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低地台小巴頻壞車 居民呻醫院覆診不便 營運商擬引國產車救亡
本港至少有五條行走醫院的小巴線提供低地台小巴服務,經《一線搜查》調查發現,這些低地台小巴已經全部損壞,而且已經壞了一段時間,究竟為何會是這樣?
低地台小巴全數壞車 市民呻覆診極不便
香港早年已推行先導計劃,在部分路線引入低地台小巴,其後亦強制一些行走醫院路線的營運商,提供最少一架低地台小巴行駛,以方便長者及輪椅人士。現時至少五條來往醫院路線設有低地台小巴,包括54M(堅尼地城至瑪麗醫院)、808(錦英苑至威爾斯親王醫院)、413(青衣碼頭至瑪嘉烈醫院)、90A(油塘油麗邨至香港兒童醫院)、503(皇后山邨至北區醫院),但多條路線的客服均表示,低地台小巴正在維修或不再提供服務,部分更指已退回車廠「冇咗呢部車」。

市民陳小姐需要定期與行動不便的九旬父親到醫院覆診,她平時乘搭的413號小巴可直達專科門診,她指低地台小巴自去年起已是經常壞車,只有間中可提供服務,「作為照顧者,難以外出工作,坦言從沒有拿政府資助,只靠自己積蓄過活,只係要求佢地提供承諾的服務。」

要經常出入醫院、罕見病患者Davido指,經常坐的士出入長遠有經濟負擔,「嗰程的士其實可以搭到好多程巴士、港鐵,車費慳埋可以食到兩餐」。其中一部低地台小巴在10月底重投服務,但11月初需要再進廠維修。司機坦言平均兩個月壞一次,今次等零件維修差不多半年。
斥該車如病貓 小巴公司擬轉用國產車
現時低地台小巴均為歐洲車,每次壞都要向原廠訂零件維修、費時失事。小巴公司車務營運總監陳志輝直指低地台小巴如「病貓」,「單計九月份該車只行走了一星期,其餘時間都在維修」,車種及零件選擇不多,當有技術問題都要問歐洲工廠解決,當有事亦要問原廠買零件「等咗耐過整,原廠好多手續可能小事都要一星期先可以再出車」。有司機亦投訴該車經常「死火」,行車時車底又嘈又震。

有小巴公司打算在即將行駛香港中醫院的小巴線,引入國產電動車小巴,「搵零件唔使等太耐,國內反應快、有咩問題佢都答到你」,但目前仍要解決充電問題,他希望中醫院及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協助提供配套。運輸署稱會繼續與營運商及車廠探討是否有其他合適的型號。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