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錄首宗本地個案 82歲婦料鳳德邨內感染 附近約8,000戶有風險
【有線新聞】基孔肯雅熱出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82歲患者居於黃大仙鳳德邨,相信在邨內感染,源頭未找到。衞生防護中心指方圓200米內20幢大廈、共8,000戶都有機會感染,需要進行排查。
新確診的是一名82歲老婦,居於黃大仙鳳德邨雪鳳樓。她本月18日起開始腳踝關節痛,4日後病情加劇,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到廣華醫院求診,血液樣本驗出基孔肯雅熱病毒。她在12日潛伏期內都在香港,對上一次出遊已經是8月底,相信她是在邨內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我們發現不到有任何之前輸入個案有來過鳳德邨這裡。我們調查發現這位婆婆主要在鳳德邨,我們相信可能在這條邨、這個屋苑、或一帶範圍,有病徵比較輕微、無被診斷的個案,近期或在10月份內曾經出沒,讓屋苑範圍內的蚊叮咬從而感染,蚊子之後再傳染他人。」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這個個案其實是比較早發現,她在發病初期已經很早看醫生。我們看病毒測試時,病毒載量其實是高的,證明她是急性感染期。這麼早發現個案,給予我們很大空間,可以盡快做到控制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指,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一般活動距離是200米,以雪鳳樓為中心,半徑200米內有20幢住宅大廈,合共約8,000戶都有感染風險,包括鳳鑽苑、鳳禮苑等,所有居民都要填寫身體狀況問卷。
徐樂堅:「暫時這刻我們見不到爆發出現,我們接下來幾天會主動聯絡居民,了解他們有沒有任何徵狀。可能在這個主動追蹤過程中,我們會找出一些個案也不一定。」
範圍內有三間學校,中心說周一會聯絡校方,了解學生有沒有病徵。環境及生態局將召開督導委員會,協調食環署及房署等部門的防蚊滅蚊工作。