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推彈性寵物探訪 冀長期、末期病患緩減焦慮
【有線新聞】不少人視寵物為親人,醫管局近期亦開始採取彈性探訪政策,為長期住院及末期病人等安排寵物探訪。
馮女士:「見到寵物醫生,其實很開心。」明愛醫院內科病房有「毛孩」到訪,「毛髮摸到很軟滑,令你心情很放鬆。」兩隻毛孩與病人互動之餘,亦各出奇謀「俘虜」人心,為的是幫助病人緩減焦慮。
現時不少公立醫院都定期安排「動物醫生」探訪,貓貓狗狗要入選都要先考牌。義工Angela:「第一關通過動物醫生考試後,獸醫會再評核究竟性情、健康狀況是否適合。過完這兩關後,開始做『實習醫生』,『實習醫生』要實習半年,規定要做六次探訪,探訪期間都會衡量或評估究竟是否適合。」
醫管局嚴格管理動物探訪,主要是考慮感染控制及醫院運作。不過最近已放寬政策,會盡量為末期、長期住院或者精神科、兒科病人等安排個人寵物探訪。醫管局紓緩治療中央委員會主席郭愛玲:「有文獻都顯示動物探訪其實可以減低壓力荷爾蒙,紓緩病人不適,如痛症、氣喘。醫管局希望採取多些人性化動物探訪政策,希望彈性安排。」
她又指會因應貓狗大細及病人情況作出安排,舉例過往曾安排末期病人在單人病房與寵物見面,完成最後心願。「等寵物可以在比較私人的空間有時間陪到病人,我記憶中狗仔好像知道,完全不會吵,趴在病人身上,整個過程我記憶中約半小時,一星期內病人就離世了。」
醫管局指寵物探訪現階段只限貓狗,亦會先了解寵物既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