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培養宗教人才 促教義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 畢業即赴清真寺就業
【有線新聞】新疆致力促進宗教健康傳承,在烏魯木齊的伊斯蘭教經學院專責培養精通伊斯蘭經典教義,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才,引導信眾樹立國家意識。
新疆人口有近2,600萬,是多宗教並存的地區,當中過半信奉伊斯蘭教,亦佔全國穆斯林人口一半以上。改革開放之後就設立了自治區級的伊斯蘭教經學院,這裡是培養新一代伊斯蘭教教職人員和宗教方面專才的全日制教育機構,著力培養精通經典教義以及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宗教健康傳承。
學生除了誦讀與詮釋《古蘭經》、聖訓學,阿拉伯語語言學都可以在這裡學習到。圖書館內有中文譯本的《古蘭經》,亦有將一些中國書籍,例如古典小說翻譯成阿拉伯文。
院長木哈提熱木·西日甫表示,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於在新疆各地清真寺,又會推動宗教禮儀與文化教育。學院範圍內還設置了這座「禮拜殿」,除了舉行恆常的宗教活動外,亦會教導學生如何實踐宗教信仰。
國務院新聞辦早前發布的《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白皮書內提到要加強新疆宗教界隊伍建設,制定培訓工作規劃,又支持宗教界加強經學思想建設,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要求,以及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致力引導信眾,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