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搜救犬兩度赴外地救災 領犬員稱共患難「拍檔」情增:見面比家人多、已視為一份子
【有線新聞】災難現場救危扶危不只是消防員工作,消防處搜救犬亦曾遠赴外地參與地震救災,領犬員除了負責日常照顧及訓練之外,在救災期間亦會為「拍檔」提供支援。
眼前一片頹垣敗瓦,每當懷疑有人被困,消防搜救犬Umi就會出動。身形細小,在瓦礫堆中穿梭,一聞到有人的氣味 ,Umi就停在原地吠叫。
因為訓練有素,Umi及「同袍」Twix今年3月及2023年分別到緬甸及土耳其參與地震救援。不過真實災區環境比演習惡劣得多,在緬甸地震災場,領犬員要為「拍檔」降溫,亦要調整搜救策略。消防處領犬員陳柱匡:「現場環境有攝氏40度,太陽很猛烈、地下亦曬到很熱,Umi的體能比平時消耗得快。我也擔心牠的腳板受傷,安排在黃昏和清晨,太陽不這麽猛烈的時候進行搜索工作。」
除了高溫,災難現場變數多,搜救犬都要不時「進修」。消防處領犬員蔣天朗:「訓練上加入聲音及氣味干擾的因素,務求搜救犬搜索時可以保持牠們的專注力,加強犬隻的獨立性,(訓練)遠離搜救犬,在漆黑及狹窄的空間內只有搜救犬可以進入。」
搜救犬同不少「打工仔」一樣一個星期要五天工作,除了要在這個坍塌搜索訓練場訓練外,亦要上山訓練山野搜索技巧。
消防處目前有5隻搜救犬及2隻火警調查犬,每隻都會有專責領犬員朝夕相見,又共過患難,感情自然深厚。消防處領犬員蔣天朗:「我每日8時上班就與犬隻訓練及日常生活等到下午5時,我回家對著兒子、太太的時間都只是幾個小時。我們每一個領犬員都已經視自己的小狗,不論搜救犬或火警調查犬,都視牠們為家人的一份子。」
消防處更計劃今年派員到雲南搜救犬訓練基地,學習國內搜救犬飼養及訓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