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泳舜專訪|M品牌完成檢討 主辦表演賽需交替補方案 避免「美斯缺陣」重演
【有線新聞】M品牌完成檢討,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泳舜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期望表演賽為香港帶來經濟和旅業效益,主辦單位與旅行社合作推出套票,與國際品牌聯乘,審批時可能有分加。
M品牌活動資助上限將按新評分準則釐定,介乎600萬至1,500萬元,負責審批的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泳舜在本台節目稱,政府無為年度資助總額設上限,希望繼續吸引多些機構申請,而「表演賽」新增經濟及旅遊業效益評分,主辦單位申請時要提交海外宣傳、旅遊聯乘計劃等。
鄭泳舜:「體育賽事只是其中一環,我們說的盛事包括其他,可能是怎樣可以帶動他們去飲食、消費,如果可以跟一些國際級的品牌一起合作,這些國際級品牌亦都可以大家可以做到多些互動、聯乘,亦都可能是一個加分位。」
主持:「吸引遊客的數目上面有沒有一個硬指標KPI?」鄭泳舜:「我們希望就著每一個賽事,看看他自己覺得的評估是怎樣,不過我們這次也加了一個新元素,要求每一次的賽事完結之後都要找一個獨立的第三機構,做一個整體的評估。他們承諾了我做到這個目標,但如果他做不到,我們也有些扣減(資助)。」
為避免「美斯缺陣」情況重演,委員會將要求表演賽主辦單位申請時要交代替補方案。鄭泳舜:「有些事情真的很難避免,包括球員受傷,或者有些很突發的情況、變化。可能他也會有一個替補,如果(世界排名)第八這個來不了,我們第十的都會來,當然不可以爭太遠,第25就不行。如果兩個球星都是來不了的話,我相信這個比賽的意義就會減到很低,可能我們就未必會再提供資助。」
新安排下,同一申請周期、即半年內只會揀選不多於3項表演賽,避免降低賽事各自經濟效益。至於委員會有否主導權指定賽事分開不同日子舉行,鄭泳舜說未必做到,「譬如好像足球賽事為例,可能是我們請英超球隊過來,他一定是在休賽季的時候,所以主辦單位都要想一想,即是他入紙之後,可能他都會面對同一個對手都不定的。我們希望選一個最好的去做,令到那個月或者那兩三個星期,真的大家都可以聚焦到在某一個賽事裏面。」
委員會日後審批大型體育賽事會特別考慮對香港體育發展成效,並集中支持國際賽事,鄭泳舜說希望做到分工,亞洲賽或青年賽事可由其他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