採收機裏面有一個專門的那個激光採收的,它可以分辨出來是青果還是紅果,不合格的話它就彈掉了。」
當地的農戶說,裝置篩選準確率達到98%。要裝滿一車重20噸「合格」的番茄僅需時40分鐘,節省了時間和人手。 徐威振:「以前我們自己的地,那個2、30畝地,從收就要可能1個多星期。沒有機器化,人工費比較現在要多得多了。」
新疆番茄加工產品市場龐大,帶動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當地每年加工番茄的產量約1千萬噸,當中有1成至1成半是未成熟的番茄。番茄企業研發人員王雪銘:「我們也發現,未成熟番茄中其實含有六氫和八氫番茄紅素。它相對於傳統的番茄紅素而言,因為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額外的對抗日光損傷的活性,這使其在護膚品和保健品領域擁有更高的價值。」
新疆的加工番茄生產線已實現全機械化,當地2百多間加工企業把番茄醬、番茄汁、番茄紅素等產品銷售至海外多地,範圍涵蓋中亞、東南亞、中東、非洲和歐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