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市民對肥胖症認知不足 逾三成肥胖者自稱「微胖」 市民:覺得不肥、對自己有信心
【有線新聞】有醫生組織調查發現市民欠缺體重管理的認知,三成BMI指數屬肥胖人士自稱「微胖」 ,四成體重適中或過輕人士就想減肥,認為要加強公眾教育。
根據衞生署普查,本港約33%成年人是肥胖人口,「領先」全球的16%。陳女士:「肥呀,這又如何?(為甚麼會覺得自己肥?)(有沒有量過BMI?)偏高的。(知不知道肥胖帶來甚麼風險?)沒有說好不好,視乎自己是否接受,我也會說瘦不好。」Will:「我覺得自己不肥。(有沒有量過自己的BMI或腰圍?)沒有,因為有信心。」
主要由醫生組成的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5至6月在街上用問卷訪問約500人,以他們的身高、體重計算BMI,發現四成人指數屬超重或肥胖,三成三人BMI超過25、屬於「肥胖」,自認「微胖」;而體重適中或過輕人士中,有逾七成自認肥胖。即使BMI合格的受訪者亦有8%人腰圍過粗,即男性和女性分別超過36吋和32吋。
香港肥胖學會前主席兼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BMI無法直接量度體內脂肪水平,有部分正常體重的人腰圍高 ,開始受到肥胖影響,這個群組會忽略治療。」
調查亦發現近八成BMI不合格的受訪者患有長期病,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等,八成人認為可透過飲食或運動改善,七成六人沒有考慮求診。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委員林展滔:「有受訪者表示減肥後其實他反彈超過10公斤以上,這個都是幾誇張的事。肥胖症已經定性為一個疾病,所以體重過重人士應該要找專科醫生求助。」
組織希望加強基層醫療,鼓勵市民定期量度BMI及腰圍,並且採取世衛建議,將新型減重藥物加入基本藥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